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漳州「海絲」的重要物證--「番銀」

漳州「海絲」的重要物證--「番銀」

原標題:漳州「海絲」的重要物證--「番銀」



1877年模里西斯20分銀幣正面


1877年模里西斯20分銀幣背面


歷史上,漳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尤其明朝後期,漳州月港因為是我國連接東西洋的唯一合法始發港,造就了自己獨特的「海絲」文化。至今,在漳州民間還擁有十分珍貴的海外貨幣,它們成為漳州海絲的重要物證。它們就是當年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進入漳州來的,故又被當地人稱為「番銀」。


番銀到底是什麼樣子?可能現在的人見的不多。不過,它給漳州打上深深的時代印記和海洋文化內涵。在漳州閩南話中,「錢」的音讀作「鐳」,即源於西班牙貨幣單位REAL(即瑞爾)。清中葉至民國初期,大量的「番銀」還是漳州經濟活動中的結算貨幣,比如地契以及銀票、借據等出現的「花邊銀」「佛銀」「龍銀」「英銀」「大洋」「銀」貨幣。此外,在漳州古代寺廟、碑刻、牌坊、石雕以及年畫中都有反映。受外來「番銀」的影響,清道光年間,漳州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地方自鑄銀元之一「漳州軍餉」。

甚至,「番銀」還影響了百姓的風俗。由於部分「番銀」幣面上鑄有帝王頭像,百姓認為可以鎮宅驅邪,因此「番銀」又多了一層神秘氣息。如至今還保留著的女子出嫁,嫁妝用的箱子四角要放置銀元「壓箱底」;有的用銀元「滾床」,寓意招財進寶;有的將銀元焊成「八卦」「七連貫」銀鏈給小孩佩帶,用來驅邪、祈福;還有用銀元煮水給小孩喝,用以「壓驚」。「番銀」還被改做成頭飾、鈕扣等飾品,「番銀」也常常被用於陪葬和窖藏。


據漳州文史專家林南中分析,大量的漳州番銀,在16世紀到20世紀初的400多年,主要從歐洲殖民大國、東南沿海周邊國家以及拉美地區和非洲的模里西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入。番銀的流入數量有多少?據《天下郡國利病書》載:「西班牙錢用銀鑄造,字用番文,漳人今多用之」。另據《漳州對外經濟貿易簡史》統計:「萬曆年間(1573-1620年)經呂宋流入漳州的銀元,每年有30萬比索,最高年份達50萬比索。」而到了後期,數量更是大幅增長,乾隆年間大學士蔡新這樣形容:「閩廣兩省所用皆番錢,統計兩省歲入內地近千萬。」


漳州為什麼流入大量的「番銀」?林南中認為,這和漳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至關重要的地位,以及大量漳州人下南洋謀生有關。《漳州市金融志》記載:「漳州使用銀元始於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實際應在明正德十三年之後)。隆慶元年(1567年),朝廷於月港開設『洋市』,准販東西二洋」。「最早輸入漳州的番銀,就是西班牙銀幣在拉美屬地所鑄造塊幣。」林南中說,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漳州把瓷器、茶葉、紡織品等通商品不斷運往海外,以貿易賺取番銀。明代學者張燮在《東西洋考》中說:「東洋呂宋,地無他產,夷人悉用銀錢易貨,故歸船自銀錢外,無他攜來,即有貨也無幾。」


1683年清廷統一台灣後,於次年在廈門設立海關,解開海禁,番銀再次大舉進入漳州。《清朝文獻通考?錢幣考四》乾隆十年條云:「至於福建、廣東近海之地,又多行使洋錢……閩、粵之人稱為番錢,凡荷蘭、佛朗機諸國商船所載,每以數千萬元計。」 鴉片戰爭後,相繼輸入閩南地區的番銀墨西哥「鷹洋」、日本「龍洋」、英國「站洋」、法屬印度支那「坐洋」等,它們當時具有世界貨幣功能。由於鑄造精美,重量、成色劃一,番銀幾乎壟斷了當時漳州的貨幣流通市場。

(本文源自《閩南日報》「漳州檔案」專欄,記者 羅培新 通訊員 蘇春紅 文/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漳州檔案 的精彩文章:

東山發現日軍侵華時最早發行的「甲號票」

TAG:漳州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