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徐崢獲金馬影帝:從無人問津到票房30億,背後這3點值得深思
出品丨插坐學院(ID:chazuomba)
作者丨春天
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後台
11月17日,徐崢憑藉電影《我不是葯神》,擊敗段奕宏、鄧超等人,獲得第55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徐崢從小學3年級就開始登台表演,至今已有35年工齡。他說:「我也想以此激勵其他人,工齡夠長,總會有成就的。」
但除了對表演的熱愛、執著和尊重,徐崢獲獎背後,還有3點更值得深思。
情商更高的人,有機會走得更遠
創辦於1962年的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是「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榮獲最佳男主角獎,代表了業界對徐崢演技的最高肯定。
然而,最讓觀眾們津津樂道的,不是徐崢奪得最佳男主角獎這一點,而是他的獲獎感言。
有網友說:以前我並沒有覺得徐崢的情商有多高,但從金馬獎頒獎典禮後,我覺得徐崢可以算娛樂圈裡情商數一數二的男演員。
回顧整個獲獎感言,短短5分鐘,將近1000字的內容,不得不讓人感嘆徐崢的情商之高。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
首先,徐崢認為金馬獎的光環是整個劇組賦予他的,依次感謝了劇組、觀眾和家人:
我覺得能夠參與這部電影(《我不是葯神》),是作為一個演員職業生涯的榮幸,所以我非常感謝另外一位監製的搭檔寧浩。感謝導演文牧野,我們整個團隊……
感謝編劇們給了我一個這麼好的角色,感謝劇組裡每一個工作人員,他們在背後默默地付出了很多。這個獎項帶給了我光環,雖然我的頭很亮,但光環都是他們賦予我的。
感謝表演組的傳君、章宇、譚卓……他們非常團結,給了我很多能量。我要感謝觀眾,我們的觀眾特別偉大、仁慈,他們哭了,感動了是因為他們心裡有一顆慈悲心。我想電影有一種愛的力量,愛的力量能化解一切。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
點睛之筆來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為什麼會緊張。因為這裡是專業的電影殿堂,所有的電影人聚在這裡像一家人一樣,我相信中國電影一定會越來越好。
徐崢的整個發言,不僅體現了一個演員對表演事業的熱情和尊重,結尾部分更是得體又不失體面,受到了網友們的好評。
蔡康永曾說:「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我們承認自己是一個有情緒的人,也接受別人是有情緒的人。我們不用情緒去困擾別人,不去綁架別人,讓別人跟我們相處起來,才會感覺到如沐春風,會覺得舒服。」
徐崢用自己的回答,體面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讓所有人看到了他的態度。
能力越強的人,走得越快,而情商越高的人,走得越遠。徐崢的高情商,是他能在娛樂圈擁有好人緣、在觀眾中擁有高人氣的保障之一。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
出色的專業能力,是成功的通行證
今年9月,在浙江衛視演技競演類綜藝《我就是演員》第二季中,徐崢和章子怡、吳秀波一起擔任常駐導師。其中有一期,徐崢對演員任素汐的鼓勵,讓人動容:
「我特別理解你。很多時候,演員不得不被其他人、其他劇組去選擇。可如果大眾的導向不是把演技作為第一評判標準的時候,對那些特別有能量、有演技的演員來說,從事這個職業會有一種悲哀:你演得再好也沒用。
我特別想和任素汐說:我覺得好演員的春天要到了。」
短短几句話,道出了如今演藝圈存在的一個現狀:好演員,不一定能接到好戲;演技好,但不一定有戲演。「流量」,似乎成了一個基本的評判標準。
儘管如此,徐崢始終懷有對表演的初心,用專業能力為自己贏得了一次又一次機會。
2010年,曾一起合作過《愛情呼叫轉移》的演員劉儀偉,推薦徐崢出演了《人在囧途》。結果影片播出後,徐崢火了,並被稱為內地「喜劇之王」。
為什麼推薦徐崢呢?因為在拍《愛情呼叫轉移》那會兒,徐崢經常改劇本,一改就是好幾頁紙,這讓劉儀偉看到了他的用心和專業。
也是從《人在囧途》開始,徐崢正式開始了自己囧系列的電影。此後,《愛情呼叫轉移》的編劇束煥又和徐崢合作了後來的《泰囧》和《港囧》,他這樣評價徐崢:
「徐崢是個好演員,他特別適合當導演。他對整體的把握能力,使得電影的完成度非常高。所謂的完成度,不是將劇本漫天地修改,而是遵從最初的故事與架構,最大程度地將其呈現在熒幕上。這樣的完成度成敗與否,也取決於前期對劇本的高度重視,在拍攝製作時對細節的把握。」
對劇本的重視和對細節的把握,體現的是徐崢對專業主義、對極致的追求。
第一次看到《我不是葯神》的劇本時,徐崢就很感興趣,但當時劇本的名字還不是現在這個,他還有些猶豫,總覺得缺點什麼,於是讓導演文牧野回去「再寫寫」。沒想到,這一寫就是一年。
在一個訪談節目中,主持人王自健也曾形容徐崢「幹什麼都很辛苦,太矯情了」。黃渤也曾這樣評價徐崢:以前他很容易滿足,但是現在(當導演後),我聽說他龜毛至極,一條經常要拍到幾十遍。
摸爬滾打娛樂圈幾十年,徐崢始終相信,儘管這個圈子的變化速度很快,但好的作品最終都會留下來,有實力的演員最終都會得到觀眾的認可。
他用自身經歷向我們證明:光有努力是不夠的,職業精神與專業能力,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的關鍵因素。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
沒有機會的時候,保持長期的耐心
從《春光燦爛豬八戒》到《我不是葯神》,徐崢完成了從演員到導演和監製的轉變,這個過程,歷時18年。他曾公開表示:
「作為演員,我並不是一出來就有很多很好的機會找來那種。不像王寶強,本身悟性特別好,上來就被挑去演《盲井》,馬上就會被人注意到,陳凱歌導演、賈樟柯導演、馮小剛導演都去找他了。而我在當演員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我覺得非常被動。」
1994年大學畢業後,徐崢一直在上海人藝做話劇演員,同時兼任導演職務。在這期間,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完全沒人來找他演戲,這讓他既困惑又無奈。他只好一邊借著話劇磨練演技,一邊等待和創造機會。
「我知道要給自己創造機會,所以我當時一邊打工,一邊跟一個有共同志願的小夥伴一起找資金,找場地,寫劇本,準備一塊組一個我們自己的劇團,演我們自己原創的劇。
我們做了很多很多準備,但是資金鏈的斷裂,粉碎了我所有的計劃。那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但是我並沒有氣餒,因為在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一直告訴我說,『總有一天會有一個機會來找你的』。」
1998年,憑藉話劇《股票的顏色》,徐崢獲得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這讓他漸漸有了信心。
6年話劇生涯,既是他的蟄伏期,也對他提升演技起到了關鍵作用。憑藉著在話劇舞台上磨練的精湛演技,2000年出演「豬八戒」一角後,徐崢一夜成名。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徐崢都被「豬八戒」這一角色深深地困擾著。因為觀眾只知道「豬八戒」,不知道「豬八戒」就是徐崢。他在星空演講中分享過一個尷尬場面:
「有一次我去銀行取錢,那個銀行經理跟我彬彬有禮,他說徐先生,歡迎你的光臨,請稍等,結果他營業麥克忘關了。一轉頭跟他同事說,哎,給豬八戒拿2萬塊錢。」
轉機出現在2006年,徐崢看到電影劇本《瘋狂的石頭》後,嚮導演寧浩毛遂自薦,分文不取,由此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開始從電視劇轉戰電影。2012年《泰囧》之後,徐崢徹底走入大眾視野。
哈佛的一項研究說,人的一生會出現7次能改變命運走向的機會。但在機會沒有來臨之前,你必須保持耐心,不斷打磨、沉澱自己,才能在機會來臨之際緊緊抓住。
正如美團創始人王興所說,長期有耐心是非常關鍵的,你要是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有足夠的耐心,最終這個事情肯定是屬於你的。
前段時間,徐崢46歲生日時,7名他曾經幫助過的導演給他錄了一段VCR,裡面的話,樸實而真摯,感動了不少粉絲。
有人曾這樣評價徐崢:
某種程度上,他是比黃渤、王寶強更厲害的人。他手把手地提攜起了一大批電影人,僅僅是這項成就,就把他的同輩演員狠狠甩在身後。沒有徐崢,某些國產類型片根本沒機會誕生。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
這幾年,徐崢確實提攜過很多新人導演:《我不是葯神》的導演文牧野,《超時空同居》的導演蘇倫,《催眠大師》的導演陳正道……
正如他在金馬獎的獲獎感言中所說,這不是第一次獲獎。但每一次獲獎,他都會首先感謝整個團隊,感謝導演、編劇和演員。
徐崢從不掩飾這些新人導演在電影製作方面的才華,他不遺餘力地幫助這些新人導演,成就他們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正如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所說:小單位的利他,從更大單位的角度看,或許就變為利己,必須養成在更大視野內觀察事物的眼光,從更大的視角、以相對的觀點來審視自己的行為。
情商高,專業,有耐心以及成就他人,46歲徐崢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