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在鄂西發動的兩大戰役(一)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鄂西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地跨川鄂湘三省,控扼長江三峽天險,林密山深,溝壑縱橫,進可取鄂西山地,退可守川東、湘西要隘,向為兵家所必爭。善於用兵的賀龍正是看中了鄂西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率領紅軍健兒在這一帶頻繁出入、廣泛活動,長達八年之久,留下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尤其是1935年夏秋時節,賀龍和任弼時、關嚮應、王震、蕭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在鄂西宣恩縣的板栗園和咸豐縣的忠堡相繼發動的兩大戰役,創造了紅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範戰例,以輝煌的戰果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史冊。
忠堡戰役,生擒敵縱隊司令
1934年秋,賀龍和關嚮應率部西進四川之後,於同年10月在酉陽南腰界與任弼時、蕭克領導的紅6軍團勝利會師,組成了紅2、6軍團。不久,紅2、6軍團經四川過黔東向湘西挺進,連克水順、大庸、桑植、桃源、慈利,進逼常德,創建了以永順為中心的新的革命根據地,直接配合了中央紅軍的長征。蔣介石唯恐我軍直搗長沙,急調兩湖軍閥和追擊中央紅軍的部隊組成六路縱隊,分六路壓來,夢想將我紅2、6軍團一口吞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紅2、6軍團部分幹部合影
1935年春,根據中央指示,賀龍率領部隊相機殲敵,連續取得陳家河、桃子溪戰役的重大勝利。同年6月,紅2、6軍團離開湘西,向鄂西挺進。為了調動敵人,於運動中將其殲滅,紅2、6軍團分頭行動,紅6軍團包圍鄂西的宣恩縣城,並佯攻恩施。紅2軍團則隱蔽在宣恩城南20里處,準備迎擊前來增援的敵軍。
坐鎮恩施的國民黨湘鄂川黔「剿匪」總司令徐源泉得知宣恩被圍,害怕宣恩失守,危急恩施,進而威脅長江交通,遂急令陸軍中將、西路縱隊司令兼四十一師師長張振漢火速馳援宣恩。當賀龍獲悉這一情報後,立即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制定作戰計劃,決定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集中主力,在鄂西咸豐縣的忠堡,截擊張振漢所部。
忠堡是位於咸豐縣城以東30餘里處的一個小集鎮,四周高山環繞,與宣恩、來鳳兩縣毗鄰。6月12日下午,素以山地行軍作戰著稱的紅2軍團在賀龍的率領下,先於敵人趕到忠堡以東的大樹峽、牛路溝一帶。不久,紅4師在牛路溝與敵右路支隊相遇,隨即展開激戰。我軍很快將敵截斷,敵首尾不能相顧,一部被殲,另一部則抱頭鼠竄。此時,敵左路支隊前衛進入構皮嶺,遭到我軍迎頭痛擊。張振漢的四十一師直屬部隊和一二一旅4個團和特務營,被壓迫在構皮嶺山凹里。張振漢領著一幫殘兵敗將,還在那裡負隅頑抗。
激戰中,總指揮賀龍突然患病,面色蒼白,額角上不斷滲出豆大的汗珠,大家趕緊扶著他走進指揮部。衛生部部長賀彪聞訊趕來,一查體溫,已達39℃。賀彪給他打針服藥後,低聲對同志們說:「賀老總是因為疲勞過度,加上昨晚急行軍,下雨受涼感冒所致,眼下需要安靜地休息一會兒。」
在場的同志們都勸賀龍休息一會兒,但他卻堅決不肯。任弼時政委關切地說:「好好休息一下吧,前線有我們呢!」賀龍懇切地說:「饒了我吧,政委!前線正打得激烈,叫我到後面休息,看不到戰鬥情況,說不定還真會憋出大毛病來呢!」
任弼時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賀龍又風趣地說:「我有經驗,我的病要在戰火中治。」他一邊說著,一邊拉著任弼時走出指揮部,然後慢慢地向指揮部前沿那個大山峰爬去。兩人並肩站在峰頂,舉起望遠鏡凝視著硝煙瀰漫的戰場,小聲商議著。一會兒,一道命令就從這裡飛出了。
翌日清晨,我紅2、6軍團發起總攻。賀龍抱病登山指揮戰鬥,親自布置迫擊炮連,必須以僅剩的6發炮彈,打掉敵指揮部。他對炮兵連長說:「這些炮彈來之不易,就請你們還給敵人。敵人的指揮部就在前面那棵大樹下!」炮兵連長準確地命中了敵指揮部,敵縱隊司令官張振漢被炮火擊中負傷。趁敵人慌亂之際,賀龍抓住戰機,指揮部隊從東南西北四面發起衝鋒,一下子就把敵人壓了下去。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3時方告結束。敵四十一師師部、第一二一旅和特務營全部被殲,其餘6個團均遭重創,俘敵3000餘人,斃敵1000餘人,繳獲槍炮彈藥不計其數。
戰鬥結束後,卻沒有發現敵縱隊司令官張振漢。賀龍把旱煙袋一磕,斷然說道:「這傢伙跑不了,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到!」於是,戰士們又一次清查俘虜,終於發現了一個身穿灰軍衣、捂著大口罩、右臂上還在流血的可疑「士兵」。扯下這個可疑「士兵」的口罩,只見他胖胖寬寬的臉上顴骨突出,鼻子不大,下巴微翹。從他的表情中,馬上暴露出其不一般的身份。經過審訊,證明這個「士兵」就是國民黨的中將縱隊司令官、蔣介石的老鄉張振漢。當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剿共英雄」的鬼把戲被戳穿後,他頓時像個泄了氣的皮球,只得無精打采地跟著押送戰士走進了賀龍的指揮部。
賀龍輕蔑地將張振漢從上到下看了一遍,半晌才說:「張司令,我就是你說的『賀匪』,你不是要活捉我嗎?今天到底是誰捉到誰呢?」
張振漢戰戰兢兢,「撲通」一聲,跪倒在賀老總面前,連頭也不敢抬一下。
賀龍一手叉著腰,一手搖著馬鞭,瞥了瞥跪在眼前的俘虜,臉上泛起了勝利的微笑。他用嘲諷的口吻挖苦道:「呵呀!我的老朋友喲,我到處找你,也沒有找到,想不到今天卻在這裡碰上你了,我倆可真是五百年前修來的緣分啊!」
「忠堡大捷」是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是牽制國民黨軍圍追堵截、實現紅2方面軍萬里長征的關鍵一仗,是鞏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次重大戰役,是紅2方面軍戰史上的光輝戰例,載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
為紀念「忠堡大捷」,1986年咸豐縣人民政府在當年的戰役遺址處修建了「忠堡大捷」紀念碑,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廖漢生題寫碑名。2005年6月,咸豐縣人民政府又重新修繕紀念碑,並在這裡建成佔地5萬平方米的烈士陵園,松柏掩映,莊重典雅。烈士陵園竣工後,中國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精鬆上將、蕭克將軍的兒子蕭星華少將、湖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廖其良少將等人出席了開園剪綵儀式。
摘自《文史精華》2014年第8期原創版
TAG:文史精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