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著名的「殺人」詩,讀完感覺很普通,一孀婦讀後卻自盡而亡

白居易著名的「殺人」詩,讀完感覺很普通,一孀婦讀後卻自盡而亡

白居易著名的「殺人」詩,讀完感覺很普通,一孀婦讀後卻自盡而亡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除卻李杜,再數就是這位醉吟先生。白居易是現實主義偉大先驅,其詩作題材廣泛、形式多變,有歌頌愛情的千古絕唱《長恨歌》,回眸一笑成殤,長恨霓裳羽衣;有控訴官場黑暗的《琵琶行》,琴女一曲猶如杜鵑啼血,江州司馬青衫已然淚濕;此外,在吟風弄月方面樂天也不居後,正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此情此景,不論誰都要憶江南!

在大家印象里,白居易就像是一頭關心黎民疾苦、努力辛苦耕耘的老黃牛,他的很多名作都入選過語文教材,相信大家也都能隨口吟出幾句。或許你對白居易很熟悉,其作品也都了熟於心,但你知道白居易曾寫過一首「殺人」詩嗎?

之所以稱為「殺人」詩,是因為這首詩的確曾「殺」了一人:白居易的一位亡友孀妻讀過之後,憤然絕食而亡!那麼白居易的這首詩究竟寫了些什麼呢?首先小解要為大家帶來這個故事,否則只單純去讀詩,只能感覺到普通!

這個故事和唐朝一位著名的歌姬有關,名為關盼盼。關盼盼出身書香門第,卻不幸家道中落只得淪為歌女,不過她憑藉清麗的歌喉和出色的詩才很快名震大江南北。有一位叫張愔的武將看中了她,於是將她娶作小妾。

有一年白居易途游徐州,便找到老友張愔敘舊,席間關盼盼起身獻上了一曲「霓裳羽衣舞」,美輪美奐。恍惚間白居易以為重又見到傾國傾城的楊玉環,於是大筆揮灑「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之句,以讚美關盼盼的艷美絕麗。

可惜天不遂人願,沒過兩年張愔就離世了,關盼盼決定為其一生守節。就這樣,關盼盼孑然一身孤獨地度過了十年光景,直到再一次與白居易交逢。關盼盼十年期間,寫下了不少思念故人的詩,其情真切動人,其境萬念俱灰,白居易讀完後深感同情。

可是白居易轉念一想:既然你如此重情重義,當初何不隨夫而去,贏得忠貞的美名?於是白居易寫了一首詩寄給了關盼盼:

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這首詩的藝術效果一般,但和其他白詩一樣通俗易懂,很明顯這是勸關盼盼為亡夫張愔殉情的意思。不過白居易的這份勸誡很不友好,甚至更多的是諷刺之味!性格貞烈的關盼盼讀完後自然憂憤難當:想不到守了十年還是守不到希望!關盼盼遂絕食而亡。

關盼盼的死訊傳到白居易那裡,讓他甚是吃驚,爾後他為關盼盼安排了葬禮,並將其葬於張愔的墓旁。對於此事,白居易非常自責,並且將這份自責延續了整個後半生,然而這對於香逝的關盼盼而言,已沒有任何意義。

白居易有「詩魔」的稱號,魔為著魔,是說他對吟詩作對非常著迷,但這次他卻變成了惡魔,他用自己最喜愛的東西吞噬了一位貞烈女子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酥的一首宋詞,讀完你才明白,為何男人都喜歡害羞的女人!
中國的第57個民族,和漢族人幾乎一模一樣,唯一區別在左手手指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