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寧靜如何獲得?一位高人給出了極好的回答
原標題:佛法中的寧靜如何獲得?一位高人給出了極好的回答
佛家對於獲得平靜的答案,可以在下面這個故事裡體會。
施主問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些什麼?」
和尚說:「砍柴、燒水、做飯。」
「那您得道之後呢?」
「砍柴、燒水、做飯。「
「那您得道後,沒有改變呀?」
和尚說:「改變了。我得道之前,砍柴的時候想著燒水,燒水的時候想著做飯。得道之後,我燒水的時候想著燒水,砍柴的時候想著砍柴,做飯的時候想著做飯。」
上面的故事對於我們培養平常心是極有啟發意義的,即想要獲得平和心,就要專註,專心,不受外物或外界干擾。平常心做事,平等心待人。這些我們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關於寧靜和平和心態的建立、培育,以下是高人給出的療救方法或對策——
佛家的答案是出世的,可能消極了點。對於人心的寧靜,陽明心學可能更積極一點。
陽明心學講入世、出世、再入世。他在講什麼呢?在講經歷,體驗,反省,頓悟,放下執念,重新生活。我們修行目標的是什麼?內聖外王。
為什麼要入世?一個反問就給出了答案,這個反問就是,「你都沒見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復旦大學一位講師經常告誡學生一句話:走下半坡時更需要智慧。
這短短的一句話,背後是「經歷、體驗、反思、感悟」的邏輯順序和生活智慧。不入世,能得出這樣的智慧嗎?君不見,不少雞湯文都發出了如此感慨: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沒入世,又談何出世?
出世,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入世,沒有入世的出世,是獲得不了內心長久的平靜的。這也是部分佛學大師講究先入世再出世的原因,這點和陽明的心學觀是相通的。
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這個問題上,佛家的答案止於出世,出世是生命的終結。陽明心學的答案是出世之後,還要再重新入世。如何再入世呢,修鍊為內聖外王之後再入世。
什麼是內聖外王?分為向內修和向外修:
向內修,先修不惑,再修不執著,最後到達內心長久的平和。
向外修,修與他人、與社會的相處之道。怎麼相處?要基於對自己的了解,以不會擾亂內心平和為前提,以儘可能把事辦成和解決問題為目標。因為本我不同,所以與自己和解的方式也不同,所以與他人相處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這個要放到具體的情境中去區別對待。
面對選擇時,凡事有兩面,任何一種選擇都有優缺點,不必向他人尋求標準答案,因為徹底的完美不存在,最好的答案,只有與自己達成了和解後,你才會慢慢的悟到。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這個不惑指什麼?或許就是我們內心不被外界所干擾,達到一種長久平和的狀態。
※現代詩人毛子詩歌五首品讀,一起進入詩歌的靈域世界!
※佛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法師這次給了10句,請笑納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