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工作有動力,但還是迷茫和焦慮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工作有動力,但還是迷茫和焦慮呢?

人一切的煩惱,都是源於對自身無能的憤怒。就好像一些看似工作非常有動力,但還是迷茫和焦慮的人一樣,他們的迷茫和焦慮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受別人影響,而沒有真正找到自己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嚮往,導致越來越迷茫和焦慮。

Photo by Adeolu Eletu on Unsplash

根據老王對職場的觀察,老王總結出職場人迷茫和焦慮的3大原因,如下:

1、沒有家底,怕失業,怕不能持續掙錢。職場人怕失業、怕不能持續掙錢,就好像老人怕生病一樣。因為老人一旦生病,就可能在死門關走了一趟,有的回來了,有的永遠回不來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老王近十多年的職場觀察,老王認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因為底層技能不夠、認知範圍太窄、慾望太多、能力不夠導致。這樣的人的表現是,眼高手低,說得多,動手能力差,給人感覺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負,但就是不會解決問題。別人給出了答案,他們還挖苦別人,像杠精一樣。讓他們自己做的時候,什麼都不會了。

還有一種一心想掙錢的人,做夢的時候都在想著掙錢,當沒有快速掙到錢的時候,就會焦慮和迷茫。現實中,第二種人比較多。

就像李開復老師說的那樣,那些一心想著掙錢的人,一旦掙錢的心受挫,馬上就會變得焦慮和迷茫,最後可能一直迷茫和焦慮下去。但這種人卻不這樣認為,而是把自己掙錢慢或不能掙錢的責任歸結於自己家底薄、家裡面沒有礦。

2、擔心年齡大,找不到好的工作。一些新媒體人鼓吹35歲就失業,找不到工作等等,但老王從來不相信這樣言論。這種言論的人,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關於這個問題,一些朋友經常問老王,老王的觀點是,只有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把現在眼下的工作做好,你不會迷茫和焦慮,也不會有所謂的35歲現象。所有的35歲現象的發生,都是因為你在35歲之前沒有努力工作,更沒有確定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迷迷糊糊的往下走,這樣的人,不要說35歲被失業了,或者不到30歲就可能被失業。正所謂富蘭克林說的那樣,有的人,25歲就死了,但到75歲才埋葬

Photo by Tyler Franta on Unsplash

前天,老王給一位50歲的職場人,做offer選擇時,根本沒有發現對方焦慮和迷茫,經過了解對方手中好幾個offer,是由於不知道選擇哪個,才找了一個局外人諮詢,分析沒有公司的優劣勢,給出合理的選擇理由。所有擔心年齡大找不到工作的人,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的工作。

3、「販賣焦慮」的盛行,遍地的「你的同齡人都在……」,加劇了中年危機感。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新媒體、自媒體盛行,再加上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自媒體人,整體鼓吹迷茫和焦慮,正是太多這樣迷茫和焦慮的信息,時刻地不間斷地強姦著我們的雙眼,想不看都難。即便閉上眼睛,大腦內還充斥著各種焦慮信息,真是不眠不休!他們天天鼓吹迷茫和焦慮、再加上沒有是非判斷力的人天天轉發,讓我們感到恐慌、焦慮、不知所措,甚至改變我們的認知和規劃。

當你看不到、不接觸、不掌握這些販賣焦慮信息的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但可怕的是,你一旦接觸到這些販賣焦慮信息的時候,你平靜的心很可能一下子顫抖起來,幾乎懷疑人生——原來已經跟社會脫節這麼久了。莫名其妙的跟著焦慮和迷茫。

老王接觸一位諮詢者,當老王和她見面時,臉色暗沉沒有精神的樣子,老王就感覺到她心事多,思慮過重,導致整個人都沒有精神。所以,在穿梭不息人流中,能看到一位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職場人士,真的挺難。

老王和她溝通完後,才知道,她是擔心自己35歲後再也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男人結婚。老王很無語!一再告訴她,你的人生不是在35歲決定的,而是與35歲的努力程度有關。在兩周的時間內,經過老王連續兩次電話鼓勵,發現她已經改變很多,臉上開始有光澤,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這就是被一些販賣焦慮的媒體所坑害的30歲的職場人。

這種無謂的迷茫和焦慮,該如何解決呢?老王建議:

Photo by Janaya Dasiuk on Unsplash

1、永遠能保持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和思維,摒棄老舊思想和刻板印象,採取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來學習。所有的封閉、都會讓自己走向更加迷茫和焦慮。想改變迷茫和焦慮狀態唯一的辦法就是保持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和思維,擯棄老舊和刻板印象,這樣,你才能找到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才能突出迷茫和焦慮的重圍,才能讓自己振作起來、強大起來。

2、真正能夠化解你迷茫的只有行動。所謂行動就要知道問題在哪裡、用什麼的方法論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遇到問題只會抱怨,或只看到問題的負面的部分,沒有看到正面積極的部分。

3、當你迷茫時,就向錢多的地方去,因為錢多的地方,精英就多,多和精英接觸和學習,你在不自覺中就變成了精英;當你迷茫的時候,就多讀書,只有讀書,才會讓焦慮和迷茫的心靜下來,在書中找到做人和掙錢的方法論

寫在最後

當扮演角色成為了大多數人最真實的生存狀態時,他們會集中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阻力,讓你的覺醒變得毫無用處。就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位裝睡的人一樣,職場的迷茫和焦慮更是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頭老王V 的精彩文章:

「財富自由」從來不是幸福的標配,「腳踏實地」才是

TAG:獵頭老王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