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超2億美元簽下Taylor Swift,環球音樂這份天價合約透露了哪些信號?

超2億美元簽下Taylor Swift,環球音樂這份天價合約透露了哪些信號?

美國唱作歌手Taylor Swift的一份天價合約,正在折射唱片行業發生的一些變化。

近日,環球音樂集團官網宣布已與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簽下全球獨家唱片合約,其在美國市場所屬廠牌為環球音樂旗下的Republic Records(共和唱片)。

環球方面還透露,該份合同的金額保守估計將不小於2億美元。隨後,Taylor Swift也在個人ins上更新了這條新聞。

該合約受到全球音樂行業極大的關注,但受關注的原因並不僅僅在於「鈔票挖掘機」Taylor Swift的新東家正式落定,更在於以下兩點:Taylor此後將擁有所有自己原創歌曲的版權,並為所有環球旗下藝人爭取到了環球出售Spotify股份的分成。

《華爾街日報》稱,Taylor Swift的新協議還附帶了一項約定:環球音樂若出售Spotify Technology SA (SPOT)持股,需要把所得款項分配給公司旗下藝人,不能少於此前賣出Spotify股票的兩家大型唱片公司的同類分紅額。為此,在該合同公布後,不少歌手都在社交平台上為Taylor Swift點贊叫好。

超過2億美元的天價合同,簽約歌手還能留住自己的版權並獲得可能的分紅,環球為什麼願意花這麼大的代價簽下Taylor Swift?

Taylor Swift出生於1989年,是美國知名的創作型女歌手,代表作有《Love Story》、《Blank Space》等歌曲。她是近年來全球流行音樂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女歌手,無論在商業價值還是作品口碑上都創造了新的歷史。公開資料顯示,Taylor Swift為老東家BLGM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

在環球音樂公布的合作新聞中還對其商業價值和口碑有更加具體的描述:Taylor Swift是唯一四張專輯首周銷量破百萬的藝人也是唯一連續四張破百萬的藝人,並成為第一位個人專輯兩獲格萊美「年度專輯」殊榮的女歌手。

在中國,她也是海外商業化最成功的女歌手:成為QQ音樂專輯銷售總榜唯一一個擠進前十的非華語歌手,歌曲銷量超過千萬。這表明她在中國同樣擁有大批忠實的粉絲,他們還為Taylor取了昵稱「霉霉」。(註:因為Taylor Swift十分漂亮,年齡很小,美國歌迷都叫她美國甜心,而中國歌迷則稱她為小美女,而美和「霉」諧音。此外,Taylor Swift每次有強勢的單曲衝擊Billboard Hot100榜單冠軍時,都會遇到各種妖孽,非常倒霉的屈居亞軍。)

霉霉在QQ音樂專輯銷售總榜上的排名情況

從整個音樂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這份天價合同又有哪些更大價值?

流行音樂的歌手擁有自己原創音樂的版權,這在從前是很困難的事情,歌手的作品版權被牢牢掌握在唱片公司手裡。無論是直接簽約在廠牌下的藝人,還是自己創建工作室、僅通過唱片公司發行音樂的藝人,歌手總是需要與唱片公司就自製作品版權的歸屬問題進行博弈。大部分唱片公司會直接收走自己投資歌手的作品版權,少數公司會根據歌手的商業價值高低與其協商持有版權的價格及年限。在國內,即使是周杰倫這樣咖位的歌手也需要和老東家打漫長的版權官司。

與廠牌和流媒體公司進行新的收入分紅模式則是更大的轉變,此前在線音樂收入分配方式一直是廠牌分大頭,流媒體收小頭,而歌手拿到的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線音樂市場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並有取代實體和下載等銷售模式的態勢。普華永道預測,到2022年,全球音樂流媒體收入將會以18%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收入將遠遠甩開實體銷售和下載收入。

這種趨勢也反映在唱片公司的營收結構中。財報顯示,2018年前9個月,環球音樂集團總收入達到41.23億歐元(約47億美元,32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9.1%,其中流媒體收入增幅達到35.8%。與此同時,音樂下載減少了24.5%,實體銷售減少16.3%。

這種流媒體音樂收入高速增長但音樂人收入不見起色的矛盾也變得更加尖銳。環球和Taylor Swift的合約落定意味著,流媒體、廠牌、藝人之間不合理的收入分配關係將發生變化,逐漸走向平衡。

這種改變並不是個例。在此之前,索尼和華納兄弟也採用了同樣的方式,出售公司擁有的Spotify等流媒體公司的股份,將所獲得的收入分發給旗下歌手。不同的是,索尼直接向藝人匯款;而華納兄弟將股票出售現金流用於填補藝人還「欠著」公司的餘額。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環球顯然也正走上這樣的道路。

最大唱片公司開始向流量低頭,主動做出收入分配的轉變,無疑是在對音樂人釋放利好信號。這種更加平衡的收入分配方式也能更好的激勵音樂人做出更優秀的原創作品,促進音樂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不過,由於有Taylor Swift這種頂級流量的帶動,環球才簽下了這個合同,並且合同的期限僅為5年,合同到期後,該模式又將走向何方還不得而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不做撮合不做自營的有色金屬B2B平台,「飛馬大宗」從工具切入交易流程
特斯聯完成12億元B1輪融資,光大控股、IDG領投,商湯科技跟投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