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極端天氣增加,今年地球全年降水量的一半發生在 12 天里

極端天氣增加,今年地球全年降水量的一半發生在 12 天里

2018 年可能會成為地球有氣象記錄以來第四熱的一年,僅次於 2016、2015 和 2017 年。此前的研究顯示,目前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比 20 世紀的平均值高 0.77 攝氏度。隨著氣候變暖,可以預期的是極端天氣事件將增加。

另一個和氣候變暖有關的既有結論是,平均每年降水量也會有小幅增加。但此前研究者一直沒有找到極端天氣增加和降水量增加之間的關係。後者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好事。

近期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一項新研究在兩者之間建立了關聯。研究顯示,降水的增加並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意味著在已經大幅降水的時間裡加大降水量。研究人員稱,因此降水量的增加並不能減少乾旱天氣,反而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洪澇極端天氣。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進行,由美國能源部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

和溫度不同,學界對於多少降水屬於極端降水、多少屬於正常,暫時沒有一個量化標準。但相對來說,統計天數就容易很多。研究者使用了全球氣候觀測系統表層網路的 185 間氣象站,主要位於北美、歐亞和澳大利亞,氣象站會收集某個地點的總降水量。同時使用了熱帶測雨衛星的數據,這些數據的範圍從 1999 年到 2004 年。

結果,降水的密集程度甚至超過了科學家的預期。全年降水量最大的 12 天的降水量佔到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科學家一開始的猜測是 30 天。全年最潮濕的一天,單天的降水量就佔到全年總降水量的 8.3%。這裡指的是全球的總降水量,而非某個地區。

不同地區間存在不小的差異。在乾燥和沙漠環境中,短時間內大量降水尤其明顯。中國和俄羅斯的東南部,差不多是中間值。而在更濕潤的地方,像美國的東北部,降水量就更平均。

研究者還模擬了全球變暖對降水分布的影響。實驗顯示,如果一切照舊,氣候繼續變暖,那麼到 2100 年,一半的降水量將會濃縮在 11 天里。但即便從 2020 年後碳排放開始下降,降水量也仍然不平均,不過會不那麼極端。

降水的變化對於農作物會有很大的影響。作物生長季節前的大雨很有幫助,但生長季期間的乾旱和暴雨只會帶來麻煩。

另一項新研究 11 月 14 日在線刊發於《自然學報》 (the journal nature),顯示暴風雨也正變得風更狂、雨更大。研究者評估了過去 10 年裡 15 場熱帶氣旋/颱風,同時模擬了近來氣候變化前的暴風雨,發現颶風帶來的降水比過去增加了 10%。未來十年還將增加 30%。至於風速,過去十年風的變化不大,但未來最高風速也會變大。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摩拜起訴青桔專利侵權索賠800萬,共享單車的熱鬧最近都和滴滴有關
近地軌道擠滿了垃圾,衛星垃圾網能把它們清理乾淨嗎?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