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

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

生活在普者黑的少數民族,同樣曾為了尋覓一片可以繁衍後代、終生棲息的土地,翻越過千山萬水,在這場遷徙中,也有人去了別的地方,只有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走的人,才找到了普者黑。已經沒有人說得清那究竟是什麼時候但他們一定是因為這兒的山光水色、湖泊勝境而有了停留的渴望,因為這片足以讓人忘記痛苦和紛亂的靜謐天地,而有了終生棲息的歸屬感。


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他們的生活,也許清貧,也許寂寞,但沒有人間疾苦,甚至他們長久以來都忘了人間還有苦楚。

到了今時今世,他們仍然過著文明伊始的田園生活:男耕女織,腳踩大地,仰賴上天,一切順其自然。

當他們在河裡撒下漁網時,並不強求能捕撈多少魚,全看運氣;當他們在春季插秧的時候,盡人事,聽天命,祈禱蒼天眷顧。他們的順其自然,在外面的世界看來,是種疏懶;然而對於這兒的人來說,一切人事,都像四季變換、節令光陰、陰晴圓缺、潮漲潮落,有著神秘而既定的順序與節奏,那是人身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應當遵循與敬畏的,如果不是這樣,他們便不能長久地與天地同在,與山水為伍,更不能安然享受自然的一切饋贈。


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


他們無疑比我們更深地領悟著生命的美好,而我們所苦苦尋覓的安寧和無爭

不過是他們的朝夕之間。

因此,桃花源里的人來到桃花源,普者黑的民族來到普者黑。要相信,所有美好的尋覓,是天意,也是美好人心應有的回應。要不是真正無欲無求,渴望單純而認真地活著,他們都不會撥開烏雲看見普者黑。

人們都相信,千百年來,沒有人真的找到過桃花源,包括陶淵明。然而,千年後,我們再反觀他的一生,卻發現,他自己或許都不明白,在他歸隱山林後,已經找到了桃花源,他平凡而不被打擾的生活,他詩篇里恬淡自如的章句,不就是種莫大的自由么?


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


哪裡才是真正的桃花源?是武陵,是雲密峰,還是天台?其實都是,也都不是。那世界的兩岸是否開滿桃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乘著扁舟涉水而過的時候,能在山密之上感受到自然的召喚,在水中鏡里照見最初的自己。人心安然、平靜、自足的地方,就是桃花源。

那個在仙人湖上,乘船看山的旅人,我們相信他是遇見了他的桃花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