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即使與親人、友人身處異地,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電話語音或是視頻了解到彼此的時事狀況。

匆匆地道別,簡單的一聲「再見」,不過是最為尋常的一種形式罷了。

但是送別於古人來說卻大有不同。今與君別,不知再會何期

兩漢樂府詩有云:「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那些遠離家鄉的遊子,與親人闊別後便踏上了遙遙的羈旅之途,每逢佳節唯有登上高岡向著故鄉的方向遠眺,就好像回到家鄉一般,以解情愫。

對親人、故鄉的濃濃情意也就使得送別成為一種鄭重的儀式,決不可草草為之,故而古人在送別之際往往設宴飲酒,即使貧寒人家沒有條件,也會「折柳」相送。這一習俗沿襲下來,成為古代文學作品中屢屢提及的佳話

如唐代戎昱則有詩云:「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除此之外,送別之時也要說幾句殷切之語,一字一句,無不寄託著對遠行者的挂念與祝福。

蘇軾在一首詩題中提到其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一詩,其中有詩句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靈關穩跨驢。」

這很顯然是臨別時的囑咐之語,告訴自己的兄弟不要在荒郊野外的旅店中睡得過於安穩,要警醒些,以防荒野多盜賊;在路過靈關的時候要騎穩驢子,靈關路險,以防在行途中跌落下來。

這極為簡短的兩句詩,沒有過分悲愁的渲染,也沒有轟轟烈烈的送別儀式,卻以質樸無華的語言道出了對親人最為真摯的牽掛,感人至深。

嘉祐六年,蘇軾在京城送別即將到鄭州赴任的弟弟蘇轍。他在《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一詩中寫到:

「登高回首坡壟隔,但見烏帽出復沒。苦寒念爾衣裘薄,獨騎瘦馬踏殘月。」

弟弟漸行漸遠,為了能夠目送他更遠些,詩人登上山頭,頻頻回首,但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縱橫交錯的山峰間斷地擋住了詩人的視線,只能看見弟弟頭上戴著的烏帽時隱時現。

這一路上不知何時會遇到狂風冒雨,弟弟單薄的衣衫想必不耐苦寒,也許此時作為哥哥的蘇軾內心還有些許的愧疚吧。

我們不知道蘇軾在山頭佇立了多久,但一定是很久,直到夜幕降臨,殘月升空,他才騎著自己的瘦馬獨自回去。

人與人的情義,也許在這別離之時,才最體現得淋漓盡致。別情到了深處,任何語言可能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詞人柳永仕途失意,四處飄泊。他的一首最為著名的詞《雨霖鈴》是他離汴京,前往浙江時「留別所歡」的作品。

臨別之際,他的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肴,詞人毫無興緻。行舟即將發出,此時有太多的話想說,卻道一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大概就是最好的道別吧。

還記得徐志摩的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首離別之詩最得古人之意,走的越是輕悄,情感越是濃烈,含蓄蘊藉,餘味無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不要為了先苦後甜 過著「低配」的生活
慢下來: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燉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