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時速4萬公里!我國載人登月飛船研製告捷,發射時間表公開

時速4萬公里!我國載人登月飛船研製告捷,發射時間表公開

近日,我國航天戰線再次傳來捷報,由航天科技集團508所研製的「大型群傘系統和大載重著陸緩衝系統成功實施了空投試驗」,這標誌著我國航天在軌載荷回收能力一舉提高到了7噸級,而正是這一試驗再次揭開了我國載人登月飛船的神秘面紗

群傘+緩衝氣囊試驗

有人就納悶了,神舟飛船不是也用得挺好嘛,為啥又要上馬新型號?

我國現役神舟系列飛船只能勝任近地軌道的天地往返任務,無法執行深空載人航天任務。例如天宮空間實驗室、國際空間站的運行軌道高度一般在400公里,神舟飛船由這一高度返回地面還能適應再入大氣層的高溫燒蝕,但如果是38萬公里外的地月轉移軌道再入地球大氣層,神舟飛船就力不能及了。因為這一狀態下的再入速度大約是近地軌道飛船的一倍半達到了每秒11.17公里,異常接近第二宇宙速度。

神舟飛船返回艙

而要想實施載人登月任務,就必須上馬新一代載人飛船。那麼,問題來了,新一代載人飛船究竟新在哪裡呢?

首先是任務不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從項目伊始就確定了三大目標:第一,接班現役神舟飛船;第二,載人登月;第三,載人登陸小行星。可以說就是對標美國的獵戶座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從任務屬性上看是一款多功能飛船。

新一代載人飛船可以搭載更多的人員

外觀結構也有了很大變化,作為飛船核心艙段的返回艙不再是神舟返回艙的鐘形氣動布局,而是大側壁圓錐體鈍頭外形,在這一布局下能夠獲得更大的艙內空間,用以搭載更多的航天員,乘員數量將從過去的3人提高到6人

新飛船不僅僅是外觀的簡單放大,由於返回艙噸位質量大幅度提升,且要適應深空載人返回任務,所以對飛船球形大底的抗燒蝕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月地返回軌道為例,其與大氣摩擦的溫度就高達2760℃,遠超現有神舟飛船的抗燒蝕性能。

嫦娥5號T1返回器

實際上我國早在4年前嫦娥5號T1試驗器的發射任務中就已經攻克抗2760℃燒蝕材料的研製難題,返回器在飛抵月球軌道後制動點火進入月地返回軌道,後成功著陸於內蒙古著陸場,該試驗器不僅是嫦娥5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探路星,更為我國研製新一代載人登月飛船打下了堅實基礎。

氣囊緩衝著陸

新飛船再入大氣層除了要通過抗燒蝕大關,還要克服著陸重量呈幾何級提升的難題,以往神舟返回艙質量只有3噸左右,而新飛船返回艙則是7噸級,此次508所研製的大型群傘系統和大載重著陸緩衝系統空投試驗就是突破該難題的標誌性事件。不同於神舟飛船的單傘構型,新飛船採用3具大型減速傘布局。接觸地面時新飛船則採用緩衝氣囊結構,比神舟飛船的反衝火箭安全性更高,進一步提升了軟著陸能力。

承載登月夢想的載人飛船縮比返回艙

此次試驗也並非新飛船的首次試驗,早在兩年前長征7號運載火箭的首飛任務中就搭載了新飛船的縮比返回艙,進行了驗證飛行試驗,並在內蒙古著陸場成功實施回收任務。從一系列的動作來看,新一代載人飛船正在穩紮穩打地進行系統化技術驗證。

據載人飛船系統總師張柏楠介紹新一代載人飛船分為兩種構型:一種14噸級主要用於近地軌道天地往返任務,一種是25噸級用於載人登月、載人登陸小行星等深空載人任務,二者共用同款載人返回艙,具備第二宇宙速度(時速4.032萬公里)的返回能力。

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的嫦娥5T1返回器

新一代載人飛船驗證型號將於2019年也就是明年搭乘長征5號B運載火箭實現首飛!今年珠海航展亮相的2000噸級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將成為未來載人登月的主力火箭,配合4000噸級的長征9號巨型火箭,相信不遠的將來中國航天一定可以刷新人類深空探索的新紀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巔峰高地 的精彩文章:

敢為天下先!又一艘35萬噸大船在北方交付,動力結構全球首創
殲20力壓群雄就靠它!又一款高科技裝備亮相,美國目前還是空白

TAG:巔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