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生日被人打,他的朋友卻只在圍觀
聽說這首歌在民謠圈很有名,曾有網友這樣評論:
如果民謠太火了,那說明這個社會病了
且不論這話的對與錯,不過很多人都說自己得了一種流行病:
孤獨
。在英國,6500多萬人口中有超過900萬人表示自己經常感到孤獨。
瑞典紅十字會在2015年也曾做過調查,發現40%的瑞典成年人感到孤獨。
日本內閣府2014年發布的《2013年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年輕人意識調查》顯示,54.9%的日本年輕人時常感到孤獨。
人啊,生來孤獨。
波叔,我不怕。我不孤獨,也不需要朋友,因為這條命,全靠科技產品吊著。
就像這位名叫亞瑟的宅男一樣。
他不吸毒,卻長得像個吸毒患者,眼窩深隱,骨瘦如柴。
他有一群「好朋友」,這一天,大家在為他慶祝30歲生日。
歡聲笑語,徹夜嗨歌,好不熱鬧。
但事實上,這一切不過是亞瑟一個人的狂歡,他那一屋子的「朋友」是虛擬的,不存在的!
在這個世界裡,孤獨的人們,紛紛沉迷於一款名為
bestfriend
(最佳朋友)的虛擬影像產品,它能夠提供最完美的虛擬朋友。
只需定期將能量補充劑,滴入自己的眼睛,就可以持續為設備充電,同自己的虛擬朋友們「生活」在一起。
生日當天,亞瑟不小心踩爆了剩餘的能量補充劑,生日會被迫中止。
那一刻的他,像丟了魂似的,衝出去尋找能量補充劑販賣機。
整座城市都沉浸在這個設備提供的服務中,人們爭相為設備充電買單。
亞瑟好不容易在陰暗街角找
到一台自動販賣機,完成了設備能量的補給。
所有的「
好朋友
」重現眼前。
謝天謝地,你終於又回來了。我還以為我會失去你……
結果,一個落魄的流浪漢盯上了亞瑟。
他,要奪走這一切。
他將亞瑟按倒在地,用刀片剜去了太陽穴的電子設備......那些虛擬的好朋友,笑嘻嘻地站在旁邊,「踐行」著他們的承諾:
即使嘴上說過一萬遍,「我不需要朋友」,但對「朋友」的渴望、對「孤獨」的恐懼只有加倍,從來沒有消亡。
人們對它的渴望,不亞於癮君子對毒品的渴望。為了不存在的虛無幻像,甚至不惜在現實中相互傷害。
為什麼會這樣?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卡西沃伯指出:
一個孤獨寂寞的人可能會更不容易相信他人。
人的天性是自私的。人們都渴望別人來關心自己,卻有吝嗇關心別人。
如果靠科技就能結交到完美朋友,誰還願意在現實中付出情感和精力?
現代社會中,智能設備和技術創造的極度便利,讓我們擁有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聯繫人。彷彿生活輕易就能被填滿,與周圍世界的聯繫幾乎一刻不斷。
你以為通過手機就連接了世界,社交網路里的好友越來越多,但事實上卻感覺空虛和寂寞。
因為,你只是躲在屏幕後面獲取安全感。
心理學家雪莉·特克爾(Sherry Turkle)將這些現象歸結為
「
群體性孤獨
」。
我們似乎在一起,但實際上活在自己的「氣泡」中。我們期待他人少,期待技術多。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
將時間花費在社交媒體上的年輕人比不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同齡人更有孤獨感。
比起焦慮和抑鬱,孤獨的致病風險要更高。
2015年,一份針對70項研究的調查顯示,孤獨感會令死亡率上升26%。相比之下,抑鬱和焦慮也只會令死亡率上升21%。
孤獨感可能造成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等病症。對於孤獨感強烈的弱勢群體來說,被社會隔離的感受可能是致命的。
2007年,科爾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經歷過長期孤獨的人,其細胞都顯得不太一樣。
長期孤獨者的白細胞似乎滯留在一種恐懼狀態中,無法脫離。在孤獨人群中,與炎症反應有關的基因異常活躍,其活躍程度在非孤獨人群中是看不到的。
從生物學角度理解,人的身體在應對急性損傷時,炎症非常管用,但若身體長期處於炎癥狀態下,就會滋生種種慢性疾病。
孤獨時間越久,致病風險越高。
波叔,哪個現代人不孤獨,難道我們都要完蛋?
如果說孤獨是病,那我們就治病。
1.熱愛生活,照顧好自己。
一日三餐千萬不要將就,少玩手機,少熬夜,閑暇時間多發展自己的愛好,認識有趣的人。
2.換位思考,關心他人
心懷善良,經常對他人施與幫助的人,怎麼可能孤獨得起來。
生命中還有許多值得去體驗的事,值得去珍惜的人,主動去擁抱陽光才是戰勝孤獨最直接的良方。
自怨自艾總是很容易,但終歸是需要自己做出改變。
今日心情 寂寞
假的真不了,擁抱現實吧。
後台留言回復「好朋友」,獲取短片鏈接
※網紅仗勢欺人,還是有人惡意碰瓷?無法抵達的真相
※吸毒改「吸貓」後,他從流浪漢變成百萬富翁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