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殺大臣理由最歪的是哪位國君
原標題:歷史上殺大臣理由最歪的是哪位國君
歷史上殺大臣理由最歪的君主是誰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打敗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吳國全部併入了越國的版圖。越國本來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國家,在當時的天下來說,是一個偏居一隅的蠻夷之國,他能夠打敗稱霸一時的吳國,有兩個人居功至偉,那就是范蠡和文種。據有了吳國,擴大了版圖,增加了大面積的土地,越王勾踐應該是好好地賞賜這兩個大功臣了吧?可是,范蠡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越王勾踐這個人只能和他一起共貧賤,不能和他共享富貴,因此決意離開越國。他把自己對勾踐的看法告訴了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勸文種離開越國。文種卻並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越王即便是不給重賞,還不至於恩將仇報,把自己置於死地吧?可哪知道勾踐還真的要將他賜死。君主賜死大臣不是只有勾踐一個,但不管是誰,賜死大臣總要有一個理由,「謀反」、「大不敬」、「兵敗而歸」,而勾踐殺文種的理由竟然是,他所獻上的破吳計策還沒有用完,吳國就滅亡了!因此,勾踐讓文種到地下去輔佐先王,把他剩下的計策用完。用這種理由殺死大臣,這在中國歷史上恐怕也是獨一無二。
(范蠡與文種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勾踐殺文種的理由非常荒唐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借著越王允常逝世的機會興兵伐越,結果因為過於輕敵,反而被越國打敗,自己也因為傷重而死。臨死之際,吳王告誡兒子夫差,一定要為他報仇。第三年(前494),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打算報仇,不顧范蠡、文種等人的反對,首先發難,打算來一個先發制人,發兵攻打吳國。吳國得到消息後,動員了全國的精兵強將迎擊越軍,在夫椒這個地方把越軍打敗。勾踐帶著五千殘兵退守到會稽山上,夫差趁機包圍了會稽。在會稽山上,勾踐曾經想自殺,范蠡勸他可以侍奉吳國以求得到赦免,勾踐就派出了文種前去吳國求和。文種到了吳國,非常謙卑地向吳國提出了求和的請求,就在吳王夫差準備答應的時候,卻遭到了伍子胥的反對。文種回來後說明了情況,勾踐打算殺死妻子兒女,燒毀寶器,然後到前線和吳國人拚死一戰。文種阻止說:「吳國的太宰伯嚭十分貪婪,我們可以用重財誘惑他,請您允許我暗中去吳國通融。」勾踐同意後,文種就用美女珠寶賄賂伯嚭,通過伯嚭不斷地在吳王面前說好話,越國終於得到了赦免。
回到都城以後,勾踐曾經想讓范蠡管理國家政務,范蠡卻說:「用兵打仗之事,文種不如我;但是,鎮定安撫國家,讓百姓親近歸附,我不如文種。」於是,勾踐就讓文種管理國家政務,讓范蠡到吳國做了人質。在這段時間,勾踐卧薪嘗膽,撫慰士卒,親近百姓,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報復的計劃,時刻想著報仇雪恨。在國家恢複發展和準備報仇的計劃當中,文種給勾踐制定了一個一攬子計劃,有人說是七條計策,也有人說是九條計策。數字雖然不同,但計劃的內容大致相同,無非是內外兩個部分,內部就是越國自強,外部就是等待和製造吳國不和。
(勾踐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公元前489年,吳王夫差準備討伐齊國,伍子胥極力反對,結果吳國取得了勝利。回國後,伍子胥遭到了吳王夫差的責備。文種聽說後,建議勾踐向吳國借糧,依此試探吳國對待越國的態度。試探的結果,吳王想借給,伍子胥說不借給,最終吳王還是借給了。因為君臣矛盾進一步惡化,再加上伯嚭想取而代之,吳王夫差將伍子胥賜死。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北上與諸侯會盟於黃池,妄想稱霸中原。吳國的精銳部隊全部跟隨吳王會盟去了,國內只有一些老弱殘兵,趁此機會,越國起全國之兵攻打吳國,攻破了吳國都城,殺死了留守監國的吳國太子。吳王急匆匆地從中原趕回來。請求和越國講和,勾踐估計自己暫時還不能滅亡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在多次征伐吳國之後,勾踐終於滅亡了吳國。
滅亡了吳國以後,勾踐並沒有回國,而是北上中原稱霸,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周元王派人賞賜給勾踐祭品,並給了他一個「伯」的稱號。本來,佔有了吳國,手裡有了大片的土地,勾踐應該大力封賞功臣才對,可是勾踐卻並沒有這樣做。是他忘記了嗎?看他忙活著把吳國侵佔諸侯的土地趕緊還給人家,說明他知道哪一些土地原本就屬於吳國。等到他從中原回來,還是隻字不提封賞的事情。後來范蠡走了,文種卻仍然留在了越國國內。作為勾踐的左膀右臂,范蠡和文種可謂是名副其實,文種沒有像范蠡一樣選擇出走,留下來得到的賞賜卻是一把賜死的寶劍。更可笑的是殺文種的那個理由:滅亡吳國的計策沒有用完。有人中傷文種將要作亂,勾踐就賜給他一把劍,說:「你教給我攻伐吳國的七條計策,我只採用了三條就打敗了吳國,你替我到先王那兒嘗試一下剩餘的四條吧。」
真是千古第一奇談怪論!
勾踐是較早被人說面相上帶著歹毒苛刻的人
不是沒有人明白勾踐的心思,范蠡就看得很明白。他知道,勾踐既不會賞賜,也不會放他走。勾踐不會賞賜,因為他不想別人分他的財產。勾踐不會讓這兩個人走,因為這兩人是當時天下最優秀的人才,一旦出走被他國所用,必然會成為越國的勁敵。像越國這種暴發戶式的所謂霸主,肯定也是不堪一擊,作為「卧薪嘗膽」過來的勾踐,不會看不透這一層。范蠡這人是真正的明白人,他要走,還要向勾踐寫信告訴一聲,表明這是他自己願意走的,不是勾踐不用他了。這時候,勾踐那種兇狠的面目終於暴露了出來,說:「我要和你平分越國,否則就殺了你。」范蠡卻是無欲無畏,說:「君主可執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從自己的意願。」那意思是說,要殺便殺,我該走的還是要走。話雖然是這樣說,范蠡不愧是軍事將領,他還是選擇了一種最為穩妥的逃走路線,泛舟太湖,乘船過海。
(范蠡與文種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成功的逃脫以後,范蠡並沒有忘記同甘共苦、共同作戰的文種,到了齊國以後,范蠡給文種來了一封信。信中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是長頸鳥喙,只可以和他共患難,不可以和他共富貴。你何必不離去?」文種看過信以後,雖然是稱病不問政事,但並沒有選擇離開,導致最終被殺。范蠡這話當中有一個問題,難道勾踐真的面相上帶著一種苛刻的吝嗇嗎?實際上,范蠡不過是提醒文種,這個人本質上骨子裡是不會重視人的,尤其是功臣,因此,該放棄的趕快放棄,不要存有幻想。可惜文種看不透這一點,仍然有些放不下的東西,最終冤死。
需要說的是,說一個人面相上帶著歹毒苛刻,這在勾踐之前也是很少有,司馬遷是不是想通過這樣一種描寫,藉此譴責勾踐的濫殺功臣呢?
勾踐之後越國不再,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報應。
走了范蠡,殺了文種之後,勾踐雖然一時稱霸,但無論是越國還是勾踐,史上再也沒有可以值得記載的事情。尤其是勾踐死了以後,越國除了記載了幾個君王的名字,再也沒有任何事情可記載。直到齊威王時期,勾踐有個後代想討伐齊國,結果齊威王只是派了一個使者給他說了一番話,即讓他和楚國交戰,而交戰的結果,越國滅亡。這種情況的出現,只能有一種原因,那就是殺了文種,人們徹底看清了勾踐的本來面目,人才不但不會到越國去,反而會離得遠遠的。而他的子孫們,可能並沒有繼承他的「與人共患難」的權宜之計,只是繼承了他的「不能與人共富貴」的本質,所以才會苟存於世上。只不過,相對於中原來說,越國畢竟是偏安一隅,否則,勾踐一死,越國恐怕就會不復存在。這是一種報應,不是平常所說的冥冥之中的報應,而是一種現實的報應,因為它讓人才畏懼,讓功臣寒心。
※三國同僚仇敵的恩怨情仇是如何了結的
※三國幾位目中無人口無遮攔最終被殺的狂士
TAG:長空星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