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70年代的廣東經濟不怎樣 還要靠養兔子出口賺外匯

70年代的廣東經濟不怎樣 還要靠養兔子出口賺外匯

安哥拉兔,皮毛潔白如雪,柔軟如絲,是紡制各種名貴毛料的好原料。飼養安哥拉兔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當年的廣東就曾大規模飼養,並靠這個出口為國家賺得寶貴的外匯。

1964年,廣東佛岡首批引進安哥拉兔二千三百頭進行飼養,此後迅速發展,到1978年底,飼養量已經達到了八萬七千多頭,提供外貿出口兔毛一萬七千多斤。十二年來,這個縣一共收購安哥拉兔毛十二萬二千九百斤,值人民幣二百二十五萬元,為國家賺得了一批可觀的外匯。圖為石角公社的兔場。

飼養毛兔,既壯大集體經濟,又能增加農戶收入,圖為供銷社在收購兔苗。

供銷社剪毛員定時定點下鄉,為社員家養的兔子剪兔毛。

全縣有三百多個生產隊辦了兔場,七千三百多戶農戶養了安哥拉兔,養兔的農戶還得到了化肥作為獎勵。

剪下的兔毛就這樣裝進了中國畜產進出口公司廣東省分公司的安哥拉兔毛專用袋,出口換外匯去了。 那時候中國經濟可不怎樣,要想賺點外匯還真不容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看得見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1950年的越南西貢 好時髦的越南女子

TAG:那些看得見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