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櫻:兒童閱讀的需求是想像力、求知慾和情感
11月21日,第二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年會舉辦。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在會上發言,從自身的寫作經歷出發對兒童文學和兒童閱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她提到:「兒童閱讀的需求是想像力、求知慾和情感需要」。
兒童閱讀有三個需求
我從二十幾年前就開始寫童話,當時我還在學校當老師。而我因為什麼開始的創作,發表的處女作又是科學童話呢? 因為我當時的學生沒有像現在有那麼多的課外書,但是在每一周一節的閱讀課,我要給他們講故事,所以就自己來寫。我當時才18歲,也不知道寫什麼,所以就問學生最喜歡語文課本上的哪篇課文?幾乎所有的學生划出來的都是科學童話——《小蝌蚪找媽媽》,就是用故事的形式講了一隻青蛙的生命完整過程。後來我就反覆研究為什麼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歡這篇課文。
其實對於兒童閱讀心理研究,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了。一直到現在,大家多了解我是位作家,而鮮有人知道我一直在研究兒童閱讀心理。我通過近40年的研究發現,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兒童的閱讀需求就三點。而《小蝌蚪找媽媽》恰恰就是滿足了兒童閱讀的這三個方面的需求。
第一個需求就是想像力。《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童話,滿足了孩子的想像力,而想像力就像小孩子、嬰兒所需要的食物一樣。第二個需求是求知慾,實際上這是孩子非常渴望的,這個階段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在生命的過程中,是最強烈的。那篇科學童話讓大家知道了青蛙是小蝌蚪變來的,而且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然後慢慢尾巴沒有了,灰色的皮膚變成了綠色的。這個過程是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完成的。第三個需要,就是情感需要。在我們人生當中,不同的人生階段,情感需要是不一樣的,而在小孩子心中最濃厚、最強烈的感情一定是對媽媽的愛。兒童的閱讀有一個特點,就是小孩子會把自己放在這個故事中,看到這個題目《小蝌蚪找媽媽》,這個題目就很吸引他,媽媽不在了,他馬上就會想到自己的媽媽如果不在了會怎麼辦,所以他很著急地把這個故事讀完。
這就是兒童閱讀的需求,第一是想像力,第二是求知慾,第三是情感需要。《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完美地滿足了小朋友的閱讀需求,從載體來看,它情節性很強、故事性很強、趣味性很強,從語感、語言上也滿足了兒童閱讀的節奏感、韻律感。
所以我寫的第一篇作品就是科學童話,寫的是關於水中植物的故事,比如你看蓮花的種子、荷花的種子,為什麼都有蓮蓬,實際上它是在水中漂著的,因此它就必須穿上像救生衣一樣的泡沫狀的東西,它才能完成水上漂的這麼一個過程。
兒童科幻很重要
其實我寫科學童話的時間,大概只有10年,那個時候沒有像現在這樣遇到春天。如果我當年在寫科學童話的時候就有我們現在這樣的機構,那這樣的春天就到了。我被大家所知曉,應該是是被後來研究我和我的作品的一些大學的學者、博士挖出來的,所以我覺得,創作的環境很重要。
其實在兒童閱讀領域裡,最缺的就是兒童科幻,雖然現在很多小孩子都喜歡讀我的科學童話,但我在很多場合一再地強調,我們需要兒童科幻,真的是特別特別需要。因為我是做兒童閱讀研究工作的,所以我就從兒童讀者的角度來談,這個讀者定位很關鍵。
今天有很多兒童科幻作家,我覺得你們的春天到了。因為我自覺欠缺這方面的能力,寫不出科幻作品,所以我對科幻作家特別崇拜。我今天也來參加這個會,也是為了表達我對各位科幻作家由衷的敬佩。而且通過研討交流,越發覺得在座的各位都是專家,而我是闖進來的人。
謝謝。
(發言內容由張英姿整理)
※我們有機會穿上「鋼鐵俠戰衣」嗎?
※劉慈欣再獲國際科幻大獎後首談科幻寫作:「從科幻來回到科幻去」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