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

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專題解讀」

未來學校建設是新時代教育的重大命題,也是教育發展的永恆主題,更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嶄新課題。繼2016年發布《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之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於2018年11月發布《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對「學校」「學習」「課堂」「學習路徑」等核心概念進行了全面的審視,提出了我們的理解,以回應時代發展對學校提出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重新定義學校

隨著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興起,時代發展必然會塑造出新的學校形態,學習空間、學習方式、課程體系、組織管理等都會發生新的變化。儘管如此,教育的本質並不會因信息技術的介入而發生改變,教育傳承文化、創新知識和培養人才的本質不會變,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也不會變。未來學校建設要紮根中國大地,凸顯中國特色,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健全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縱觀人類歷史長河,在東西方先賢輩出的「軸心時代」,教育旨在培養「賢人與君子」,旨在培養「有智慧、有完善道德品質的人」,教育被賦予了超越人本主義的格局與使命。進入工業時代,學校教育開始聚焦於知識和技能,強調專業化、標準化,但卻囿於工具主義與狹義的「理性主義」。未來教育要從工具主義轉向以人為本,要從學科中心、知識本位轉向品德為先、能力為重;要從注重教什麼、如何教轉向注重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未來學校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注重培養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未來學校要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用科技賦能教育,實現學習的精準供給。利用新技術重構教育流程,促進教、學、考、評、管以及家校合作的各個環節,逐步走向適應每個學生學習需求的精準供給。未來學校要有國際視野,對接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一流教育資源,通過更加密切的互動交流,共同繪就學校教育的未來藍圖。

重新認識學習

未來學習是堅守傳承、盤活積澱的學習。在古文中,「學習」兩個字是分開來用的。把「學」和「習」組合成一個詞首次出現在《禮記·月令》中:「鷹乃學習。」意思是:每到夏季六月,雛鷹開始學習飛翔。可以看出,「學習」在本原上特彆強調人的能動性與實踐性。制度化的學校教育興起後,學習出現了一些背離本原的現象,甚至變成了一種被動行為。我們認為,未來學習要回歸教育本質,是一種主動的學習而非被動的學習,是一種利用現代技術但不被現代技術所綁架的學習,是一種注重聯繫實際而不唯書本的學習。

未來學習是重組課時、突破時限的學習。班級授課制是學習的一種基本組織形態,學習時間通常是一種規範化的安排。例如,課堂的時間通常為45分鐘左右,在課堂上以教師的「教」為主,即大部分的時間由教師所掌控。近年來,混合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新的學習形態不斷湧現,打破了原來班級授課組織形態下的學習時間分配,把課內課外時間結合起來,倡導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時間的掌控者,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發展能力。

未來學習是重構物理空間的學習。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習空間由原來的物理空間延伸到了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不同的是,虛擬空間是藉助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進行信息存儲、處理與分享的空間。在傳統教育中,我們的學習雖然也有虛擬空間的使用,如藉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的遠程學習,但是應用的範圍有限,而且也只是傳統的課堂學習的一種變體,即在形式上依然採取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隨著移動互聯網與人工智慧的發展,這種格局正在悄然改變,虛擬空間已經對學習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從物理空間延伸到虛擬空間是未來學習的重要特徵。例如,學生在教室里學習橋樑知識的同時,可以通過網路直播的方式實現對現實中橋樑的觀察,甚至與橋樑專家進行遠程「面對面」的諮詢。

未來學習是以腦科學為支撐的學習。目前,腦科學研究領域與學習有關的重要結論有:學習可以改變大腦的物質結構;學習可以改變大腦的功能組織;大腦的不同部位適合不同時段的學習。由於人腦的複雜性,這些研究成果在學習中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只有少數結論可以用於指導學生的學習。但是,隨著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斷進步,一旦實現重大突破,腦科學將會引發人們對學習產生全新的認識,這將推動學習方式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重新理解課堂

未來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精神家園。在課堂革命的推動下,未來的課堂將會成為一個充滿生產力和創造力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主動發展他們在未來從事工作所需的能力,而教師更多是學習的支持者和促進者。未來課堂應能滿足學生身心發展需要,並促進學生高級思維、有效溝通、積極合作、信息技術應用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未來課堂要契合學生個體認知、性格、情緒等特點,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未來課堂實現知識與生活、知識與社會實踐的聯合。未來課堂要轉變過分注重知識學習、輕視實踐體驗的狀況,增加學生動手實踐和體驗感悟的機會,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個體生活的聯繫,讓學生用完整的視角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未來課堂是突破時空的立體學習場。這需要具備五個方面的連通:一是教室內部桌椅之間的連通。在未來課堂中,不一定是排排坐的桌椅布置,所有桌椅的布置應便於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也便於教師開展分組指導。有些桌椅可以帶有輪子,方便師生根據需要靈活移動和組合。二是同一年級和不同年級之間教室與教室的連通。教室的開放和連通性設計,可以更好地突破班級及年級的界限,構建學習共同體。三是教室與學校其他空間的連通。學校的每一寸空間都是潛在的課堂,學校的整體空間是開放的,孩子們可以自由走動。四是課堂與大自然的連通。與其說是兩者之間的連通,不如說是將大自然變為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藍天土地都可以成為教科書,山木草石都可以成為學習素材。由此獲得的實際感受和經驗,應該比課堂上教師的理論灌輸更有效。五是課堂和社區社會的連通。學校的教室,白天可以是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場地,晚上可以成為周圍社區的活動場所,學校周圍的社會場所也可以成為課堂。這樣的課堂,自然而然和家庭與社會形成一種緊密的關聯,有助於學校、家庭和社會開展深入合作。

未來課堂是信息技術助力教育教學的實踐場域。未來課堂的品質和效率將越來越得益於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撐,環境舒適、裝備先進、操控便利、互動實時的信息技術配備,將成為未來課堂的有力武器。但未來課堂的品質和效率,與信息技術的現代化程度並不一定成正比。關鍵在於,要善於利用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提供有效支持和切實服務。

未來課堂是各學習要素高度互動的活動社區。除了學生和教師的人際互動,人與技術工具的互動、技術工具與資源的互動、技術工具與空間的互動、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的互動等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共同決定著學習發生的效果。另外,未來課堂也要實現學科之間的對話、互動與融合,使不同學科的知識由分裂、封閉、單一,走向整合、開放、多元。不同學科之間的互動融合,有助於改變單純以學科邏輯組織課堂內容的做法,強調以學習者的經驗、個體生活和核心素養為基礎,打破學科的固有界限,以真實問題為核心進行課程重構,重點開展綜合課程、主題課程、STEM課程等方面的探索。

重新構建學習路徑

未來學校將會重新構建學習路徑,讓學習從書本走向世界,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打破「一言堂」現象,讓個性化學習得以落實。

新技術支持的學習路徑重構。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支持下,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測評了解學生的潛能特徵和最適宜學習方式,對學習者進行精確畫像,精準匹配他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判斷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並推送相應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呈現形式,對學習資源進行排序,並提供不同的學習路徑,幫助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開展更深層次的學習。

差異化學習方案助推的學習路徑重構。傳統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用標準化流程來開展教學,用一模一樣的學習方案來培養完全不一樣的學生,忽略了學生學習需求是多元化、差異化的特徵。構建分層分類的學校課程體系,支持學生開展走班選課,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學習路徑。以學習者的經驗、個體生活和核心素養為基礎,打破學科的固有界限,以真實問題為核心進行課程重組,通過多元的課程資源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根據不同課程主題的特點,打破40或45分鐘的固定課時安排,靈活設置長短課、大小課和階段性課程,形成以主動、探索、體驗、創作為特徵的新型學習方式。

教育生態圈承載的學習路徑重構。學校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組織系統,要建立與真實世界的聯繫,充分利用外部社會資源開展教育,把整個社會變成學生成長的大課堂。未來學校要把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參觀考察、研學旅行等結合起來,教育的視野投放到校園之外的場域,包括科技館、博物館、社區、田野、高新技術企業等等。即使這些場所並不是專為教育而設計,但卻具備某些鮮活的知識元素,在學校教育與真實生活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結,讓學生的學習成為建構世界和探索自我的鮮活實踐。

[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所級部門項目「未來學校發展報告」(課題編號:GYH2016019)的研究成果,課題組負責人王素,成員包括王曉寧、張永軍、康建朝、曹培傑、蘇紅]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4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拒絕「豪禮卡」 提醒與檢查保清廉過「三節」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