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懲戒部隊:你想回家嗎?先炸掉這座機場!|遊民專欄
↖點擊上方「遊民星空」關注我們
上學頭一天,老師就把你剔出了「三好學生」名單;長大後,你在事業上潦倒不堪,但在偷竊、鬥毆和詐騙上卻展現出天賦……但隨著鋃鐺入獄,你居然開始轉運:有人走進牢房對你說——戰爭爆發了,我們會給你一個成為英雄的機會。
《戰地5》的第一個單人戰役,和80後的童年回憶《加里森敢死隊》都使用了上述設定,其最奪人眼球之處也許是:主角們身為負罪英雄,生來就蘊藏著諸多矛盾——一方面,他們是無可救藥的罪犯、是被社會唾棄的人渣;但在陰差陽錯下,犯罪技巧卻讓他們成了優秀的戰士——這賦予了整個故事強烈的戲劇感。
《戰地5》「Under no Flag」戰役中的主角就是一位罪犯,他後來被編入特種舟艇部隊,前去破壞位於北非的德軍機場
從罪犯中招募軍人的做法歷史悠久,古代的「刑徒戍邊」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其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為關押囚犯,政府將付出高昂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將其送往軍隊,以便讓他們發揮最後一點價值——這種做法從冷兵器的時代開始,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到了頂峰。
美國
根據定義:監獄是國家懲戒犯罪人員的機構,其主要職能是限制它們的自由。但在二戰期間,美國政府提出的口號卻是:「監獄必須為自由事業服務」。這種口號不是天方夜譚,在二戰期間,美國監獄對戰爭貢獻不容忽視。早在1941年、戰爭爆發前,犯人們已經在踴躍購買郵票和國家債券。而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在俄克拉荷馬州的監獄裡,幾名囚犯甚至給羅斯福總統寫信,希望能前去執行「自殺任務」。
他們這樣寫道:「這是一項適合我們的工作,之前,我們中有些人曾經服過兵役。請您給我們一個機會證明自己,同時告訴世人:我們還有用處。」
贊同這種觀點的不乏其人:既然美國開局不利,而且這些囚犯願意犧牲,既然如此,為何不給他們一個機會?事實上,如果這一申請真的得到批准,「加里森敢死隊」真的會在歷史上出現。
二戰美國的徵兵海報,在戰爭爆發後,甚至囚犯中也掀起了參軍熱潮
***
誠然,對用囚犯組建的部隊,大部分80後都會想到這部美劇。它拍攝於1960年代末,後來在1980年代被引入國內。其主人公是一群特戰隊員,在入伍之前,他們都是一群罪無可赦的囚犯,但這些人藝高人膽大,在德軍後方神出鬼沒、屢建奇功。
在加里森中尉的四名部下中,「戲子(Actor)」出身詐騙犯,會8國語言;卡西諾是職業盜竊犯,特別擅長開啟保險箱,從抱奶娃到開坦克無所不通。「酋長」是個專門的偷車賊,在隊伍內主要負責武力輸出;高涅夫是小偷,是敢死隊中的問題青年,專職是偷竊。
《加里森敢死隊》構成了許多80後的童年回憶,也在當時造成了不少社會問題
雖然在當時,中國城市家庭的電視普及率還不到5%,但「加里森敢死隊」的名字卻家喻戶曉。對長期認為主角就該「高大全」的國人來說,這些「流氓英雄」無疑是新奇和有趣的,並引來許多無業青年效而仿之。結果《加里森敢死隊》還未迎來結局,便由於「社會影響不佳」而慘遭腰斬——但即使如此,作為一個童年符號,它仍然被鐫刻在了80後的記憶中。
***
而在現實中,美國政府則駁回了囚犯們的請求,並讓他們在監獄內繼續服刑。畢竟,當時美國的人口超過1億,在海外還有大量的盟友——這讓他們幾乎不必為兵員問題發愁;另外,即使在監獄,囚犯們也有為國效力的途經——這就是生產軍需品。
事實上,早在1941年,這項工作便已啟動,並有16.7萬名囚犯參與,僅在年末,其產品總價值就超過了2700美元,而在隨後幾年,這一數字更是達到了3億美元之巨。
1942年,美國司法部正式宣布,將監獄轉化為「軍事工廠」,期間,不僅囚犯們勞動時間增加了,其產品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從被服、罐頭到飛機零配件無所不有。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做法也利於囚犯改過自新,在參與軍工生產期間,他們不少都成了有資質的高級工人,這有助於他們在融入社會後找到更體面的工作,避免再走上犯罪道路。
1930-1940年代的美國監獄,戰爭期間,政府動員了大量囚犯進行物資生產
隨著戰爭進行,美國政府也在放鬆徵兵條件。一部分囚犯開始接受訓練:不過,這隻限於犯輕微罪行的人員,而且只限於志願者。在俄亥俄州立監獄,他們甚至組建了一個訓練單位,其中包括60名表現良好的囚徒,他們每天訓練2小時,完成軍訓後,所有囚犯將獲得假釋,並被派往不同的前線單位,以避免他們重新「交叉感染」。
為違法人員為國效力,司法界也開始做出妥協,對涉嫌犯下輕微罪行(如交通肇事、意外傷害),或是初次犯罪的人員,律師(甚至是法官)會暗示他們參軍。由於戰時的混亂,法庭無法追查身處前線的當事人,正是因此,這些嫌犯實際是與國家做了交易:並通過為國效力得到了變相的寬恕。
在前線,這些罪犯和嫌犯受到了諸多限制,比如不能分配到機要/指揮部門,其主管軍官也要定期彙報他們的表現。至於用囚犯組建特殊部隊也並沒有出現,這一方面是有避免「交叉感染」的考慮,另一方面,縱然他們的江湖把戲能派上用場,但在軍事素質上,他們還是不能和職業軍人相比。《戰地5》的第一場戰役也許反映了這種情況:主角潛入德軍機場,但炸彈的安裝出了問題:敵機一起飛,固定好的炸藥便都被甩了下去。
在這個襲擊德軍機場的單人戰役上,主角在安置炸彈時出了大丑
蘇聯
在二戰中,確實有用囚犯組建部隊的情況,但具體情況則相當複雜,他們中一部分來自刑事犯,另一部分則是觸犯軍法的「污點軍人」,比如瀆職者和逃兵。利用這些人員,軍方組建了「懲戒營」「懲戒連」或是「獨立突擊步兵營」,並將他們投入到了最危險的任務中。這些人不是人們熟悉的蘇聯紅軍形象,但是在戰爭最艱難的時期,他們也承擔起了戰爭的責任。
在《英雄連2》里,懲戒營是蘇軍的高級步兵單位,他們配備了強大的半自動步槍、炸藥包和反坦克步槍——連強大的豹式坦克都可以被它們輕鬆摧毀。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他們的語音:
「你需要自殺小隊嗎?(You need a suicide squad?)」
「如果你沒有赴死,就是沒有努力!(If you are not dying, you are not trying)」
這短短的兩句話也道出了懲戒營士兵行動的危險性:如果一名士兵被編入了其中,就相當於一只腳踏入了地獄。
《英雄連2》中的懲戒營,他們的炸藥包和火焰噴射器是非常強大的攻堅武器
蘇俄軍隊最早的懲戒部隊成立於內戰期間,1919年,紅軍曾在一道命令中提到:
「必須組建一支預備單位,用於收治逃兵和各種違紀人員……」
在1941-1942年,隨著前線慘敗,投敵和脫逃現象屢見不鮮,於是,成立懲戒部隊的想法又在蘇軍當中死灰復燃。1942年7月25日,斯大林發布了著名的「227號命令」,這道命令後來稱為「絕不後退」,其中規定:逃兵和怯懦者將受到嚴懲,相關人員將被剝奪榮譽和軍銜,並派往各個懲戒營和懲戒連。
227號命令也曾出現在《使命召喚1》的過場動畫中
在該命令下達之前三天,蘇軍的第一支懲戒部隊便已經成立。而在接下來的近三年中,蘇軍共組建了65個獨立的懲戒營和1048個懲戒連。在整個戰爭中,一共有超過42萬名士兵進入了懲戒單位,這個數字相當於戰爭期間、蘇聯參軍總人數的1.24%。在前線,這些軍人們的任務只有一個:「用鮮血洗刷自己的罪過」。
2010年前後,俄國發行商1C先後推出了《戰爭之人》和資料片《負罪之人(Condemned Heroes)》,其中都講述過懲戒營的故事。求涉及的關卡也非常考驗玩家的耐心和神經:比如讓官兵用血肉之軀趟平敵軍的防線,或是潛入敵後、炸毀敵軍補給物資等。你經常會看到,在關卡結束時,你麾下的戰士幾乎全部陣亡——但其他人還是不斷地衝上前去,直到把敵人淹沒在血泊里。
《負罪英雄》封面,它講述的就是一支懲戒部隊的戰鬥經歷
對懲戒營的傷亡,上述遊戲也許有著藝術化的表達,但無可否認,懲戒營承擔的都是最危險的使命:比如充當進攻第一波、強攻守備嚴密的敵軍據點,有時,上級甚至直接要求他們從敵人的雷場上趟過。
布尼亞托夫曾經擔任第123懲戒營的連長,他親口講述了一次最為慘烈的戰鬥。那是在1945年初的奧得河-維斯瓦戰役中,第123懲戒營充當強渡維斯瓦河的先鋒。在沒有任何炮火掩護的情況下,他的營於1月2日深夜出發了,他們剛出發就遭到異常猛烈的火力壓制。
布尼亞托夫後來回憶說:「戰士們只好緊貼在橡皮艇上側著身划槳,聽著對岸射來的子彈從自己頭頂呼嘯而過,不時有迫擊炮彈擊中滿載士兵的渡艇,人體和橡皮艇的碎片夾雜在一起被炸上天空。當懲戒營划到河中心時,就損失了一多半的橡皮艇,河面上滿是漂浮的屍體,頑強登上河岸的戰士們則遭到德軍機槍的無情掃射,一些人絕望地躲到蘆葦茂密的河漫灘或堤岸下,徒勞地想多活最後一分鐘……」
事實上,很多懲戒單位存在的時間只有幾個月或幾周——因為隨著戰鬥持續,其成員都已損失殆盡了。
德國
二戰期間,並非只有蘇聯大規模地把囚犯派往前線,他們的敵人——德國亦然。在一戰時,德國就有組建過懲戒部隊的記錄,而在二戰中,這一「傳統」也被沿用了下來。另外,其除了服刑的民間人員和違紀士兵,還有大量不滿納粹統治的政治犯。
最早的德軍懲戒部隊組建於1940年12月,它們有時被稱為「第500緩刑營」或「第500懲戒營」。最初,該營的士兵都是犯有較輕罪行的平民和士兵,至於重刑犯則因為「過於危險」而被排除在了徵募名單之外。
和其它懲戒部隊不同,該營的指揮官都是資歷優異的軍官和軍士,儘管如此,當後來他們被派往東線時,其傷亡數字仍然居高不下——這主要是由於該部隊被用於執行危險任務所致。
隨著戰局惡化,德軍也將兵員的徵召目標延伸向了監獄
隨後幾年,由於局勢江河日下,心懷不滿的違紀士兵越來越多,德軍懲戒部隊的規模也在擴大,在戰爭結束前,一共有超過50000名官兵被編入其中,同時,其成員來源也越來越廣,監獄、法庭甚至是集中營都成了德軍的兵員庫。
另一類部隊應運而生,它們的番號為「999」,其成員中許多來自嫌疑犯和政治犯,如果他們志願參軍,一段時間後,之前的案底將被洗掉。1942年底到1943年初,這支部隊得到了第999非洲輕步兵師的番號,並被投入了北非戰役。然而,由於其中很多成員都是反納粹分子,他們非常樂意向盟軍投降。該師覆滅後,德軍又組建了若干以「999」為番號的懲戒營,並將他們派遣到巴爾幹半島,與當地的游擊隊交手。
1943年在北非作戰的德軍,在北非戰役的最後階段,第999非洲輕步兵師投入了當地的戰鬥
最後一支部隊和前兩者截然不同,該部隊由十惡不赦的罪犯組成,其主要任務則是在佔領區屠殺平民。
這支部隊也經常被稱為「迭勒汪格」旅,歷史可以追溯到1940年,第一批成員中最初了包括300名殺人犯、小偷和盜獵分子。至於其指揮官——45歲的奧斯卡·迭勒汪格也曾因為猥褻少女而被判入獄。德軍希望利用他們的鐵石心腸和犯罪技巧,消滅淪陷國家的抵抗力量。
奧斯卡·迭勒汪格
在東歐,這支部隊犯下了不計其數的暴行,並使用了令人髮指的手段:他們會用餓狗活活咬死支持游擊隊的村民,或是在水源地投入劇毒物質。當然,更多情況下,他們的殺人方式更為簡單直接:把村莊夷為平地,村民不分老幼全部處決。
在華沙清剿市民起義的「迭勒汪格」旅成員
在三年多的行動期間,該部隊屠殺了數十萬人,到1945年時,它已經升格為黨衛軍第36武裝擲彈兵師。儘管這支部隊已經參與行動超過3年,但在蘇軍的攻勢下,這支部隊還是迅速潰散:到4月底時,該師已經損失了全部裝備。在德國戰敗前夕,迭勒汪格化裝成平民逃往西部,但不久之後,他的身份還是被揭穿,並被一群波蘭警衛活活打死在監獄中。同樣,那些在該部隊服役的成員戰後許多也面臨著罪行起訴,有些甚至隱姓埋名直到去世。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說:「很多人物就像砂礫一樣銷聲匿跡了,但他們犯下的罪行卻沒有那麼容易消散,它們一直都在,並且恐怖如斯。」
※《overkill的行屍走肉》評測7.5分 步步為營,硬核合作|遊民評測
※《守望》艾什在某「車站」人氣火爆 搜索激增1233%
TAG:遊民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