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40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一場黃金隕石雨,厚達4米,最後哪去了?

40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一場黃金隕石雨,厚達4米,最後哪去了?

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資源,尤其隨著工業革命開始,人類進行科技發展時代,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其中貴金屬是人類需求比較大的一類,對於貴金屬相信很多都了解一些,最了解的應該是黃金,沒有人不知道黃金的珍貴。

不過,大多數認識黃金,要麼是知道它是非常不錯的理財保值產品,一些有錢人都喜歡買些黃金放在那裡,等待升值,而且黃金儲量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重要的標誌之一。另一方面女性非常喜歡黃金,那是因為它是不錯的裝飾品。

黃金之所以珍貴,除了它的一些工業用途,更重要的是它的產量是不多的,全球每年可生產鋼鐵10億噸,但是現在每年黃金的產量只是3000多噸,物以稀為貴,正是黃金的產量低,所以它才顯得那麼珍貴,如果和鋼鐵一樣的產量,相信黃金也會是爛大街,會成為像鉛,鐵一樣的金屬。那麼地球上的黃金為什麼不多呢?

人類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以來,也探索過不少的星球。在這些星球上都沒有黃金這種物質,反而是像鐵,銅等金屬在其它星球都有儲量,由此可見,黃金在宇宙也是比較稀缺貴重的一種金屬了。地球的黃金並不是地球本身就有的,它還沒有這個能力製造黃金,而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上,目前也沒有發現大量黃金儲量。

為什麼黃金在宇宙中也是比較稀缺的東西?原因就是它的形成需要在極高的溫度和極同的壓力環境中才能合成,而具備這樣環境的天體只有中子星,而中子星在宇宙中也是稀缺的天體。科學家認為宇宙中黃金元素的來源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形成中子星的超新星爆發,另一個則是中子星的碰撞。而這兩種情況都是在極端的情況下才能夠發生,這也是為什麼宇宙中黃金元系比較稀少的原因。

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形成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恆星演化到末期都能形成中子星,這也是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只有比太陽大8倍以上的恆星才有可能形成中子星,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即使深化到末期,最後發生爆發也不會形成中子星,只能形成一個白矮星。

當中子星發生碰撞的時候,就會創造出大量的像黃金和鉑金的貴重物質,這些重金屬元素大量飛散到宇宙中,慢慢形成固態的黃金。這些黃金在超新星爆炸後,在星空中流浪,與其它物質凝聚形成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來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吸引降落到地球上,這就是地球上黃金的來源。

事實上,地球上的黃金並不少,儲量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那為什麼我們無法開採呢?這還要從早期地球黃金的來歷說起,科學家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曾經經歷過一場巨大的黃金流星雨,大約是在42到44億年間,一些含量黃金的隕石不斷撞擊地球,時間長達兩年億左右,總的黃金量能為地球表面鋪上4米厚。

那麼這些黃金後來哪去了呢?由於當時的地球形成沒多久,還處於熔融狀態,而黃金由於是重金屬,在地球熔岩中不斷下沉,大部隊都沉積到地核中,有一部分下沉到地幔中,而最後能夠停留在地殼中的黃金只有到處地球黃金總量的1%,只有這1%才是人類能夠開採的。

看來,地球黃金的儲量不僅不少,而是非常多,只不過它們深埋於地球內部深處,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還無法鑽探到如此深。科學家也曾經做過幾次鑽洞實驗,比如著名的科拉超深鑽深,花了20年時間也不過才鑽了12000多米,連地球的硌表皮還沒有鑽透。

地球內部隨著深處的增加,溫度也是越來越高,又有岩漿等液體物體,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5000攝氏度以上,我們現在的鑽頭材料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高溫,因此想要開採地球深處的資源,現在還做不到。

不過,人類科技在不斷進步,材料自然也在不斷升級,未來必然會有越來載強的耐高溫材料出現,那個時候會鑽得越來越深,深入到地核處也是有可能的,地球內部40多億年前沉積得海量黃金也有被開採出來的一天,只不過那時候黃金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值錢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天天見 的精彩文章:

人類被困在一個死循環中,科學家稱想要走出去,就要打破宇宙規則
人類距離宇宙的頂級文明還有多遠?我們最終能夠發展到何種程度

TAG:快樂天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