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彌勒造像的精神內涵

彌勒造像的精神內涵

「在這個美好又遺憾的世界裡,你我皆是自遠方而來的獨行者,不斷行走,不顧一切,哭著,笑著,留戀人間,只為不虛此行。」

——《自在獨行》

彌勒佛(即彌勒菩薩),意譯為慈氏,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作為倦勤禪雕的重要題材之一,彌勒佛造像不僅能給人帶來美學上的奇妙體驗,更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給人以更多的啟示。

彌勒造像的精神內涵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慈悲

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據彌勒菩薩故事中所載,彌勒轉世的布袋和尚常背一個大布袋到處化緣,經常遭人戲弄,但他絲毫不生氣,常將自己化緣所得的東西分發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窮人,幫助他們擺脫現世生活的困境,他還經常在兜率內院為弟子說法,度化眾生。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悲憫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歡樂。這就是彌勒菩薩慈悲心的顯現。

彌勒造像的精神內涵

二、忍辱

縱觀佛教的歷史,從諸佛菩薩到歷代祖師大德,無一不是從忍辱中磨練出來的。

作為菩薩中忍辱的代表,彌勒菩薩的忍辱更有其典型意義。彌勒偈語中說:「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學會忍辱,不僅能夠提升人的人格修養,而且還會有助於道業成就。

彌勒造像的精神內涵

三、寬容

我們常用「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來形容彌勒佛寬容大度。寬容別人並不是表明自己的無能與軟弱,而是表示一個人高尚的慈悲仁愛之心和大無畏精神。當你做出謙讓之舉時,往往會使對方受到感化,從而也學會對人寬容。這是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

彌勒造像的精神內涵

四、樂觀

布袋和尚作為一位出家人,四海為家,無產無資,只有一隻化緣用的布袋隨身攜帶。一個人活在世上,只要清心寡欲,就能知足常樂,瀟洒自在。反之,如果一味追求慾望,就會追求越多,失望越多,永遠處於煩惱之中。只要心態樂觀,你即使過得並不富有,也不乏生活的樂趣。

彌勒造像的精神內涵

彌勒菩薩作為諸佛菩薩的形象代表,他的形象不只是讓我們能夠對其產生恭敬之心,重要的是,他還象徵著慈悲、忍辱、寬容和樂觀的深刻涵義。從彌勒菩薩的法相中,我們不僅能夠得到彌勒象徵意義的啟迪,而且還能夠培養自己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的品格,從而成為一個品格高尚,受人歡迎的人。

文中作品及圖片,均為倦勤軒原創禪雕作品&拍攝供圖。

文字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權益影響,請及時告知酌改,感謝!


堅持品質 價值收藏

信仰手工 倦勤禪雕

+

什麼樣的作品能取悅你

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用你的品味

定義你自己

+

匠人精神 手工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倦勤軒禪意雕刻 的精彩文章:

明鏡止水 皓月禪心
淺談藝術品的價格影響因素

TAG:倦勤軒禪意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