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被現代世界玷污的黑海

被現代世界玷污的黑海

撰文/羅傑·克勞利

翻譯/陸大鵬

黑海是地球上最怪異的水域之一。它長1200公里,最大深度2200米,通過狹窄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與更遠方的地中海連通。歐洲的好幾條大河注入黑海。多瑙河從2800公里之外的德國起源,最後途經一個龐大而蘆葦叢生的河口三角洲流入黑海。另外四條大河從烏克蘭和俄國而來,注入黑海。歐洲的300條河,相當於歐洲總水量的三分之一,將其沉澱物送到黑海的深淵。

黑海這個名字恰如其分。它的不可預測和風險浪急可謂聞名遐邇,它也神秘莫測,陰森可怖。它的結構獨一無二。黑海的海水分成兩層,上層是來自河流的淡水,維持著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一千年前,多瑙河河口巨型鱘魚的魚子醬和黑海北岸種植的小麥是君士坦丁堡貧民的食物。每年魚群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洄遊是一種不尋常的自然現象。

從空中俯瞰,克里米亞半島就在黑海北岸的中央

黑海的海豚

在海面以下200米的區域,就迥然不同了。這裡是從地中海流入的鹽度更高的海水,這裡的海水底層沒有光亮也沒有氧氣。寸草不生,一片死寂。

歷史上黑海一直是貿易和交換的中心。它是歐洲與中亞之間的門戶之一。希臘人、羅馬人、十字軍、威尼斯商人、奧斯曼人和其他很多人在這裡從事商貿和交流。古希臘人在黑海之濱建立了許多定居點,其遺迹保存至今。黑海是絲綢之路多條路線的最西端,思想、技術和商品通過黑海傳播。

在漫長時期里,運動主要是單向的,從更富饒的東方流向較貧窮的西方。和所有的全球化力量一樣,這種流動的影響也是有利有弊。火藥、絲綢生產技術和14世紀對歐洲造成毀滅性打擊的黑死病都是通過黑海的船隻來到西方的。從亞洲腹地猛衝出來的很多游牧民族,如保加爾人、匈人、蒙古人,都曾經過黑海海岸。來自君士坦丁堡的傳教士乘船渡過黑海,去洗禮俄國人,讓他們皈依基督教。早期歐洲旅行者從黑海出發,帶回東方的故事。馬可·波羅的叔伯是商人,在克里米亞半島擁有房產,並從那裡出發去中國。

與此同時,黑海也是激烈競爭與戰爭的競技場。它周圍棲息著許多不同民族、文化與語言。今天,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國和喬治亞都與黑海毗鄰,遙望它難以捉摸的驚濤駭浪。為了爭奪黑海不知爆發過多少戰爭,它也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競爭的場所。

奧斯曼帝國從拜占庭希臘人手中奪取黑海。俄國和土耳其為爭奪黑海打過多次戰爭。對俄國來說,黑海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是通往地中海的「溫水」水道,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俄國人於18世紀控制了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半島。此地溫暖的南方氣候讓克里米亞成為俄國人避開北方苦寒的度假勝地。沙皇在這裡營造宮殿。在蘇聯時代,受寵的工人得到的獎勵是在黑海海灘度假。一直到二戰,大國之間在黑海進行了不計其數的較量。二戰期間,德國人用火車把潛艇運到羅馬尼亞海岸,然後從那裡攻擊俄國人在黑海上的航運。戰後,克里米亞半島成為俄國黑海艦隊的母港和關鍵的海軍基地。

權力鬥爭仍在繼續。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半島歸屬烏克蘭,這對俄國來說是沉重的損失。2014年,在俄國與烏克蘭的動蕩期間,俄國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近期有新聞說,俄國人打算建造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跨過海峽將半島與俄國領土連成一片。

俄國與克里米亞半島的新聯結:歐洲最長的大橋

在過去一些年裡,我幸運地多次乘船在這片怪異而充滿異國情調的海域旅行,並體驗它的反覆無常和特別豐富的歷史:猛烈的風暴和靜謐的日出;駛入多瑙河的龐大沼澤三角洲,海豚在船周圍蹦躂;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山坡上矗立著拜占庭時代的修道院;蘇聯在冷戰時期建造的陰森森的地下潛艇隧道;公元前的希臘殖民地的遺迹;金色穹頂熠熠生輝的俄國東正教教堂;19世紀60年代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英國與土耳其聯手對抗俄國的古戰場。對旅行者來說,黑海周邊妙趣橫生。

多瑙河河口

土耳其黑海沿岸山上已經廢棄的拜占庭時代蘇美拉(Sumela)修道院

雅爾塔的俄國東正教教堂

冷戰時代的基礎設施:克里米亞半島的俄國潛艇隧道

古希臘的貿易殖民地克森尼索(Chersonissos)

但在豐富多彩的歷史的背後,過去兩個世紀里黑海發生了生態崩潰的悲劇。黑海的上層海水得到歐洲許多河流的沉澱物和氧氣,因此富含營養,能夠在近海淺灘維持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但如今這種狀態難以為繼。工農業造成的污染、化肥與化工材料的排放、運載貨物的大量船隻的廢料排放、過度捕撈和破壞性的捕魚手法:這都嚴重損傷了黑海。多瑙河三角洲的鱘魚幾乎絕跡。鯷魚也在銷聲匿跡。

因為地區政治的緣故,沿海各國很難就如何保護上層海水達成共識。烏克蘭與俄國爭奪克里米亞半島的衝突讓國際合作無法開展。與此同時,土耳其漁民被指控利用該國與俄國的政治矛盾和國際合作的瓦解來過度捕撈,超過了他們享有的捕撈配額,並且擴大使用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的海底拖網捕魚技術。黑海處於危險中,它漫長而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遭到現代世界的玷污。

人為破壞的噩耗持續傳來,本周終於從黑海地區聽到一點好消息,與黑海漆黑、神秘而完全沒有生命的底層有關。那裡沒有光和氧氣,也就沒有細菌,所以落入海底的有機物不會腐爛。因此,史上曾毀於風暴或海難的每一艘木製船隻很可能都完好無損地停在海底。除了二戰末期在土耳其沿海鑿沉的德國潛艇之外,還有數千年來的失事船隻安安靜靜地躺在黑暗的深淵。黑海保存著獨一無二的航海史寶庫

在過去三年里,黑海航海考古計劃(一隊保加利亞和英國考古學家)操作水下機器人掃描了深2公里的黑海海底。他們發現了67艘沉船殘骸,從古羅馬商船到17世紀的一支哥薩克艦隊(可能毀於驟然颳起的風暴)都有。最重大的發現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完整沉船:一艘希臘商船,側身躺在海底,保存完好,槳座清晰可見。這簡直是時間膠囊,能幫助我們瞥一瞥業已消逝的過去。機器人帶回了一小片木料樣本,檢測顯示它有2400年歷史。這種船隻設計很罕見,此前我們只有從古希臘陶器上看過。

水下2000米:未受時間摧殘的古希臘商船

古希臘陶器上的此種船隻

此次發現能夠告訴我們很多關於這片大海及其航運歷史的信息,尤其是關於貿易。在戰爭大潮之下,黑海一直是貿易交換之海。沉船會在那裡長眠,不必擔心潛水者的打擾。

show

版權聲明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日本統治世界的幻夢,是自大還是自卑?
作為台灣美食的牛肉麵是怎麼來的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