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律思神父論著譯文目錄
原標題:司律思神父論著譯文目錄
司律思神父論著譯文目錄
特木勒張軍編譯整理
司律思神父(Henry Serruys,1911-1983)是聖母聖心會(C.I.C.M)眾多傑出的學者型傳教士之一,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蒙古史專家之一。他長期致力於明代蒙古史、明蒙關係史和近代蒙古史研究,極為勤奮且著述宏富,在這些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成為迄今為止西文著述的明代蒙古史研究的最重量級的學者。他的大部分論文發表在《華裔學志》和《美國東方學會雜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和《中亞雜誌》等期刊,也有少量散見於其他西文期刊。為慶祝他65歲壽辰,《華裔學志》在1977年發表了他的論著目錄 《迄至1977年的司律思論著目錄》(A List of Publications of Henry Serruys up to 1977)。從1977年到1983年司律思神父去世的幾年中,他仍有多篇論文發表。1983年司律思神父在美國北維州阿靈頓仙逝,法國的歐法蘭(Fran?oise Aubin)教授和司律思神父之弟司禮義(Paul L-M. Serruys)教授在《華裔學志》發表長篇紀念文章《懷念聖母聖心會的漢學家、蒙古學家,學者司律思神父》,在文章的末尾,她將《華裔學志》1977年的目錄未及收錄的和他在1977年以後發表的文章目錄全部輯錄出來,與1977年的目錄恰好構成一篇比較完整的論著目錄。1986年歐法蘭教授主持的期刊《蒙古與西伯利亞研究》第16輯刊發了多篇司律思神父的遺稿,這一輯幾乎成為司律思神父的論文集。直到1990年,司禮義神父代其兄整理遺稿,在《華裔學志》又發表了一篇文章。實際上司律思神父確有論文選集在它身後問世,這就是歐法蘭教授編輯的《蒙古人與明代中國:禮俗與歷史》,1987年在倫敦出版,該書收錄了他的8篇論文。
2004-2005年,筆者作為客旅閣研究員(Kluge Fellow)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做客座研究,當時有幸訪問了司律思神父的故居,位於波托馬克河對岸的北維州阿靈頓的宣教之林(Missionhurst)。筆者得知,1983年司神父去世以後,他的所有手稿、信件和已經出版的論著等遺物都被運回比利時,收藏於南懷仁研究中心的圖書館。[1]該中心也為他的未刊和已刊論著和書信等編製了一份目錄。2010年杭州師範大學南鴻雁教授訪問魯汶大學,複製並帶回這份目錄。
我們注意到,在1960年以後的半個世紀中,司律思神父的多篇論文和至少一部著作已被譯為漢文,相繼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發表或出版。本目錄綜合《華裔學志》所刊1977年的目錄、歐法蘭和司禮義教授編製的目錄和南懷仁研究中心的目錄為基礎,翻譯全文,並在相關條目之下,列入歐法蘭所編論文集,並儘可能全面列入所知的已經出版或發表的漢譯文或漢譯本的信息。這對於蒙古史學界全面了解更多司律思神父的研究成果一定是有裨益的。由於很多西文期刊不能寓目查核,苦於為見聞所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方家指正。
縮略語表:
AOH=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匈牙利科學院東方學報》
BSOAS=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siatic Studies,《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
CAJ= Central Asiatic Journal,《中亞雜誌》
CMR=The Canada-Mongolia Review《加拿大蒙古評論》
EM= Etudes mongoles《蒙古研究》
HJAS=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哈佛亞洲學志》
JAS=Journal of Asian History,《亞洲歷史雜誌》
JAOS=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tudies,《美國東方學會雜誌》
JTS=Journal of Turkish Studies《突厥學志》
MCB= M』e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 《漢學與佛學叢刊》
MS=Monumenta Serica, 《華裔學志》
MSB=The Mongolia Society Bullentin,《蒙古學學會會刊》
MSt=Mongolian Studies, 《蒙古學》
NZM=Neue Zeitschrift für Missionswissenschaft《新傳教士研究雜誌》
OE =Oriens Extremus,《遠東研究》
UAJ= Ural-Altaische Jahrbücher 《烏拉爾阿爾泰學年鑒》
ZAS= Zentralasiatische Studien,《中亞研究》
1945
「Pei-lou fong-sou. Les coutumes des esclaves septentrionaux de Siao Ta-heng,」, MS10:117-208.
《<北虜風俗>譯序與注釋》,載於《華裔學志》第10輯,米濟生同名漢譯文載於《蒙古史研究參考資料》新編第16、17輯(內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室編,1981年);收錄在歐法蘭編《蒙古人與明代中國:風俗與歷史》(Fran?oise Aubin ed., The Mongols and Ming China: Customs and History, London : Variorum Reprint, 1987.以下簡稱《蒙古人與明代中國》)。
1954
「The Dates of the Mongolian Documents in the Hua-i i-yü,」 HJAS 17:419-427.
《<華夷譯語>幾份蒙古文文獻的產生年代》,載於《哈佛亞洲學志》第17輯,第419-427頁。
1955
Sino-Jür?ed Relations during the Yung-lo Period (1403-1424). Gottinger Asiatische Forschungen,Bd,4.wiesbaden.
《永樂時期明朝與女真的關係》,載於《哥廷根亞洲研究》第四輯;金寶麗同名漢譯文載於達力扎布主編《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3輯,第366-373頁。
1956
「Notes on a Few Mongolian Rulers of 15th Century,」 JAOS 76:82-90.
《十五世紀的幾個蒙古統治者》,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76輯,第82-90頁。
「The Location of T』a-t』a,『Plain of the Tower』,」HJAS 19:52-66.
《塔灘之地小考》,載於《哈佛亞洲學志》第19輯,第52-66頁。按,《華裔學志》1977年目錄原文拼寫有誤,原文為「The Location of T』a-t』an」。
1957
「Remains of Mongol Customs during the Early Ming,」MS 16:137-190.
《明初蒙古習俗的遺存》,載於《華裔學志》第16輯,第137-190頁;方達漢譯文《明朝初年在中國的蒙古風俗殘餘》載於《蒙古史研究參考資料》第22輯(內蒙古大學歷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編印,1965年);朱麗文漢譯文《明初蒙古習俗的遺存》載於《食貨月刊》(台北)第5卷第4期(1975);英文原文收錄於《蒙古人與明代中國》。
1958
Genealogical Tables of the Descendants of Dayan-qan.「Central Asiatic Studies」vol.3,『S-Gravenhage: Mouton, 1959.
《達延汗後裔世系表箋證》,載於《中亞研究》叢書第三種(荷蘭海牙)。余大鈞同名漢譯文,見內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室編《蒙古史研究參考資料》新編第16、17輯,呼和浩特,1981年。
「Some Types of Names Adopted by the Mongols during the Yüan and the Early Ming Periods,」 MS 17:353-360.
《元代和明初的幾類蒙古人名》,載於《華裔學志》第17輯,第353-360頁;唐莉同名漢譯文載於達力扎布主編《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四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
「Notes on a Chinese Inion of 1606 in a Lamaist Temple in Mai-ta-chao, suiyuan,」 JAOS 78:101-113.
《綏遠美岱召1606年漢文碑刻札記》,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78輯,第101-113頁。
「A Note on Arrows and Oaths among the Mongols,」 JAOS 78: 279-294.
《蒙古人的箭和盟誓》,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78輯,第279-294頁;收錄於《蒙古人與明代中國》,
1959
Review: N. P. Shastina, Russko-Mongol "skie posol "skie otnoieniya xvii veka, (Russo-Mongol diplomatic relations during the 17th century) , MS 18: 501-504.
《評N.P.沙斯季娜<17世紀俄蒙通史關係>》,載於《華裔學志》第18輯,第501-504頁。
The Mongols in China during the Hung-wu Period, 1368-1398. MCB, vol.11. Brussels.
《洪武時期明朝境內的蒙古人》,載於《漢學與佛學叢刊》第11種(布魯塞爾)王苗苗漢譯其中第二章,載於達力扎布主編《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三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年。王倩倩譯其中第三章,載於達力扎布主編《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五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
「Chinese in southern Mongolia during the sixteenth Century,」 MS 18:1-95.
《十六世紀漠南蒙古的漢人》,載於《華裔學志》第18輯,第1-95頁.
「Were the Ming against the Mongols』 settling in North China?」OE 6:131-159.
《明朝反對蒙古人在華北定居嗎?》,載於《遠東學報》第六期,131-159頁。
「A Mongol Settlement in North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CAJ 4:237-278.
《十六世紀末華北地區的一個蒙古人群體》,載於《中亞雜誌》第四輯,第237-278頁。
Review: R. J. Miller, Monasteries and Culture Change in Inner Mongolia,Wiesbaden, 1959, in JAOS 79: 303-306.
《評R.J. 米勒<內蒙古的寺院和文化的變遷>》,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79輯第期,第303-306頁。
Review: B.Rintchen,Les Matériaux pour I』Etude du Chamanisme Mongol,I: Sources littéraires,Wiesbaden 1959, JAOS 79: 550-555.
《評B.仁欽<蒙古薩滿教研究(一)文獻研究>》,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79輯第4期(1959),第550-555頁。
Review: Filologiya i istoriya Mongol』skikh narodob: Pamyati Akademika Borisa Yakovlevica Vladimirtsova, MS 18: 504-507.
《評<蒙古族的語文學與歷史:符拉基米爾佐夫院士紀念文集>》,載於《華裔學志》第18輯,第504-507頁。
1960
「Ta-tu,Tai-tu,Dayidu,」 Chinese Culture 2,4:73-96.
《大都》,載於《中國文化》第二輯第4期,第73-79頁。
「Four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Sino-Mongol Peace of 1570-1571,」MS 19:1-66.
《有關1570-1571年明蒙和議的四份文獻》,載於《華裔學志》第19輯,第1-66頁。
1961
「The Mongols of Kansu during the Ming,」 MCB,vol.10.(1955)(published in 1961):215-346.
《明代甘肅的蒙古人》,載於《漢學與佛學叢刊》第10冊(1955)(1961年出版),第215-346頁。
「Mongols Ennobled during the Early Ming ,」HJAS 22(1959)(published in 1961):209-260
《明初封爵的蒙古人》,載於《哈佛亞洲學志》第22輯(1959)(1961年出版)第209-260頁。方達同名漢譯文載於內蒙古大學歷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編《蒙古史研究參考資料》第10輯,呼和浩特,1964年。
「Foreigners in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during the 15th Century,」 OE 8:59-83.
《十五世紀明朝錦衣衛中的達官》,載於《遠東學報》第八輯,第59-83頁;歐法蘭編《蒙古人與明代中國》收錄。
1962
「Three Mongol Documents from 1635 in the Russian Archives,」 CAJ 7:1-41.
《俄羅斯檔案中三篇1635年的蒙古文書》,載於《中亞雜誌》第七輯,第1-41頁。
「Mongol Altan:『Gold』=『Imperial』,」MS 21:357-378.
《蒙古語「黃金」與「皇家」》,載於《華裔學志》第21輯,第357-378頁。
Review: Herbert F. Schurmann, The Mongols of Afghanistan, MS 21: 432-435.
《評H.F.舒爾曼<阿富汗的蒙古人>》,載於《華裔學志》第21輯,第432-435頁。
1963
「Early Mongols and the Catholic Church,」NZM 19:161-169.
《早期蒙古人與天主教會》,載於《新傳教士研究雜誌》第19輯,第161-169頁。
「Early Lamaism in Mongolia,」OE 10:181-216.
《早期的蒙古喇嘛教》,載於《遠東學報》第10輯,第181-216頁。
「A Note on the『wild Mekrid』,」MS 22:434-445.
《野乜克力史札記》,載於《華裔學志》第22輯,第434-445頁。
1965
Review: Istoriya D?ungarskoko Xanstva (History of the D?ungar Empire) by I. Y. Zlatkin, JAOS 85,2:224-227.
《評I.Y.茲拉特金<準噶爾汗國史>》,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85輯第2期,第224-227頁。按,《華裔學志》1977年目錄原文遺漏此條。
Review: Kuo-yi Pao, Studies on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MS 24: 477-480.
《評鮑國義<元朝秘史研究>》,載於《華裔學志》第24輯,第477-480頁。
Walther Heissig, Die Familien- und Kirchengeschichtsschreibung der Mongolen, Teil II, 1: Vier Chroniken des 19. Jahrhunderts in Facsimilia mit einer Einleitung und Namenregister, MS 24: 480-482.
《評W.海西希<蒙古家庭和寺廟歷史編纂學>第二輯:19世紀編年史的影印本以及緒論和人名索引》,載於《華裔學志》第24輯,第480-482頁。
1966
「Mongol Tribute Missions of the Ming Period,」CAJ 11:1-83.
《明代蒙古朝貢使團》,載於《中亞雜誌》第11輯,趙鑫華同名漢譯文載於達力扎布主編《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三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年。
Review: Magadbuerin Haltod, Mongolische Ortsnamen aus mongolischen Manuskript-Karten,Wiesbaden 1966, MS 25: 454-460.
《評M.哈爾托德<一份手繪地圖上的蒙古地名>》,載於《華裔學志》第25輯(1966),第454-460頁。
1967
Sino-Mongol Relations during the Ming II, The Tribute system and Diplomatic Missions (1400-1600). MCB, vol.14.
《明蒙關係史(二),朝貢制度與外交使團(1400-1600)》,載於《漢學與佛學叢刊》第14輯。
「Additional Note on the Origin of Lamaism in Mongolia,」OE 13(1966)(published in 1967):165-173.
《蒙古喇嘛教起源考補》,載於《遠東學報》第13輯(1966)(1967年出版),第165-173頁。
1968
「Landgrants to the Mongols in China :1400-1460,」MS 25(1966)(published in 1968):394-405.
《1400-1460年明朝政府給予蒙古人的封地》,載於《華裔學志》第25輯(1968年出版),第394-405頁。瞿大風漢譯文《明朝政府給予蒙古人的封地》,載於《蒙古學情報與資料》,1990年第3期第13-17頁。歐法蘭編《蒙古人與明代中國》收錄。
Review: S. Nattsagdorji,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to Mongolia, The Mongolia Society Bulletin VII1(1968),pp.1-12,in MSB VII(1968),pp.62-65.
《評S.那楚克道爾吉<佛教之傳入蒙古>》,載於《蒙古學學會學刊》第7輯(1968),第62-65頁。
1969
「Two Loan-words in Fifteenth Century Chinese,」MS 26 (1967)(published in 1969):89-96.
《十五世紀漢語中的兩個借詞》,載於《華裔學志》第26輯(1967)(1969年出版),第89-96頁。
「Remark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Lamaism into Mongolia,」MSB 7(1968)(published in 1969):62-65.
《關於喇嘛教傳入蒙古的註記》,載於《蒙古學學會學刊》第7輯(1968)(1969年出版),第62-65頁。
「Ho-po,ho-pao『pouch』=Turkic qap,xap,」OE 15(1968)(published in 1969):135-148.
《荷包(煙袋)和突厥語qap,xap》載於《遠東學報》第15輯(1968 )(1969年出版),第135-148頁。
1970
「The Mongols in China:1400-1450,」MS 27(1968)(published in 1970):233-350.
《十五世紀前半期明朝境內的蒙古人》,載於《華裔學志》第27輯(1968)(1970年出版),第233-350頁。歐法蘭編《蒙古人與明代中國》收錄。
「Uighur ?ig?i-Mongol ?ig?in,」MS 27:381-384.
《畏兀兒語?ig?i與蒙古語?ig?in》,載於《華裔學志》第27輯,第381-384頁。
「A Mongol Prayer to the Spirit of ?inggis-qan』s Flag,」MSt, Budapest 1970:527-535.
《一份關於成吉思汗纛旗的禱文》,載於1970年的《蒙古學》(布達佩斯),527-535頁。
「A Field Trip to Ordos: The Cult of Chinggis-qan,the Darqad,and related subjects: a Newspaper Report from 1936,」MSB 9,1:39-54.
《鄂爾多斯行紀:成吉思汗陵、達爾扈特及相關問題——1936年的一則新聞報道》,載於《蒙古學學會會刊》第9輯,第1版,第39-54頁。按,這是連載於《綏遠社會日報》1936年4-5月的遊記,司律思神父英譯以後在《蒙古學學會會刊》發表。
「Offering of the Fox, A Shamanist Text from Ordos,」ZAS 4:311-325.
《狐狸祭,來自鄂爾多斯的一份薩滿教文本》,載於《中亞研究》第四輯,311-325頁。
1971
「A Mongol Lamaist Prayer: ündüsün bsang 』Incense Offering of Origin』,」MS 28(1969)(Published in 1971):321-418.
《蒙古文佛經<密宗本續論>》,載於《華裔學志》第28輯(1969年,實際出版於1971年),第321-418頁。
「A Note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MS 28:442-461.
《中國北部邊疆研究札記》,載於《華裔學志》第28輯,第442-461頁。
「Yellow Hairs and Red Hats in Mongolia,」CAJ 15(1971-72):131-155.
《蒙古的「黃毛」與「紅帽」》,載於《中亞雜誌》第15輯(1971-72);薄音湖同名漢譯文載於《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6年第1期,第8頁。
「An Episode on the Sino-Mongolian Border,」MSB,10,1:87-93.
《漢蒙邊界的一個片段》,載於《蒙古學學會學刊》第10輯,第1版,第87-93頁。
「A Receipt from Outer Mongolia from 1907,」AOH 24(1971)(published in 1972):331-335.
《1907年外蒙古的一份收據》,載於《匈牙利科學院東方學報》第24期(1971 )(1972年出版),第331-335頁。
「In Memoriam Fr. Anthony Mostaert(August 10, 1881 - June 2, 1971) ,」 MSB 10:2-3.
《紀念田清波神父》,載於《蒙古學學會會刊》第10輯,第2-3頁。
「Siülengge ~?ülengge,」JAOS 92:92-95.
《收令哥考》,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92輯,第92-95頁。
「Two Mongol Letters,」ZAS 5(1971)(published in 1972):95-104.
《兩封蒙古文書信》,載於《中亞研究》第5輯(1971)(1972年出版),第95-104頁。
「Two Didactic Poems from Ordos,」ZAS 6:425-483.
《兩首鄂爾多斯的說教詩》,載於《中亞研究》第6輯,第425-483頁。
「The Mongol word pair Qarayiqu-Barayiqu」, CAJ 16:119-124.
《關於蒙古語複合詞「Qarayiqu-Barayiqu」》,載於《中亞雜誌》第16輯,第119-124頁。按,「Qarayiqu-Barayiqu」意謂「罰沒牲畜」。
1972
「A Manu Version of the Legend of the Mongol Ancestry of the Yung-lo Emperor,」The Mongolia Society Occasional Papers,Analecta Mongolica 1972:19-61
《關於永樂皇帝生母傳說的一份手稿》,載於《美國蒙古學學會不定期論文集》,1972年,第19-61頁。
「Oaths in the Qalqa Jirüm,」OE 19:131-141.
《<喀爾喀三部大律>中的盟誓》,載於《遠東學報》第19輯,第131-141頁。牛小燕譯《喀爾喀法規中的誓約》,載於《衛拉特研究》,2005年第4期。歐法蘭編《蒙古人與明代中國》收錄。
Reviews:John G. Hangin, A Concise English-Mongolian Dictionary. in Slavic Review 31:3(september):741-742.
《評J.H.貢布扎布的<簡明英蒙字典>》,載於《斯拉夫評論》第31輯第3期,第741-742頁。
E.Haenich:Zum Untergang zweier Reiche: Berichte von Augenzeugen aus den Jahren 1232-33 und 1368-70. JAOS 92:555-556.
《評E.海尼士〈兩個王朝的滅亡:1232-33年間和1368-70年間目擊者的報告〉》,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92卷第4號,第555-556頁。
「New items from Inner Mongolia in the Sui-yüan she-hui jih-pao (April-May 1936),」 MSB 10/2: 52-63.
《內蒙古<綏遠社會日報>1936年4-5月刊登的幾則報道》,載於《蒙古學學會會刊》第10輯第2期,第53-63頁。
1973
Reviews: G. Kara: Chants d』un barde mongol. MS 29(1970-71)(published in 1973)MS 29:784-798
《評G.卡拉〈蒙古游吟詩唱〉》,載於《華裔學志》第29輯(1970-1971),第784-798頁。
W. Heissig ,ed.:Mongoleireise zur spaeten Goethezeit. Berichte und Bilder des J.Rehmann und A.Theselff von der russischen Gesandschafts-reise 1805-06, JAOS 93:648-649.
《評W.海西希〈歌德後期的蒙古之旅:1805-06年俄國使團之J.里曼和A.特思列夫的報告和圖片〉》,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93期第4號,第648-649頁。
1974
Kumiss Ceremonies and Horse Races, Three Mongolian Texts. Asiatische Forschungen, Bd.37,Wiesbaden.
《酸馬奶盛會和賽馬:三個蒙古文文本》,載於《亞洲研究叢書》第37種(威斯巴登)。
「Four Manuals for Marriage Ceremonies among the Mongols ,」part 1,ZAS 8:247-331.
《四份蒙古婚禮的禮儀書(一)》,載於《中亞研究》第8輯,第247-331頁。
「A Mongol Horoscope of the Year 1914,」CAJ 18:175-179.
《1914年的蒙古星象》,載於《中亞雜誌》第18輯,第175-179頁。
「A Socio-Political Document from Ordos: The Dürim of Otoγ from 1923」MS 30 (1972-73)(published in 1974):526-621.
《鄂爾多斯一份有關社會政治的文獻:1923年鄂托克旗的規章》,載於《華裔學志》第30輯(1972-73年)(1974年出版),第526-621頁。
「The Mongol Term ?ig?in/?ig?in,」MS 30:622-631
《蒙古語辭彙?ig?in和?ig?in》,載於《華裔學志》第30輯,第622-631頁。
Reviews: W.Heissig: Geschichte der Mongolischen Literatur. MS 30:656-669
《評W.海西希的<蒙古文學史>》,載於《華裔學志》第30輯,第656-669頁。
Review: John Gombojab Hangin:Koke Sudur(The Blue Chronicle):A Study of the first Mongolian Historical Novel by Injannasi. MS 30:669-672
《評J. H.貢布扎布<青史演義,尹湛納希所著首部蒙古歷史小說研究>》,載於《華裔學志》第30輯,第669-672頁。
1975
「Mongol『Qoriγ』:Reservation,」MSt 1974(published in 1975):76-91.
《蒙古語Qoriγ:大禁地》,載於1974年《蒙古學》(1975年出版),第76-91頁。
「Two Mongolian Documents,」 HJAS 34(1974)(published in 1975):187-191.
《兩篇蒙古文書》,載於《哈佛亞洲學志》第34輯(1974)(1975年出版),第187-191頁。
「Hsiao-ssu :seüse: a Chinese loan word in Mongol,」AOH. 28(1974)(published in 1975):319-325.
《小廝seüse,蒙古語中的一個漢語借詞》,載於《匈牙利科學院東方學報》第28輯(1974)(1975年出版),第319-325頁。
「Four Manuals for Marriage Ceremonies among the Mongols,」 part 2 ,ZAS 9:275-360.
《四份蒙古婚禮的禮儀書(二)》,載於《中亞研究》第9輯,第275-360頁。
「A Catalogue of Mongol Manus from Ordos,」JAOS 95:191-208.
《鄂爾多斯蒙古文抄本目錄》,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95輯,第191-208頁。雲慧群漢譯文《田清波從鄂爾多斯獲得的蒙文抄本目錄》,載於《蒙古學信息》1988年第1期。
「Sino-Mongol Trade during the Ming」, JAS 9 ,1:34-56
《明代的漢蒙貿易》,載於《亞洲歷史學報》第9輯第1期,第34-56頁。達力扎布同名漢譯文載於《明代的漢蒙貿易》,載於《蒙古學信息》1994年第1期。
「Two Remarkable Women in Mongolia: The Third Lady Erketü Qatun and Dayicing-Beyiji,」 Asia Major 19,2:191-245.
《兩個傑出的蒙古女人三娘子和大成妣吉》,載於《大亞洲》第19輯第2期,第191-245頁;收錄於《蒙古人與明代中國》。
「A Document from 1904 dismissing an Ordos Prince from Office,」 CAJ 19:206-219.
《關於1904年某鄂爾多斯王公被驅逐出王府的一份檔案》,載於《中亞雜誌》第19輯,第206-219頁。
「The Seven Jewels in Mongol Literature,」 MSt 1975:133-140.
《蒙古文學的七顆明珠》,載於1975年《蒙古學》,第133-140頁。
1976
Sino-Mongol Relations during the Ming Ⅲ,Trade Relations: The Horse Fairs(1400-1600).MCB,vol.17.
《明蒙關係史(三):馬市貿易(1400-1600)》,載於《漢學與佛學叢刊》第17輯。王苗苗漢譯本《貿易關係:馬市,1400-1600》,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
「Jünggen, a Title of Mongol Princesses,」 UAJ 47(1975)(published in 1976):177-185.
《蒙古皇后之號Jünggen》,載於《烏拉爾-阿爾泰學年鑒》第47輯(1975),第177-185頁。薄音湖漢譯文《鍾根——蒙古王妃的一種稱號》,載於《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5年第3、4期合刊,第20-24頁。
「Andrew Li, Chinese priest, 1692(1693?)-1774,」part1, NZM 32:39-55.
《中國神父李安德》(一),載於《新傳教士研究雜誌》第32輯,第39-55頁。
「Andrew Li, Chinese priest, 1692(1693?)-1774,」part2, NZM 32:130-144.
《中國神父李安德》(二),載於《新傳教士研究雜誌》第32輯,第130-144頁。
「Question of Thievery,」 ZAS 10: 287-309.
《偷盜問題》,載於《中亞研究》第10輯,第287-309頁。
「Alta-qaγan」, 「Mar-Korgis」, 「Qutuγtai」, Carrington Goodrich & Chaoying Fang eds.,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pp.6-9, 1054-1056, 1128-1131.
詞條《俺答汗》、《馬可古兒吉思》、《切盡黃台吉》,載於富路德、房兆盈主編《明代名人傳》第6-9、1054-1056、1128-1131頁,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76年。
「A Collective Letter of Protest by the Mongol Princes of Ordos,1920,」 OE XXIII 2(1976),pp.213-224.
《1920年鄂爾多斯蒙古王公的集體抗議書》,載於《遠東學報》第23輯第2期(1976),第213-224頁。
「Jinong:Chün-wang or Ch』in-Wang?」AOH XXX2(1976),pp.199-208.
《濟農:郡王還是親王?》,載於《匈牙利科學院遠東學報》30輯第2期(1976),第199-208頁。
「A Quarrel among Noble Families of Uusin Banner,Ordos, 」 CAJ 20,2: 297-309.
《鄂爾多斯烏審旗王公家族間的一場爭議》,載於《中亞雜誌》第20輯第2期,第297-309頁。
Review: Nikolaus Poppe, Mongolische Epen IV, MS 32: 441-442.
《評N.鮑培所著<蒙古史詩>(四)》,載於《華裔學志》第32輯,第441-442頁。
S. Rasidondug and Veronika Veit, Petitions and Grievances Submitted by the People, MS 32: 442-445.
《評S.拉西敦多克、裴慕真著<人民提交的請願書和意見書>》,載於《華裔學志》第32輯,第442-445頁。
1977
「Five Documents Regarding Salt Production in Ordos,」 BSOAS 40,2:338-353.
《關於鄂爾多斯鹽業生產的五篇文獻》,載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第40輯第2期,第338-353頁。
「A Genre of Oral Literature in Mongolia: The Addresses,」 MS 31(1974-75)(published in 1977):555-613.
《一種蒙古口頭文學形式:演講稿》,載於《華裔學志》第31輯,第555-613頁。
Reviews:Irina Sergeevna Ermacenko: Politika Man』c?urskkoi Dinastii Tsin(g) v Yu?noi i Servernoi Mongolii, MS 31(1974-75):614-616.
《評I. S.葉爾曼茜科<滿清對內外蒙古的政策>》, 載於《華裔學志》第31輯,第614-616頁。
Review: Serta Tibeto-Mongolica Festschrift für Walther Heissig zum 60. Geburtstag. MS 31:643-645.
《評<慶祝W.海西希六十壽辰藏蒙紀念文集>》,載於《華裔學志》第31期(1974-1975),第643-645頁。
「The Office of Tayisi in Mongolia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HJAS 37,2:353-380,
《十五世紀蒙古的太師官號》,載於《哈佛亞洲學志》第37輯第2期,第353-380頁。按,《哈佛亞洲學志》這一期在1977年12月才出版,《華裔學志》1977年的目錄未及收錄。
「Documents from Ordos on the "Revolutionary Circles".Part I,」 JAOS, 97,4: 482-507.
《關於鄂爾多斯獨貴龍運動的文獻(一)》,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97卷第4期,第482-507頁。按,《華裔學志》1977年的目錄未及收錄。
WALTHER HEISSIG: Mongolische Ortsnamen II. Mongolische Manuskriptkarten in Faksimilia. in MS XXXIII (1977-1978): 499-500.
《評W.海西希〈蒙古地名(第二部分):蒙古手繪地圖的影印本>〉》,載於《華裔學志》第33期(1977-1978年),第499-500頁。
「Mourning Regulations in Ordos,1909 on Border Guards in Otoγ(Ordos),」 BSOAS, 403: 580-585.
《鄂爾多斯悼念慈禧和光緒皇帝的規則,1909年鄂爾多斯鄂托克旗的邊界守衛》,載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第40輯第3期,(1977),第580-585頁。
「Mongol Texts regarding an Anti-Christian Conspiracy in 1903,」 MSt IV(1977),pp.39-55.
《關於1903年反基督教陰謀的一個蒙古文文本》,載於《蒙古學》第4輯(1977),第39-55頁。
「Problems of Land in Uusin Banner,Ordos,」 ZAS 11: 205-222.
《鄂爾多斯烏審旗的土地問題》,載於《中亞研究》第11輯(1977),第205-222頁。
「On some Titles in the Mongol Kanjur,」 MS 33: 424-430.
《蒙古文<甘珠爾>經中的一些稱謂》,載於《華裔學志》第33輯(1977-1988),第424-430頁。
「A Note on the Names of the Hoopoe in Chinese and Mongol,」 CMR, III 2(1978),pp.110-117.
《戴勝鳥的蒙、漢名稱之札記》,載於《加拿大-蒙古評論》第3輯第2期(1978),第110-117頁。
「A Letter of Protest from Ordos against the Creation of Provinces,1923,」 CAJ XXXI 3-4(1977),pp.251-258.
《一封1923年鄂爾多斯反對建省的抗議信》,載於《中亞雜誌》第31輯第3-4期(1977),第251-258頁。
1978
「Documents from Ordos on the "Revolutionary Circles".Part II」, JAOS, 98,1:1-19.
《關於鄂爾多斯獨貴龍運動的文獻(二)》,《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98卷第1期,第1-19頁。
Review: Mongolia and the Mongols. Volume II, by A. M. Pozdneyev; John R. Krueger; William H. Dougherty. JAOS 98,4:578-580.
《評1977年布魯明頓版<蒙古及蒙古人>英譯本第二卷》,《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98卷第4期,第578-580頁。
「The ?aqar Population during the Ch』ing,」 JAS, XII 1(1978),pp.58-79.
《清代察哈爾的人口》,載於《亞洲歷史學報》第12輯第1期(1978),第58-79頁。
「Franco-Sino-Mongol Missionary Safe-Conducts,」 CMR, IV1(1978),pp.16-32.
《法-漢-蒙傳教安全指南》,載於《加拿大蒙古評論》第4輯第1期(1978),第16-32頁。
「Twelve Mongol Letters from Ordos,」 ZAS XII(1978),pp.255-272.
《十二封來自鄂爾多斯的信》,載於《中亞研究》第12輯(1978),第255-272頁。
「Sirge and Tasma in the White History,」 CAJ 32,1-2:497-499.
《<白史>所記Sirge and Tasma》,載於《中亞雜誌》第32輯1-2期,第497-499頁。
Review: Koke sudur Nova ,Injannasi』s Manu of the Expanded Version of his Blue Chronicle,part I,Wiesbaden 1978,in MS 33: 497-499.
《評<尹湛納希青史演義增補版手稿>第一部分:貢布扎布撰寫導言並編製引得》載於《華裔學志》第33輯,第497-499頁。
Review: Jacques Legrand, L』administration dans la domination sino-mandchoue en Mongolie, CAJ 22,1-2: 146-151.
《評勒格朗<滿清在喀爾喀蒙古的統治>》,載於《中亞雜誌》第22輯第1-2期,第146-151頁。
1979
「More about Otoγ Salt Lakes」, BSOAS, 42,1: 61-65.
《鄂托克旗鹽湖補註》,載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第42輯第1期,第61-65頁。
「On the Road to Shang-tu, Supreme Capital,」 AOH. XXXIII 2(1979),pp.153-175.
《去往上都之路》,載於《匈牙利科學院東方學報》第33輯(1979),第153-179頁。
「A Question of Land and Landmarks between the Banners Otoγ and UuSIN(Ordos),1904-1906,」 ZAS XIII(1979),pp.215-237.
《關於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和烏審旗之間的土地和界標問題,1904-1906》,載於《中亞研究》第8輯(1979),第215-237頁。
「Ongγon-u Dabaγa and other Place Names,」 EM X(1979),pp.90-120.
《蜈蚣壩和其他幾個地名》,載於《蒙古研究》第10輯(1979),第90-120頁。
1980
「On Some 『Editorial』 Terms in the Mongol 『Gan?ur』 ,」 BSOAS, 43,3:520-531.
《關於蒙古文<甘珠爾>經的幾個編纂學術語》,載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第43卷第3期,第520-531頁。
Review: Arash Bormanshinov,Lama Arkad Chubanoc: His Predecessors and Successors.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Kalmyk Lamaist Church in the Don Cossacks Region of Russia, College Park, MD., 1980. MS XXXIV(1979-1980),pp.627-629.
《評波爾曼史諾夫<楚班諾夫喇嘛及其前世和繼承者:俄羅斯頓河哥薩克地區的卡爾梅克喇嘛廟歷史研究>》,載於《華裔學志》第34輯,第627-629頁。
「Two Complaints from Wang Banner,Ordos,regarding Banner Administration and Chinese Colonization(1905),」 MS XXXIV(1979-1980),pp.471-511.
《兩份來自鄂爾多斯郡王旗1905年有關扎薩克衙門和漢人移民的訴狀》,載於《華裔學志》第34輯,第471-511頁。
「Singing Sands and Masked Dance,」 MSt VI(1980),pp.99-108.
《鳴沙和面具舞》,載於《蒙古學》第6輯(1980),第99-108頁。
Review:Religion and Ritual in Society: Lamaist Buddhism in late 19th century Mongolia,by A.M.Pozdneyev,Bloomington1978,in JAOS C 3(1980),pp.392-394.
《評A. M. 波茲德涅耶夫著<社會中的宗教與儀式:十九世紀後期蒙古的喇嘛教>》,載於《美國東方學會雜誌》第100輯第3期(1980),第392-394頁。
「Smallpox in Mongolia during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ZAS XIV 1(1980),pp.41-63
《明清時期蒙古地區的天花》,載於《中亞研究》第14輯(1980),第41-63頁。
「Em-sai and Other loan Words in Mongol」, ZAS XIV 2(1980),pp.29-33.」
《蒙古語中的Em-sai及其他借詞》,載於《中亞研究》第14輯(1980),第29-33頁。
「Letters of Apology from a Troublesome Lama,1905,」 CAJ XXIV 1-2(1980),PP.117-128.
《一個喇嘛寫於1905年的道歉信》,載於《中亞雜誌》第24輯(1980),第117-128頁。
「Mongol Letters from Otoγ(Ordos)1920-1923 regarding a Number of Murder Cases,」Annali dell』Istiuto Orientale di Napoli XL(1980),pp.421-464.
《1920-1923年間鄂爾多斯鄂托克旗有關一系列謀殺案的信件》,《那不勒斯東方研究所年鑒》第40輯(1980)第421-464頁。
1981
「Hun-t』o: tulum: Floats and Containers in Mongolia and Central Asia」, BSOAS, 44,1: 105-119.
《渾脫:蒙古和中亞的浮囊和容器》,載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第44卷第1期,第105-119頁。
「Four Letters from Ordos,1906,」 UAJ n.s.I(1981),pp.169-185.
《1906年來自鄂爾多斯的四封信件》,載於《烏拉爾-阿爾泰學年鑒》新編第1輯(1981),第169-185頁。
1982
「Places Names Along the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 BSOAS, 45,2: 271-283.
《中國北部邊疆的幾個地名》,載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第45輯第2期,第271-283頁。
「A Mythological Animal in Central Asia,」 CAJ XXVI 1-2(1982),pp.119-121.
《一種中亞神話中的動物》,載於《中亞雜誌》第26輯第1-2期(1982),第119-121頁。
「Towers in the Northern Frontier Defenses of the Ming,」 Ming Studies XIV(1982),pp.9-76.
《明朝北方邊境的墩堡》,載於《明史研究》第14輯(1982),第9-76頁。
Review: W. Heissig,Geser Rezia-wu. Dominik Schroeders nachgelassene Monguor(Tujen)-Version des Geser-Epos aus Amdo,Wiesbaden 1980,in Anthropos LXXVII1/2(1982),pp.307-309.
《評W.海西希<山道明遺著安多地區的蒙古爾(土族)格薩爾史詩>》,載於《人類學》第77輯,第307-309頁。
「The Dearth of Textiles in Traditional Mongolia,」 JAS XVI 2(1982),pp.125-140.
《傳統蒙古地區紡織品的缺乏》,載於《亞洲史雜誌》第16輯,(1982),第125-140頁。
「Place names along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BSOAS, XLV 2(1982), pp.271-283.
《中國北部邊疆地名》,載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報》第45輯第2期(1982),第271-283頁。
「Mongγol: Moγal and Mangγus:Maγus,」 AOH. XXXVI1-3(1983),pp.475-484. (paru fin 1983): 475-484.
《Mongγol與Moγal,Mangγus與Maγus》,載於《匈牙利科學院東方學報》第36輯第1-3期,第475-484頁。
「A Dalalγ-a Invocation from Ordos,」 ZAS XVI(1982),pp.141-147.
《鄂爾多斯的一種咒語》,載於《中亞研究》第16輯,第141-147頁。
「A Letter from Alasan to the Catholic Bishop of Ordos,」 UAJ n.s.II(1982),pp.224-233.
《一封從阿拉善寄給鄂爾多斯主教的信》,載於《烏拉爾-阿爾泰學年鑒》新編第2輯(1982),第224-233頁。
「The Silver Cup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Divination in Mongolia,」 CAJ XXVI 3-4(1982),pp.224-243.
《蒙古人用於醫療和占卜的銀杯子》,載於《中亞雜誌》第26輯3-4期(1982),第224-243頁。
1983
「Prisons and Prisoners in Traditional Mongolia,」 CAJ XXVII 3-4(1983),pp.279-287.
《傳統蒙古的監獄和囚犯》,載於《中亞雜誌》第27輯3-4期(1983),第279-287頁。
「A study of Chinese penetration into Caqar territor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MS,Vol.35 (1981-83, paru en 1984) : 485-544.
《關於十八世紀漢人向察哈爾地區的滲透》,載於《華裔學志》第35輯(1981-1983,實際出版於1984年),第485-544頁。
「Bayan Süme: Mongol name of Hsüan-fu,」 UAJ, NS 3: 166-169.
《宣府的蒙古語名字Bayan Süme》,載於《烏拉爾-阿爾泰學年鑒》新編第3輯,第166-169頁。
Review: Meng-Ta pei-lu und Hei-Ta shih-lueh,Chinesische Gesandtenberiche ueber die fruehen Mongolen 1221 und 1237,Wiesbaden 1980 (Asiatische Forschungen 56),in UAJ,n.s.III(1983),pp.271-273.
《評<蒙韃備錄、黑韃事略德文譯註本>》,載於《烏拉爾-阿爾泰學年鑒》新編第3輯(1983),第271-273頁。
Review: Owen Lattimore & Fujiko Isono, The Diluv Khutagt: Memoirs Autobiography of a Mongol Buddhist Reincarnation in Religion and Revolution, UAJ, n.s. 3: 273-274.
《評拉鐵摩爾、磯野富士子編譯〈迪魯瓦呼圖克圖:一位置身宗教和革命的蒙古活佛之回憶錄和自傳〉》,載於《烏拉爾-阿爾泰學年鑒》新編第3輯,第273-274頁。
1984
「A Note on Two Place Names in Mongolia」, Documenta Bararorum. Festschrift für WaltherHeissig zum70, Geburtstag,Klaus Sagaster und Michael Weiers, Hrsg. Ver?ffentlichungen der Societas Uralo-Altaica,A.von Gabain und W. Vaenker, Hrsg., Bd.18.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4),pp.370-381.
《關於蒙古的兩個地名》,載於夏嘉思、魏彌賢主編《野蠻人文獻:W.海西希70壽辰紀念文集》,A.馮.加班、W.范科爾主編「烏拉爾-阿爾泰學會出版物」第18卷,威斯巴登,1984年,第370-381頁。
「A Mongol Banner pays its Debt(1907),」 MS (1984-1985),pp.511-544.
《1907年一個蒙旗償還欠款》,載於《華裔學志》(1984-1985),第511-544頁。
「Three affairs: A juridical expression in Mongol,」 MSt 8:59-64.
《三路差使:蒙古的裁判術語》,載於《蒙古研究》第8輯,第59-64頁。
「The cult of Cinggis-qan: A Mongol manu from Ordos,」 ZAS 17: 29-62.
《成吉思汗陵:鄂爾多斯的一份蒙古文文獻》,載於《中亞研究》第17輯,第29-62頁。
「Names of Mongol tribes and clans in the early sixteenth century,」 ZAS 17: 63-75.
《16世紀初蒙古部落和氏族的名稱》,載於《中亞研究》第17輯,第63-75頁。忽剌安同名漢譯文《16世紀的蒙古部落及氏族名稱》,載於《蒙古學情報與資料》1987年第4期。
「Cacir, cacar, cadr "tent" in Mongol,」 ZAS 17: 76-81
《蒙古語中的『帳篷』》,載於《中亞研究》第17輯,第76-81頁。
1985
「The Mongol Verb yada- and its Syntax,」 JTS 9:219-222.
《蒙古語動詞yada及其句法規則》《突厥學志》第9輯,第219-222頁。
1986
「A prayer to Cinggis-qan,」 EM 16: 17-36.
《成吉思汗祭祀》,載於《蒙古研究》第16輯,第17-36頁。
「The Mongol name of Shan-hai-kuan in the Erdeni-jin-tobci,」 EM 16: 37-40.
《<蒙古源流>所記山海關的蒙古名稱》,載於《蒙古研究》第16輯,第37-40頁。
「Qalqa/qalqab?i:shield,screen,」 EM 16: 41-49.
《Qalqa/qalqab?i:盾牌,屏風》,載於《蒙古研究》第16輯,第41-49頁。
「An imperial restoration in Ordos,1916-1917,」 EM 16:51-59.
《1916-1917年間鄂爾多斯的復辟》,載於《蒙古研究》第16輯,第51-59頁。
「Music and songs for animals,」 EM 16: 61-67.
《唱奏給動物的音樂和歌曲》,載於《蒙古和西伯利亞研究》第16輯,第61-67頁。
「Deresü: Lasiogrostis splendens,」 EM 16: 69-79.
《迭列速,芨芨草》,載於《蒙古研究》第16輯,第69-79頁。
「The Princes of the Baγarin-Ba』arin Banners,」 ZAS 19 (1986): 127- 149.
《巴林諸旗王公》,載於《中亞研究》第19輯(1986),第127-149頁。
1987
「Missionary Safe-Conducts: An Additional Note,」 T』oung Pao 73,1-3: 116-119
《傳教安全指南補註》,載於《通報》第73卷第1-3期,第116-119頁。
The Mongols and Ming China: Custom and History, ed. by Fran?oise Aubin, London:Variorum Reprint, 1987.
論文集《蒙古人與明代中國:禮俗與歷史》,歐法蘭編,倫敦,1987年。
1990-1991
「Place names in Inner Mongolia,」 MS, Vol.39(1990-1991), pp.209-246.
《內蒙古的幾個地名》,載於《華裔學志》第39輯(1990-1991),第209-246頁。按,其弟司禮義根據其遺稿整理。
鳴謝:編者在開始編譯整理本目錄的時候發現,這個工作遠沒有起初想像的那麼容易,司律思神父的學術世界猶如汪洋大海,涉及太多的領域、語言和題目。編譯的過程令我們感慨良多。幸運的是,我們得到很多學界師友的訂正和補充,如果沒有他(她)們的幫助,這個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南鴻雁教授從魯汶複製並帶回司律思神父的目錄,成為我們編譯工作基礎的一部分。在編譯的初始階段,洪堡大學何樂文(Bianca Horlemann)教授幫助漢譯了若干期刊名。留學於德國波恩大學的劉毓萱幫助複製《中亞研究》的文章,並在初稿階段幫助漢譯了德文條目。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訪學的羅瑋查找複製司律思神父在《蒙古學學會會刊》發表的多篇文章。歐法蘭(Francoise Aubin)教授在法國拜託阿瑪雍(N. Hamayon)教授複製《蒙古研究》(現在已經改名為《蒙古西伯利亞中亞與西藏研究》)發表的司神父的多篇文章;這些幫助使我們終於得以核對原文和條目。在德文條目方面,內蒙古大學的齊木德道爾吉先生和新疆師範大學的阿不力克木教授審閱並修訂了多處失誤;內蒙古社科院的喬吉先生幫助漢譯《蒙古文佛經<密宗本續論>》;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李保文先生在理解和漢譯Qalqa Jirüm所記很多條目方面給予很多寶貴提示。在目錄的完成階段,中央民族大學的達力扎布先生補充了多個文章的漢譯文條目,避免了很多遺漏。讓我們格外感佩的是,烏蘭老師逐條審閱並訂正了很多翻譯和拼寫的錯誤。蒙古國立大學的塔沙梅(Sh. Egshig)教授和俄聯邦赤塔國立大學貝爾紐科維奇(Tatiana Bernyukevich)教授幫助理解和漢譯部分俄文條目。伸出援手的還有美國科蓋德大學的魯大衛(David Robinson)教授,他詳讀目錄並訂正了多處誤譯和拼寫錯誤。滿懷感激,編者在此一併致以最誠摯的謝忱。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我們在編譯過程中百般小心,謹小慎微,目錄中錯譯或漏收的情況仍然在所難免,對可能存在的錯漏編者文責自負。
2018年6月24日增加一條,1985年在《突厥學志》第9輯發表的一篇。
[1]司禮義教授在前揭與歐法蘭教授合著的紀念文章的末尾說:「司律思神父仙逝以後,他的所有藏書和遺稿都被運往台北,成為田清波-康國泰-司律思文庫的一部分,這個文庫是供聖母聖心會傳教士和對相關研究領域有興趣的學生利用的。這也是他生前遺囑。」參見Fran?oise Aubin & Paul L-M. Serruy, 「In Memoriam LE R. P. Henry Serruys(SSU LU SSU司律思),CICM(10 juillet 1911-16 aout 1983)ERUDIT SINO-MONGOLISANT」, MS, Vol.36(1984-1985), p.624. 後來這批藏書和手稿被轉移到魯汶大學的南懷仁研究中心。
此文原刊於《中國邊疆民族研究》2016年,引用請參照原文。
責編:百川
※訪談 | 劉迎勝: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
※成吉思汗時代的哈剌魯人——以海押立、阿力麻里地區的哈剌魯人為中心
TAG:南大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