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齊白石誠意娶18歲女,拍出9200萬的畫非特意還人情!
近日,齊白石再次上熱門,直接原因,是他的畫作又拍出了天價。他創作的四條屏作品《福祚繁華》,以9200萬高價拍出,一時間,媒體爭相報道。
一些個人新媒體,也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寫出了「齊白石看上18歲的女傭」、「為感媒人恩情,創作作品致謝」的段子,不了解當時情況的人,據此加深了對齊白石「好色」的印象,認為,他做出這樣的回饋,理所當然。如果把這兒當一個流行的小段子,似乎也挺有合理性的。
但如果對當時的歷史和齊白石的掌故多少有點了解的人,對於這樣的段子,就不應輕易的相信,並傳播開去!
事實果真如個人媒體所敷衍出來的故事那樣嗎?
說到這裡,當年齊白石生活的時代背景,應該稍加了解一番,這樣展開論述才更為可靠。
1919年,是齊白石個人歷史上關鍵的一年。在此之前,他遊歷了小半個中國,這一年,他第三次北上北京。第一次在40歲前後,他是應好友之約在北京去遊玩的,這時尚是晚清末年。在那裡度過了小半年,這也是他個人記載的「五齣五歸」的第一次遠遊;第二次是在1917年,齊白石結識了陳詩曾,姚茫父,陳半丁等好友。1919年,這次去北京,齊白石是抱著「定居」的念頭的。家鄉的「匪亂」——搶劫,綁架,訛詐錢財,幾乎天天都有發生——這早已讓他煩惱不堪,為了清靜、也為了讓自己的藝術有進一步的發展,他這次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
既然抱著定居的決心,齊白石也自然對家人做了很多的工作。
他特別希望妻子陳春君能來北京陪她,但妻子丟不下家鄉的田產和戀舊情結,索性留著兒女在家鄉養著。她還通情達理地對齊白石說:你一個人在外,一定感覺不方便,應趁早找一副室(同「小妾」)。以上內容,源自《齊白石回憶錄》。
於是,55歲的齊白石隻身北上,畢竟是外鄉人在北京混,剛起步是非常艱辛的,僅有的那幾位好友,也不可能天天來照顧他的生意,一個人生活多少有點孤寂——《齊白石回憶錄》寫道:每到夜晚,想及父母,妻子,親戚,朋友,遠隔千里,不能聚首,往往通宵睡不著。齊白石問自己:是誰使我父母,妻子別離,朋友不得相見?在這樣清冷的條件下,他寫了不少詩,以此來排遣憂憤。
不過,這樣的日子似乎不算長。斷斷續續,他的作品開始有人賞識,胡鄂公(胡南湖)就是齊白石在艱難時期認識的朋友。
齊白石的這位朋友,一生從政,和齊白石的交集,神奇的定格在1920年代前後。他看齊白石的作品,很有些眼光。只要他喜歡,給出的報酬令人驚異。齊白石在《己未日記》中這樣記載:胡南湖見余畫扁豆一幅,喜極,正色曰『君能贈我,當報公以婢』,余即贈之,並作詩以紀其事。」……齊白石這幅畫被收藏,他回送給了齊白石四樣禮物——其中就包含著婢女胡寶珠——當時女性地位之低,由記載可見一斑。
齊白石和胡寶珠結婚的時間,是1919年9月(或7月),由他的正室陳春君張羅主持的。其實,這一年裡,陳春君先後來過北京三次,每次待的時間不長,文從沈夢認為,這多少有點像旅遊一樣,畢竟她是放心不下曾經單身的丈夫。一旦丈夫有了伴兒,她去北京就不那麼多了。
看,這幅《福祚繁華》創作時間是1920年5月10日至13日,齊白石用了四天時間就創作了這四條屏。關於這幅作品,齊白石只是記道這四幅畫,是「餘生平所作之畫最稠密」而已,並沒有報恩、酬謝之隻言片語,不知道個人作者是開怎樣的腦洞將此畫和齊白石的「感恩」聯繫起來的。
要專程創作感謝畫,從來的道理就是趁早不趁晚,普通人如此,齊白石亦當如此。齊白石從完婚到創作這幅畫,中間格了大半年時間,他先後送過數幅畫,怎麼這麼傻、不通人情世故成這樣?能將「感謝」作品拖這麼長時間才送人?
根本不合情理,也沒有這個必要。
真實情況是,齊白石似乎並沒有一幅作品是專門還這個人情的。如果說有,白石先後送給胡鄂公的作品很多,他也幾乎不收錢,這大概就蘊含著這份人情吧。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齊白石的精力過人,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質。在北京混了幾十年,功成名就、豐衣足食時,有些「好色」傳聞可能是真的。但想想他剛到北京,50多歲的「小老頭」會看上18歲的姑娘?
事實大概是確定的,畢竟是孤身一人在北京,確實是應該找個伴兒的。畢竟,在來北京之前,他的老婆就鼓勵過他找個副室。在北京立足穩了,齊白石自然也就想到了這事兒,但這是「剛需」,和「好色」不同。
和胡鄂公相熟之後,齊白石應該是在胡(或胡家親戚)家做過客的。就是那一兩次的上門,齊白石見到了年方18歲、青春可人的胡寶珠。這是一位生於四川、卻被壞人販賣、幾經輾轉、進入胡家不到兩年的苦命女子,自然是希望出嫁的,當齊白石請求中間人姚石倩提親後,胡鄂公樂成此事,要了一幅畫就把她送了去!
齊白石和胡鄂公的友情,因贈妻之情更親密了些,齊白石先後送給他的作品超過十幅,但似乎沒有特意還人情之作。
就作品價值而言:那一階段,齊白石先後給不少人送過四屏畫卷,不過這些人,皆是達官顯貴,名流耆宿——對於普通人,幾乎沒聽說他送這樣的作品。
說到這裡,關於這幅畫的一些細節,基本分析清楚。另外再補充兩句。
胡鄂公的成人之美,無疑是令人讚歎的。白石老人的賢內助為人聰敏,悉心照料他的起居、寒暖,為他育有四子三女,在結婚25年後,因病辭世。在《齊白石回憶》中這樣寫道:我本想風燭之年,杖她護持,身後之事,亦必待他料理,不料她方中年,竟先衰翁而去,怎不叫我灑盡老淚……
收藏《福祚繁華》的胡鄂公,在和齊白石几年的交往之後,投身於政治活動中,從此,兩人幾乎再無交集。
1951年,胡鄂公在台北病逝,他隨身攜帶的多種繪畫作品,也就開始散落天涯……這幅作品,被香港收藏家張宗憲收藏多年。這一次,剛一露面,就再次讓世人大開眼界。
不得不說,「齊白石」的招牌,依舊很受歡迎!
※「李詠書法」作品有錯別字,賣300元沒人要?這字越看越不對勁!
※以自然為師,畫無定法,山西畫家趙梅生,90多歲和妻子同辦畫展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