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南宋李迪《風雨牧歸圖》妙趣橫生的驅牛圖

漢橋話畫:南宋李迪《風雨牧歸圖》妙趣橫生的驅牛圖

畫家邱漢橋帶你走進百幅傳世名畫背後的故事

《風雨牧歸圖》,南宋,李迪,絹本設色,縱120.7厘米,橫102.8厘米,現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

名畫鑒賞

《風雨牧歸圖》描繪的是兩牧童沿柳岸歸牧,忽然風雨火作,柳枝、蘆葦在風中搖蕩,牧童逆風驅牛回家的場景。「牧歸」,在村野中是習以為常的事,但作者把它置於風雨的特定環境中,「風雨」就成了作品的「靈魂」 ,不僅連接著畫面的結構,也點醒了作品的意趣。

李迪《風雨牧歸圖》

以溪邊柳岸作為「牧」的環境,並不是從生活中任意拈來的一個場面,而是苦心孤詣選擇的。婆娑垂柳,風搖葉動,最適合於表現風勢;柳絲飄飄,扁葉翻琶,把作品中的景象自由牽動,使其姿態多變,有利於畫面的布局;柳岸沙堤,本來就充滿著幽靜雅趣,游牧其間,更添了幾分詩情。這種場景的選擇為表現作品的「趣」提供了一個自然而理想的環境。

畫中用墨、設色均輕淡細膩,除極好地表現兩牛形體、骨肉的細微變化外,畫中筆墨精細,有工有寫,尤其兩頭牛身上的細毛能一絲絲勾出,密而不亂,又足見畫家描繪事物的深厚功力。對整個畫面氣氛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畫趣拾珍

李迪《風雨牧歸圖》局部

牛是宋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之一,不但是"農耕之本",亦是軍工原料的重要來源,對社會經濟影響巨大,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在宋代,人口與土地數量都有較大發展,對耕牛需求量巨大,由於戰亂、瘟疫等天災人禍不斷,耕牛多數時期供應比較緊張。為發展農業,安撫民眾,穩定統治,因而宋代統治者非常重視耕牛問題,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扶持農戶養牛和保護耕牛,努力促使耕牛在農戶中普及,做到「耕者有其牛」,並取得一定成效,基本保證了農業對耕牛的需求,使耕牛在農戶中普及,為宋代農業生產發展創造了一定基礎。

李迪是南宋時期活躍於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花鳥巨匠,工畫花鳥竹石,傳世的作品有《狸奴蜻蜓圖》、《雛雞待飼圖》、《雪樹寒禽圖》、《楓鷹雉雞圖》、《風雨歸牧圖》等,其中《風雨歸牧圖》是他的代表作品。此圖從取材到畫面結構來看,無甚驚人之處,但細細品味卻有諸多「妙趣」所在,人們不能不為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和巧妙的構思而叫絕。

李迪《風雨牧歸圖》局部

如果說宋人尚「意」為高,這幅作品則以「趣」為勝。作品在藝術處理上,不乏苦心經營。作者把「趣」的點睛之筆——牧童和水牛,分別放在畫面下半部的兩個「黃金點」上,這就很自然地把觀眾的視線吸引過去而使其成為視覺和趣味的中心。

兩頭肥壯的水牛本來還想在草地上「飽餐」一陣,無奈風雨來急,主人催歸,只好奮蹄回家了。不巧,風急牛快,坐在後邊牛背上的牧童的竹笠給吹落了。牧童急忙轉過身來,跪伏在牛背上,望著吹落的竹笠,一時不知所措。跳下去?牛跑得正快!當然不去撿也是不成的。牧童在矛盾中,觀眾也不免有幾分焦慮。還是前邊的夥伴相助,把牛繩一拉,座下的奔牛就給停住了,掉過頭來,等待著自己的同伴。

李迪《風雨牧歸圖》局部

這一極自然的小情節,給畫面增添了不少趣味。把觀眾順著牛跑的方向而即將滑出畫面的視線又拉了回來,同時,通過水牛一動一靜的對比,使畫面的節奏感加強了。在這風雨歸牧的激越樂章里寫下了一個沉穩的音符。兩個牧童,一個因迎風而前傾,一個因落笠而後顧,在行進的統一中,極自然地穿插著這種變化,使畫面更加生動多彩。

「風雨」的特定氣氛是籠罩作品的「靈魂」。牧童的「歸」是由於風雨所致;即使是「歸」,若無風雨,也可以悠哉地哼著放牧小調兒,不會像本圖那樣充滿著戲劇性。

名家小傳

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供職於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擅寫生,花鳥、竹石、走獸皆精,亦作山水小景。大幅氣象豪邁,小品精細人微,晚年猶能作纖入毫筆的刻畫。存世作品有《雪樹寒禽圖》《鷹雉圖》《風雨歸牧圖》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漢橋話畫:馬遠《踏歌圖》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
時裝設計師蘇菲時尚插畫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