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瓷器鑒定那些事——蘇麻離青的秘密

瓷器鑒定那些事——蘇麻離青的秘密

明代青花瓷器的燒造主要分三個時期,永宣時期所使用的是進口「蘇麻離青」料;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所使用的為國產平等青料,又稱坡塘青;晚明的嘉靖、隆慶、萬曆所使用的為進口回青料配以石子青。那麼,分析清楚「蘇麻離青」一詞的來歷,對研究元、明青花瓷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元至正 青花龍紋象耳瓶

「蘇麻離青」最早被人們認識,是王世懋所著成書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的《窺天外乘》。書中寫到:「宋時窯器以汝州為第一,而京師自置官窯次之。我朝則專設於浮梁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鬃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至成化間,所燒尚五色炫爛,然而回青未有也。回青者,出外國。正德間,大璫鎮雲南得之……」

元至正 青花龍紋象耳瓶銘文

清代,朱琰的《陶說》(1774年成書)、唐衡銓的《文房肆考》(1778年成書)、蘭浦《景德鎮陶錄》(1815年成書),這些書中則均將「蘇麻離青」誤寫為「蘇泥勃青」。據蘭浦的記載,這種誤傳可能開始於明朝閩人溫處叔的《陶紀》。

明永樂 青花冰梅壯罐

由於史書記錄的不準確,再加之歷來的傳說演繹,致使今天絕大部分研究青花瓷的學習者普遍認為永、宣時期所用青料是鄭和下西洋時期從伊斯蘭地區帶回來的,這一觀點更多的是受到《中國陶瓷史》中「這時期所用的青料,是鄭和出航西洋從伊斯蘭地區帶回來的所謂『蘇麻離青』」的影響。而通過近些年學者們的研究,還有人更加精準的將「蘇麻離青」的產地確定在伊朗地區。

但當我們查閱鄭和下西洋的時間以及路線圖後我們會發現,鄭和的船隊前三次出海,並未到達過伊斯蘭地區。假如這一時期的青花瓷,所用是從伊朗帶回的青料,那麼可以說在景德鎮御窯廠生產出青花瓷也應該是在永樂十四年以後的事情。則鄭和前三次下西洋送給沿途各國的青花瓷又是用什麼燒造的呢?景德鎮從洪武二年就設御窯廠燒制瓷器,從洪武二年到永樂十四年共約40多年的時間,在這一期間所燒造的青花瓷又該怎麼解釋?這一期間所用青料來自何方?鄭和從伊斯蘭地區帶回的蘇麻離青之說便難以解釋。

明成化 青花梵文杯 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及明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器的特點是:青料發色濃艷、藍中帶黑;紋飾中常伴有深入胎體的黑褐色大小不同且不均勻的斑點,用手撫摸有高低不平感覺,俗稱「咬胎」的現象;釉色普遍發青色、青灰色,釉質肥潤而多不清澈,釉面伴有鬃眼。

明萬曆 青花福壽紋罐 天津博物館藏

但到了明中晚期時,青花瓷器便不存在以上特點,發生較大區別。因此業內進行反證,稱元代及永宣時期正是使用了「蘇料」才出現了以上的特徵。此種青料的化學成分中呈現「高鐵低錳」的現象,與中科院用科學儀器分析這一時期的青花器上的青花用料,得出的結論是相同的。

元 青花花卉紋大罐 故宮博物院藏

以上的結論是通過對瓷器直觀觀察以及化學成分分析所得到的結果,但並未對瓷器生產、燒造過程加以研究分析。而胎泥的冶煉、青料的加工、繪畫的技法、燒窯溫度的控制等諸多因素,對一件瓷器的表現,均有決定性的影響。如今在景德鎮的工匠藝人及學者認為,所謂進口「蘇料」的所有特點,都是生產燒造過程中產生的,與青料的產地無關。甚至更直接的認定,這一時期所使用的,就是國產青料,否定進口青料一說。

原文作者:何國森 口述 殷鵬 整理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9月刊《瓷器鑒定那些事—青花鈷料》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藏於書畫中的鞦韆:鞦韆背後的愛情故事
詩風詞韻 大林寺桃花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