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MacBook Air 好用嗎?深度體驗了 7 天,告訴你除了「輕薄」還有什麼
10 年前伴隨著一首《New Soul》,一台能裝在牛皮紙信封的筆記本電腦被優雅地取出,展示在全球電視觀眾面前。這款產品叫做 MacBook Air,是當時最輕最薄的筆記本電腦之一。
▲
早期 MacBook Air 廣告儘管在 MacBook Air 被推出的若干年後,蘋果停擺了該系列的更新,後來居上的 New MacBook 亦取代了其至輕至薄的地位。
但就在該系列發布的 10 周年之際,蘋果最終還是通過新 MacBook Air 來告訴我們:我們沒有放棄它。
作為後發追趕的新設備,新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該怎麼選?幾款 MacBook 之間的差距又有多大?我們將通過這篇文章來告訴你。
金色是我選擇它的其中一個原因
和此前發布 12 英寸 MacBook 一樣,除了最經典的銀色以外,今年的新 MacBook Air 也加入了黑色和金色機身可選。
相比於我們之前在 MacBook 上看到的金,MacBook Air 的金會更偏暖一些,更接近 iPhone XS 上的暖金色。但由於材質不同,因而兩種金色看上去還是有一定區別,iPhone 上的金色會更深一點。
我將這種金色稱之為「粉金」。原因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電腦外殼能呈現出一種偏紅的暖金色;在光線一般的環境下,外殼內會呈現出淡粉色,有點像玫瑰金,但要比玫瑰金稍淺。
所以如果您對黑色和銀色的電腦外觀感到疲勞,不妨可以試試金色,這個新顏色會讓你有種迷之好感的。
對比 MacBook Pro,其實它並沒有輕多少
相對於前代 MacBook Air,新電腦採用了 Unibody 一體式機身結構,同時整機尺寸也比前代要小一圈。
根據蘋果給出的數據,新電腦比前代薄了 10%,體積減少了 17%,長寬與 2018 款 MacBook Pro 一致。整機重量也因為新設計而得到縮減,比前代的 1.35kg 還要更輕一些,為 1.25kg。
1.25kg 的重量在今天不算特別輕,畢竟前面還有 0.92kg 的 MacBook 在,對比 2018 款 MacBook Pro 的 1.37kg 也只是輕了一台手機的重量而已。
不過蘋果在新 MacBook Air 的 D 面用上了「收邊」設計,因而新 MacBook Air 無論是看上去或在上手時都會有種比 MacBook Pro 輕不少的錯覺。
這裡我個人認為它就像是 12 英寸 MacBook 的放大版,因為它看上去的確很輕盈。可實際上,它並不比新 MacBook Pro 要輕多少,如果你因為輕便而想從 Pro 換成 Air,重量上的區別肯定會有,但也不必期待它會給你帶來太大驚喜。
借用同事對我說的一句話:
你為了減負從 Pro 換成 Air,但其實如果你包里放多一台手機重量就回來了。
有進步也有妥協的地方
更薄的機身自然在配置上也有一定的妥協,比如至輕至薄的 MacBook 就只配置了一個 USB-C 介面。雖然我對 USB-C 的功能性有信心,但介面終究也就只有一個,這顯然不利於我外接設備辦公。
還好,今年的新 MacBook Air 沒有因為機身減負而剩下一個介面,左側配置了兩個全速的雷靂 3。
和 MacBook Pro 一樣,這兩個介面的最高傳輸速度同樣為 40 Gbps;USB-C 傳輸也能達到最高 10 Gbps,都比 12 英寸款的 MacBook 的單口 5 Gbps(最高傳輸速度)更高效。
有進步也有妥協,雖然這次蘋果終於在新 MacBook Air 用上了 Retina 視網膜屏,解析度從原來的 1440 x 900 躍升到 2560 x 1600。但可能是出於續航方面的考慮,相比新 MacBook Pro 屏幕的最高 500 尼特亮度,新 MacBook Air 的最高亮度僅為 300 尼特而已。
儘管在室內環境下,屏幕亮度 50% 足以應付使用,兩者也沒有明顯差別。可若是在室外環境下,更高的顯示亮度能在日光下帶來更清晰的顯示效果。如果你經常在屏幕被光線直射的環境下使用電腦(比如戶外),那麼 Pro 的屏幕顯示質量會要比新 Air 更佔優一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 MacBook Air 的屏幕並不支持 P3 廣色域,這也是該機和新 MacBook Pro 屏幕有區別的另一個地方。不過不把兩者放一起對比的話,視覺上的差別其實也不會很大;但如果你對屏幕顯示色彩比較挑剔,那麼一步到位的新 MacBook Pro 顯然更適合你。
個人認為,沒有 Touch Bar 剛剛好
出於安全和方便考慮,我選擇了帶 Touch ID 的 MacBook Pro 作為我的日常工作用機,但這並非是我最滿意的選擇。
原因很簡單,首先是因為它對我來說並不便宜;其次是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僅需要用到這台電腦 50% 不到的性能和功能,Touch Bar 其實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可用價值,而且它還會影響到電腦的續航。
坦白說,我選擇 Pro 系列的原因並非是因為性能,而是它是 Touch ID 的唯一選擇。
如今蘋果終於將 Touch ID 用在了不帶 Touch Bar 的筆記本上,我認為這是恰到好處的設計,也是我對新電腦最滿意的地方。在保障電腦續航的同時,也提供了方便的指紋識別功能,比如在 App Store 或 Apple Pay 我都能用到它。
至於往下的鍵盤部分,今年蘋果在這款新電腦上配置了第三代蝶式鍵盤,配置和今年更新的 MacBook Pro 一致。
該鍵盤在第二代蝶式結構的基礎上,在鍵帽和底座之間加入了有機硅薄膜,從而解決了第二代鍵盤易進灰的設計缺陷,手感也沒有前代鍵盤那麼乾澀。
此外,雖然新 MacBook Air 的長寬和 2018 款 MacBook Pro 是一致的,但其觸摸板面積實際要比後者要更小一些。不過這裡只是設計上的區別,實際體驗並沒有影響。
▲
MacBook Pro(上);MacBook Air(下)性能表現比想像中要好
今年新 MacBook Air 的標準配置為第八代英特爾酷睿 i5 處理器,默認主頻 1.6GHz,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3.6GHz。核顯為 UHD Graphics 617,另配 8GB 內存和 128GB / 256GB 的存儲空間。
但儘管升級多多,可 i5-8210Y 的性能仍然是大家擔心的地方。
首先因為它是雙核的 i5,物理核心要比常規 i5 要少一半,嚴格來說它更像是一枚被歸類到酷睿 i 的酷睿 M 處理器;其次它是枚超低壓處理器,雖然功耗比常規 i5 要更低,但其性能也有一定削減。
不過直到我拿到真機後實測,發現新 MacBook Air 的表現並沒有想像中不堪。
通過 GeekBench 和 CineBench 兩款跑分軟體,我們能看到新 MacBook Air 和其他幾款 MacBook 的處理性能差別:
▲
GeekBench 跑分對比在 GeekBench 的跑分中,新 MacBook Air 的單核實測跑分 4160,多核跑分 7788,對比酷睿 M5 的 2017 款 MacBook 都有較明顯的提升。甚至單核、多核成績都能追趕 2016 款 MacBook Pro,這是比我想像中要好的結果。
▲
CineBench 15 跑分對比
當然,差距還是有的。比如從兩款測試工具的 OpenGL 成績看,新 MacBook Air 對比 MacBook Pro 就有著明顯的跑分差,這也是直接反映出兩款電腦在圖形性能上的差距。
整體而言, 新 MacBook Air 對比同樣是輕薄定位的 MacBook 在性能上有可見的提升,應付辦公、網頁瀏覽、視頻播放都沒有問題,日常放心用就好。但若是面對 3D 建模、視頻剪輯等創作類任務,顯然性能更強的 MacBook Pro 才是最佳選擇。
新 MacBook Air 其實是有風扇的
另外在跑分的同時,我也留意到了散熱問題。
早在這款電腦發布之後,有傳新 MacBook Air 的散熱方案會和 MacBook 一樣採用「無風扇」設計,這也讓我一度擔心新電腦的 Turbo Boost 會否因為散熱問題而導致如同虛設。
▲
圖片來自:iFixit但其實不然,在 iFixit 的拆解中,我們能看到新電腦是有配備風扇的。只不過這次蘋果所用的是「主動散熱」方案,而並非是 MacBook Pro 的雙風扇散熱,因此風扇只會在處理器高頻運行下才會啟動(溫度約在 45℃~50℃ 啟動)。
比如我在用 CineBench 跑分的時候;比如當我用 Chrome 打開十幾個頁面的時候;比如在我作死用它來剪視頻的時候……如果我將耳朵貼近鍵盤,能聽到風扇在努力地將熱風抽出來。
而散熱的出風口,依然還是在 A 面和 C 面的轉軸之間,這是和 A 面的蘋果 Logo 一樣經典的設計。
依然是最強續航 MacBook,但不一定有 12 小時
MacBook Air 系列一直以長續航著稱,這次更新的新品也不例外地被蘋果標出最長 12 小時的續航時長(持續播放為 13 小時)。
這裡我們從前面的屏幕、處理器、以及 iFixit 拆機圖都能看到,蘋果為了讓這款電腦秉承 Air 系列的這份「傳統」,在硬體上做了不少妥協。
▲
圖片來自:iFixit不過眾所周知,續航測試存在著主觀性和多樣性,畢竟每個人的使用條件不同。比如《USA Today》的編輯在評測中做過一次中高強度的測試,最終得出的是「實際不如標稱」的結論:
蘋果公司給出 13 小時的持續播放數據,這只是在 75% 屏幕亮度和 iTunes 程序的電影播放下得到的結果。
在我們的測試中,我將屏幕亮度調到最大,並通過 WiFi 在 Netflix 上播放 FHD 解析度的電影,最終得到的是 4 小時的續航數據。但當我在 50% 的屏幕亮度時使用 MacBook Air,期間撰寫專欄,播放音樂和上網,電腦的續航時長也僅有 7 小時多一點而已。
回到我們的實際測試上,平常上班我都會同時打開幾個 Chrome 網頁窗口撰稿和查詢資料,當然同時我也會在後台啟用各種社交軟體、音樂播放,偶爾也會播放幾個 15 分鐘左右的在線視頻。公司光線還不錯,所以屏幕亮度我也只是調整到 50% 而已。
綜合來說,我的使用強度可能會比《USA Today》的編輯要稍低一些。
在這個使用強度下,按照我之前對 2018 款 MacBook Pro(酷睿 i5)的觀察,Pro 系列的續航時間大約在 7 小時左右;而這次經過我一天下來的使用,新 MacBook Air 的表現是接近 8.5 小時,稍勝不帶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大約 15~30 分鐘。
換言之,雖然官方對 MacBook Pro 和新 MacBook Air 都給出了 10 小時和 12 小時的續航數據,但是無論是哪一款設備,在現實條件下,真實數據大約為標稱的三分之二。
不過話雖如此,儘管新 MacBook Air 在某些條件下使用可能達不到標稱續航時長,但對比於 12 英寸的 MacBook 或者是更高一檔的 MacBook Pro,新 MacBook Air 應該是除 15 款 MacBook Air 以外,目前續航最強的蘋果筆記本電腦了。
它是兩個「極端」之間的平衡
那麼到了文章最後,回歸到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這麼多款蘋果電腦該選哪個最合適?
其實在我看來,今年的蘋果就像是一家箱包公司,無論是 iPhone 還是 iPad,每一個系列都至少提供了三種規格可供選擇。
坦率講,其實作為用戶的我們並沒有必要去刻意挑出孰好孰壞,畢竟如今產品更多的是按照使用需求去劃分,而並非只有價格和配置兩個因素來決定。
那麼在「需求」這個大前提下,我們對產品就有更直接的理解了。比如 12 英寸款的 MacBook 就像手包,它的功能雖然只局限於放零錢和卡,但勝在便攜,去到哪都能帶上它;
而容量更大,全能的雙肩包就像 MacBook Pro,它能勝任我 99% 的需求,「Pro」之名更賦予了它是一款專為專業人群打造的產品。當然更多的功能自然也會帶來更高的售價,這並非是普通用戶所能承受的一筆消費。
▲
2017 / 2018 款 MacBook Pro儘管早些年 MacBook Air 的更新停擺,讓大家一度以為 MacBook 是取代 Air 系列的產品。但經過蘋果這麼多年的經營,銷量告訴我們 Air 的地位並非是 MacBook 可以替代的。
MacBook 在早期偏高的定價、局限的性能,讓普通用戶寧願放棄 Retina 屏和 USB-C 去選擇舊 MacBook Air 或更大更貴的 MacBook Pro,也不願意選擇 MacBook,這無形證明了「輕薄到極致」的機身並不能從根本上驅動大家去選擇它。究其原因,它能辦到的事只能滿足到小部分用戶的需求。
新 MacBook Air 的出現,在我看來就是功能和售價都「剛剛好」的通勤包。在秉承系列一貫的輕薄特性下,補充了 MacBook 在硬體上的不足,同時也加入了原本 Pro 系列才有的 Touch ID 和新蝶式鍵盤。
所以在我看來,對於「怎樣選」這個問題,其實蘋果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如果你的日常工作是移動辦公,日常以文字為主,希望找一台能跟 iPad 一樣方便調用的電腦,那麼 12 英寸的 MacBook 正是為此而生的。
如果你是一名媒體創作者,日常以創作和後期為主,那麼 MacBook Pro 不但能滿足你,而且之後你還能去擴展它的功能。比如:一邊連著 eGPU 一邊連著 5K 解析度的顯示器。
相比於其餘兩款 MacBook,新 MacBook Air 更適合需求不算特別高的大部分用戶所選。像文字工作者、教師或學生等等,他們並不需要做太複雜的創作,也不需要追求極致的便攜。
儘管新 MacBook Air 的部分配置因設計而做了妥協,但作為一名日常以文字和社媒為主的工作者,續航要比性能更重要。如果新 MacBook Air 誕生於上半年,我想我不會考慮入手 2018 款的 MacBook Pro。
畢竟對我來說,價格、便攜、功能都是我選購的參考因素,MacBook Pro 雖然很強,但我也必須要承認它不便宜。顯然在這三點考慮下,定位居中的 MacBook Air 要比 MacBook Pro 更適合我一些。
關注
AppSo
,回復「NBA
」獲取新款 MacBook Air 原生
※iOS 12 曝光新 iPad 外觀 / iPhone XR 拆解出爐 /《荒野大鏢客 2》或推出 PC 版
※《鬼泣 5》《奇異人生2》,下半年有什麼重磅遊戲,看這篇就夠了!
TAG:App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