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令全世界心動的「京都最酷服裝屋」,居然有點「土」!

令全世界心動的「京都最酷服裝屋」,居然有點「土」!

如果要找出一種顏色代表京都,你的腦海里會最先浮現出什麼?天鵝絨一樣的苔蘚、鴨川邊上的泥土、溝壑縱橫的石板路、町屋的木樑,還有在舌尖融化的抹茶冰無論外面的世界有多快,京都都好像是靜止的,加上一層用時間調配成的濾鏡,就連這裡的生生不息以最內斂的方式運行——不管怎麼看,京都都是大人感的深色系吧。

誕生自京都的SOU·SOU卻很堅定:不朽的日式經典是彩色的!

這家由三位京都大叔打造的和服店有著跨度極大的粉絲團,不僅包括宮澤理惠、平井堅等日本藝人,連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前愛馬仕設計總監讓-保羅·高緹耶都會特地登門拜訪。從京都小巷到東京南青山、加州和巴黎,推開町屋的木質移門,看似古板的傳統,這一刻有了一顆全世界通行無礙的朋克心臟。

SOU·SOU是什麼?

SOU·SOU的諧音是日語里的「そうそう」,聽起來像是是兩個日本人在點頭哈腰地互表贊同。當這個本來很正經的單詞被用作一個品牌發音的時候,卻開始擁有了俏皮的表情。

從京都四條通上拐個彎鑽進狹窄的巷子里,就能見到SOU·SOU的木質招牌——橙色的燈光老遠就透露出活潑本色,標誌性的數字紋樣裝點著町屋式樣的柵格牆。

店內流淌著爵士樂、色彩跳脫的日式足袋在牆上列隊排開,紋樣豐富、質地厚實,一點沒有矜貴的架子,穿上之後即可下地狂奔。

SOU·SOU並不致力於勾勒祇園花街上的優雅風情,而是鼓勵你穿上和服,開啟一段很酷的腳踏車之旅。

運氣好的話,還能吃到來自京都和果子老鋪【龜屋良長】定製點心,品種應時令每月一換。假如是現在這樣的秋冬季,可能會被放在一張印了好多種蘑菇的和紙上。

與京都和果子老鋪「長久堂」合作的和三盆與金平堂組合

這裡的一切都像極了傳統筆觸,卻繪製著全新故事。

SOU·SOU×UNIQLO

SOU·SOU的紋樣都由脇阪克二設計,他曾是芬蘭國民品牌marimekko的圖案設計師——再加上品牌設計總監若林剛之和建築師辻村久信,三位京都大叔共同組成了這個研究「如何讓傳統更酷」的和服品牌。

從左至右分別為:若林剛之、脇阪克二、辻村久信

SOU·SOU的和服哲學

別看SOU·SOU舉手投足間都透露著「日本」,策劃它的若林剛之先生卻曾是美式時裝買手店的店主。大學去了東京新宿學服裝設計,那是日本當年唯一一家開設男裝高級定製課程的學校。

若林剛之

70年代是日本時尚史上前所未有的分界點,BEAMS在新宿開出了第一家買手店、《POPEYE》雜誌誕生,一個嶄新的年代徐徐展開。嗅覺敏感的潮男若林自然也對美式IVY Boy的生活方式心馳神往。

70年代的日本男裝潮流

他去了紐約考察,不久後回京都出開出了自己的買手店,販賣當時還不多見的、來自大洋彼岸的流行。

時尚生意做得一帆風順,鍾情Vivienne Westwood和Malcolm McLaren的朋克青年卻反而疑惑起來。「我們習慣了照著雜誌上精緻的外國模特校正自己的時尚品味,但說到底不過是搬來的二手貨。」

如果說Vivienne Westwood是1970年代倫敦的反骨,那屬於現代日本的朋克又是什麼呢?

當開始重新審視「日本流」的時裝,第一個聯想到的自然是和服。

「奇怪的是『把和服留住!』這樣的口號里其實是充滿矛盾的。洋裝無論怎樣大膽的革新和混搭都會被欣然接受,和服的話卻會立刻被指責——所謂時尚,難道不是因為能夠自由進化才有趣的嗎?

《菊與刀》里說,日本極度死板又極度靈活,極度勇敢又極度膽小,極度保守又極度喜歡新事物。

京都人或許可以成為這種評價的縮影。

鴨川邊的素人模特是SOU·SOU的員工

2004年,曾渴望在世界各地游牧的若林已經是個37歲的大叔,他在京都百年都未變過的街景里內省時尚,打算繼續做個不信常識的人。

「大家都說一周連上7天班很辛苦,但是真正的專家裡,365天工作的也大有人在。對他們來說,每一天不過是在普通的生活而已,並不會累。雜誌和電視上總說好吃的料理,如果自己嘗過之後覺得不好吃的話,我希望珍視那份『不好吃』的心情。但是也要切換視點,了解不同的見解後試著找出高評價的緣由。」

他關掉了洋氣的買手店,決心不再設計西式服裝,跑去東京年輕人的品味地標南青山賣起了SOU·SOU原創設計的「地下足袋」。

它們採用傳統的日本技藝和素材製造,有著京都式的優雅,但用色大膽明快,穿上後是舒適自在的模樣。

SOU·SOU以『新日本文化的創造』為口號,希望做出只有日本才能製造的原創時尚,把昂貴的傳統平民化,放進年輕人的腦海和生活。

SOU·SOU堅持Made inJapan

這些有趣又「老土」的足袋成了日本時尚界的全新可能性,在東京大賣後還去了紐約展出。如今的SOU·SOU不僅紮根於京都和東京,還開到了若林年輕時心心念念的美國西海岸。

SOU·SOU san francisco

與現代設計力混搭,躺在榻榻米上的傳統,開始跳起舞來。

SOU·SOU的京都店鋪之一與法國老牌運動品牌le coq sportif 合作,主題為「騎行」

一種名為「傳統」的新生活編輯

SOU·SOU×今治毛巾

雖說是以MUJI為代表的極簡主義當道的年代,SOU·SOU的三位創始人卻深信日本的傳統紋樣才是寶藏。

在日光反射下顯出紫色的清幽山巒、層層疊疊的藍色紫陽花、清澈的河水波紋蕩漾,都是京都人生活里從未褪色的風雅。

紋樣:山紫水明

山吹茶、銀鼠、若草、洗朱、初雁…………五光十色的名字里蘊藏著對四季詩情的覺知,它們是細膩入微的感官,也是珍愛日常的智慧,在京都人門前的松樹、石牆、小溪中自然而然地代代相傳,不因流行與「風格化」變遷。

紋樣:(從左至右、從上到下):小巷、和煦、全菊、大樂

SOU·SOU的服裝推出新樣式的速度很慢,大部分款式都是可以陪伴長久的定番,一條樸素的連衣裙、一件和服式前襟的上衣……

而圖案卻不斷更新,古典的文化厚度與親切的波普性格心照不宣地達成默契,這讓它們擁有了超越國別和世代的魅力。

每年的定番連衣裙都是人氣商品

蔬菜、水果、巷弄、花朵……這些鮮艷的圖案在普通事物中注入天真的想像力,亦有著堅定的品味和個性。

它們都出自70多歲仍活躍在一線的設計師脇阪克二,他是芬蘭品牌marimekko的第一位日本人設計師。

繪製和服圖樣的「繪師」是日本從江戶時期就有的職業,而俵屋宗達琳派畫技的「平成版演繹」,脇阪克二首屈一指。

年輕時代的脇阪克二

雖然珍愛傳統,但SOU·SOU從來都不是一個規矩的和服品牌。

它們既做和果子、線香、茶室、清酒,為年輕人重新演繹傳統,也積極果敢地擁抱現代都市的Lifestyle。

SOU·SOU×京都飯店,明信片和和果子是入住的伴手禮

他們不希望用服裝來限制自己,而渴望用自己對美的定義去嘗試各種多變的挑戰,但一定會拒絕的是那些想借SOU·SOU的品牌讓商品售價提高的提案。

「做出便宜的好東西,才算一流。」

。。。

如今能見到SOU·SOU的地方不少,除了他們自己的店鋪,還有日本的虹夕諾雅、紐約的MoMA美術館、台灣的誠品書店……國別和領域的跨度之大,足以見得SOU·SOU的魅力。

民族的一定是世界的?若林大叔說他們沒有這麼大的野心。「只要喜歡的人喜歡便好啦。」

他們希望做出能越穿越有風味的衣服,讓覺得自己不太帥的大叔也能擁有「穿和服的社長」那樣的充滿自豪感的帥氣,但它可能並不太昂貴。

儘管做著看上去「很京都」的生意,他的朋克之心好像絲毫未變。

只有融入當地生活的才叫傳統,真正具有厚度的美感可能性,就是看起來很輕鬆的日常啊。

本文經公眾號「一夜美學」授權轉載,長按可關注。

- 完 -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日本通丨ribentong-517japan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日本NTT公司針對線上預約訂單推出AI確認服務
日本的老人們為什麼不幫子女帶孩子?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