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發生在鄧艾逼近蜀漢國都成都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瑾、郤正和劉禪。原文如下: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郤正出班奏曰:「事已急矣!陛下可宣武侯之子商議退兵之策。」原來武侯之子諸葛瞻,字思遠。其母黃氏,即黃承彥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韜略遁甲諸書,無所不曉。武侯在南陽時,聞其賢,求以為室。武侯之學,夫人多所贊助焉。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臨終遺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瞻自幼聰敏,尚後主女,為駙馬都尉。後襲父武鄉侯之爵。景耀四年,遷行軍護衛將軍。時為黃皓用事,故託病不出。當下後主從郤正之言,即時連發三詔,召瞻至殿下。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後主泣訴曰:「鄧艾兵已屯涪城,成都危矣。卿看先君之面,救朕之命!」瞻亦泣奏曰:「臣父子蒙先帝厚恩、陛下殊遇,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願陛下盡發成都之兵,與臣領去決一死戰。」後主即撥成都兵將七萬與瞻。瞻辭了後主,整頓軍馬,聚集諸將問曰:「誰敢為先鋒?」言未訖,一少年將出曰:「父親既掌大權,兒願為先鋒。」眾視之,乃瞻長子諸葛尚也。尚時年一十九歲。博覽兵書。多習武藝。瞻大喜,遂命尚為先鋒。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鄧艾穿越陰平小道進入漢中,連克多座城池,逼近成都。蜀漢朝廷大亂,後主劉禪向群臣問策,大臣郤正推薦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領兵出征。隨後,劉禪命諸葛瞻率兵七萬,前去對抗鄧艾。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諸葛瞻在劉禪面前的表態,叫做「肝腦塗地」, 原意為慘死,後指做事不惜一切代價,乃至犧牲生命。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的「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蜀漢危難之際,諸葛瞻率部與鄧艾決戰,壯烈殉國,這一點是歷史的真實,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著明確的記載,小說也是按照史料的記載進行描述。不過,在小說的這段描述中卻有一個重大的漏洞,那便是上面提到的「時為黃皓用事,故託病不出」這一句。在真實的歷史上中,諸葛瞻與黃皓的關係並不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疏遠和對立,而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咸共將護,無能匡矯。」這就說明諸葛瞻與黃皓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關係。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除了這個例子之外,還有一個記載也非常說明問題。蜀漢末期,黃皓專權。姜維對此大為不滿,曾經建議後主劉禪將黃皓處死,但被劉禪拒絕,姜維因此嚇得遠走沓中避禍。黃皓對此的反應和態度不見於史料,但諸葛瞻的做法卻令人生疑。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異同記》載:「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

黃皓專權時期,諸葛瞻做了件事,差點要了姜維的命


諸葛瞻的這個舉動不免令人產生這樣的懷疑:諸葛瞻上表要求剝奪姜維的兵權,是認為姜維的能力不行還是因為姜維得罪了黃皓呢?結合第一個記載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黃皓與諸葛瞻原本就關係密切。姜維的建議引發黃皓的憤怒,但黃皓不便出手,免得招人非議,諸葛瞻「及時」站了出來打壓姜維。如此一來既可以達到目的,又不招人口實,可謂一舉兩得。幸好劉禪沒有答應,否則姜維將死無葬身之地。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原本勝負難料的戰爭,卻因此人的一番話,令司馬懿胸有成竹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二七:蔣濟下達一道命令,為何挽救了曹魏水軍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