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長常做的這3件事,最容易毀掉孩子自信心,孩子也會變得沒出息

家長常做的這3件事,最容易毀掉孩子自信心,孩子也會變得沒出息

文 | 齊麗娟

想讓孩子變得優秀,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但是有些家長不僅不知道培養孩子自信心,反倒不斷打擊孩子,導致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

如果家長有做這幾件事,請立即停止這些行為,否則孩子會越來越沒有自信。

一、把孩子當做出氣筒

有些家長在外面受了氣,比如說工作方面感到壓力,就會把這種情緒帶到家裡。如果這時候孩子過來煩家長的話,家長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除了工作方面帶來的壓力之外,夫妻兩人平時生活時如果起了摩擦。寶媽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把孩子當成出氣筒,向孩子抱怨爸爸有多麼不好等等,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很大。

二、在別人面前貶低孩子

這是大多數家長都會做的事情,有時候孩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家長覺得不能誇孩子,就怕孩子尾巴就翹到天上去,所以說一些打擊性的話,讓孩子以後繼續努力。

然而家長在別人面前這樣做,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因為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沒有得到肯定,從而產生更多負面情緒。

這就是家長失誤的表現,其實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才會讓孩子更有鬥志,只是一味地打擊孩子,只會讓孩子感到無力,從而放棄努力。因為既然自己怎麼做都得不到肯定,那還不如什麼都不做。

三、不守承諾

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品行中,誠實守信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些家長雖然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到這點。比如說好周末帶孩子去遊樂場,但是到了周末卻覺得累,不願意帶孩子去遊樂場,就此敷衍了事。

如果家長不守承諾的話,孩子會逐漸不相信家長,家長的威信會越來越低,而孩子沒有被重視的感覺,自信心也會下降。所以說,家長能夠對孩子信守承諾,說到能夠做到,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家長們平時應該也看了許多教育孩子的文章,其實育人的方法是一方面,孩子接受方法的能力也是一方面。做家長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口頭表揚、物質鼓勵;發現孩子的短處,引導克服有改進時也須鼓勵。大多數家長的方法不會錯,方式上過於簡單粗暴也是情有可原,忙煩累等導致心不靜,但一定要彎腰或下蹲後再與孩子溝通,不要以勢施壓。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