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是否會直接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是否會直接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

也許大家看到這個問題會想,總是「無條件接納」,孩子豈不是就沒有規矩、無法無天了;「無條件接納」,會不會變成溺愛,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呢;孩子是不是會變得受不了批評、聽不了勸說,這樣不就是導致熊孩子的出現啦!

其實要先理解所謂的「無條件接納」,就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態,但並不代表無原則縱容。接受孩子天生的一些東西,但後天性格的培養是一定要參與的!

當然又有父母問,「接納」是不是就是接受、默認,放縱?其實接納並不代表無原則縱容。都說3-6歲是孩子的性格塑造和規矩定立期。立規矩,是讓孩子清楚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立規矩並不只是限制孩子「不能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更多能做什麼的選擇,即明確告訴孩子,他還可以做什麼。一旦孩子形成良好的規矩,習慣就可以讓孩子一輩子受益啦!這樣以來就不會出現所謂的熊孩子啦!而且有規矩,有禮貌的小紳士!

「無條件接納」並不代表溺愛

「無條件接納」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有情緒,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但並不代表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接納孩子的做法則是,理解孩子當下的情緒,比如明白孩子想要某東西但被拒絕是很大的挫折,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非二度懲罰。因此「共情」是第一步,抱抱他、拍拍他,告訴他你能明白他的感受。等他情緒稍微平復再跟他溝通。

「無條件接納」並不代表要不切實際地無原則誇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劣勢。當孩子因自己的劣勢而煩惱時,父母可以恰當引導,讓孩子明白,在有些方面我可能比不上別人,但我其他方面比別人厲害。整體上說,我仍然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這樣,孩子就能逐漸正視和客觀地了解自己,不會因為你的接納,而「受不了批評、聽不進勸誡」。

總之,「無條件接納」是不過多地對孩子評價,不輕易給孩子「貼標籤」,不批評和責備。「接納」是父母需要具備的基本的理念和態度,所以你看,「無條件地接納」並不會培養出沒有規則、自我中心、內心脆弱的熊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靜的盼易 的精彩文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這三點大多都不知道?
造成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哪些?這三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TAG:安靜的盼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