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植物標本手繪框」製作方法分享|穎兒的博物手繪

「植物標本手繪框」製作方法分享|穎兒的博物手繪



穎兒 | 博物繪畫愛好者



作為植物愛好者,秋天最開心的時刻莫過於去樹林里撒歡了,抬頭看紅葉,低頭撿寶貝。



每一片落葉,仔細端詳,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每一枚果子,認真把玩,都是一顆精雕細琢的珍寶。偶爾還會遇到一根羽毛,一隻蟬蛻、一個蝸牛殼……阿呀呀,統統撿回去!



所以,每個秋天,都會收穫滿滿,裝滿很多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和盒子。


於是,變得越來越壕的我,去年秋天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怎麼才能把這些秋天的寶貝們玩出新花樣呢?不僅僅是新花樣,還要是簡單易行的,又能融入自己個性的,當然,環保經濟實惠也必須要考慮!


今年秋天,我將想法付諸行動。經過親身實踐數次,植物標本手繪相框終於出世。


材料都是容易採購又經濟實惠的,操作是無毒無火安全的。我加入了科學性的探究、墨線圖的繪製,使整個作品的製作成了科學與美的親身實踐。


自然元素的獨一無二、個人觀察和領悟的差異以及獨特的審美,創造了自由的發揮空間。但是又不過份自由,

科學是前提、是基礎、是底線

「自律而自由」

「有控制的放鬆」

,這是博物繪畫給我的最大的樂趣,也是我設計這款植物標本手繪相框的初衷。



我自己玩嗨了,還組織了兩次在北京植物園進行的面向公眾的活動。認植物、賞秋景、撿拾落葉和果子,再查資料、畫畫、粘貼,最後做成相框。

秋天可收集的自然元素太多了,為了深度聚焦,必須「捨得」,每次重點探究一種植物。我選植物的原則是:

有特點、有故事、有顏值、有中國元素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有一條——要能撿到

好看的好玩的果子

。所以,兩次活動,第一次主題是水杉,第二次是雜交鵝掌楸。




本來想選銀杏,實在是果子的味道……你懂的。


兩次活動都非常順暢,孩子大人都玩得很開心。

我自己玩得就比較多了,絕對上癮的節奏。


後來,就總有沒參加上的朋友追著問這個標本手繪框到底怎麼玩,所以,拜託團隊的小夥伴整理了製作過程,分享給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畢竟是要親自動手才能領悟要領的實踐活動,只看圖文也許仍有疑惑。所以,最近也在計劃做一次線上的分享,也許就在下周擇個吉日,感興趣的親可以留心一下近期的活動預告。



昨天是感恩節,雖說是洋節,但是因為這麼好的寓意,過過也挺好的。知感恩,才知幸福,才知珍惜所有的緣分。

喜歡自然,探究植物,讓我們愈加謙卑,心中常存感恩,真好。


恭喜以下小夥伴獲得穎兒姐送出的《森林與人類》雜誌一份,請各位將姓名地址聯繫方式發送至後台,將統一安排寄送,耐心等候呦!











相框的具體製作方法都在這裡嘍,猛戳藍色字體進階吧!








教你做植物標本手繪框~|KOOKA手記



END






編輯 | 西遇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微信號:

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

重拾自然



新浪博客:

重拾自然



註:本公眾號由重拾自然工作室運營


重拾自然工作室長期承接以下業務:


野外科學考察,物種鑒定,科研材料採集,戶外拓展活動與博物旅行,家庭園藝,自然、文創課程分享,自然類自媒體運營與主題影展,基礎農產品推廣與自然農業傳承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重拾自然工作室

,了解更多活動和產品

聲明:本文為原創內容,歡迎閱讀者在個人網路媒介進行由原文鏈接轉發的全文轉載;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鏈接發出。轉載時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鏈接,並保留本聲明。超出上述許可的範圍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印刷品等,如需轉載或使用,請先發函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如有非法轉載,將追究一切侵權行為。公眾號長期接收自然類原創文章,投稿可發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拾自然 的精彩文章:

錯過一天,等上一年 | 一年前的迷魂桃又來了
紅似火 | 中國石榴之鄉會理的突尼西亞軟籽石榴

TAG:重拾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