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生命書寫導彈人生,兩彈一星元勛: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用生命書寫導彈人生,兩彈一星元勛: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巨浪一號」

許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但他畢生的追求卻始終沒有改變;也許歲月能夠抹去記憶,但他一生的貢獻卻始終不能蝕去。他就是付出全部生命書寫了「導彈人生」的「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

1982年秋天,原本風平浪靜的渤海海面上,一條帶著火尾巴的「蛟龍」躍出水面,以極快的速度飛向藍天。至此,我國多少人為之付出心血的第一枚潛地導彈「巨浪一號」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第5個擁有潛艇水下發射核導彈能力的國家。而這一切,全都來自黃緯祿及其團隊。

當年,還是翩翩少年的黃緯祿,曾經在英國刻苦學習技術。在這裡,他第一次知道了導彈的存在,第一次看到了這個威力無比的「大傢伙」。當時,他就想:中國是火藥的故鄉,我們一定能夠造出自己的導彈,如果中國擁有導彈,是不是就沒有人敢再欺負我們了。

1946年黃緯祿(中)在英國與室友合影

於是,從英國倫敦大學學成後,黃緯祿放棄優厚的待遇條件,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當時還是「一窮二白」的中國。1970年的時候,他被調任為「巨浪一號」總設計師,從而便走上了決心搞出中國自己「爭氣彈」的道路。

但是,想也知道這條路必定會鋪滿荊棘。最初,我國導彈的研製是從仿製開始的,然而正當進入關鍵時刻的時候,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全部專家,一度使我國導彈的研製工作陷入低谷。從此,黃緯祿立下「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的誓言,默默「繪製」了我國導彈事業的「畫卷」。

黃緯祿在導彈試驗現場

在研製導彈的過程中,黃緯祿可以說是導彈的「中樞神經」,要確保導彈的「大腦」能在試驗中,準備控制飛行姿態和軌跡,他和團隊付出太多心血,突破和掌握了大量導彈技術,向世人證明了,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導彈!

要說為了我國的導彈事業,黃緯祿老先生究竟付出了多少,就不得不提起「剜」下自己的肉「補」在導彈上的事情了。有段時間,由於需要研製的型號太多,任務緊、壓力大,一向堅強的黃緯祿由於過度操勞,體重一下子減少了11公斤,這可是晝夜忙碌從身上被硬生生「剜」掉的,然而他瘦了,導彈卻飛(肥)了。晚年的黃緯祿老先生還始終牽掛著中國導彈的事業,他說:「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中國「巨浪之父」黃緯祿

今年是黃緯祿老先生誕生102周年紀念,從1957年進入剛成立僅一年的中國導彈研製機構,到2011年11月溘然辭世,黃緯祿一腔愛國情懷和全部心血智慧,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壯美「導彈人生」。

作為我國「巨浪一號」潛地導彈、潛艇水下發射工程和第一代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東風快遞」的總設計師,富裕了祖國第二次核反擊能力的專家,黃老先生雖然已經於7年前去世,但人們依舊忘不掉他為祖國做出的貢獻,黃老先生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和品質,航天的後繼者一定會繼續傳承,將我國的導彈推向更高峰!(叮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號哨所 的精彩文章:

量子領域我國又取得新突破,引發美國反思,牽出中國科技界一怪圈
打破西方技術封鎖,我國將火箭上的「王冠」收入囊中,國際上首次

TAG:一號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