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邵陽綏寧是演員劉燁主演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的拍攝地。綏寧,是一座天然的攝影棚,《爸爸去哪兒》《幻境逃生》等一大波影視作品在此取景拍攝。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和古老奇特的民俗文化在此交織輝映。為了走進電影中的那些場景,我踏上了這一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跟著電影里光影交織流轉的故事,感受這方水土的神韻芬芳。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一個令劉燁戀戀不捨的地方

綏寧的清晨是透著靈氣的。第一眼看到綏寧縣城,竟有一見傾心的感覺。縣城座落在群山環抱中,巫水河似一條彩帶將縣城環繞一圈後,再奔向遠方。那傍水而棲的木樓村寨,帶著古苗疆的淳樸民風,帶著次第升騰的人間煙火,再次讓歷史的稜稜角角穿雲破霧而來。歷盡滄桑的巫水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吟唱不息!

對於綏寧,可能許多人並不熟悉,這裡有原始次生林15000公頃,是中國"天然生物園和物種基因庫"。擁有國家一級保護的金錢豹、黃腹角雉等,二級保護的水獺、大小靈貓、娃娃等。1982 年,綏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一塊沒有污染的神奇綠洲。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大園古苗寨,位於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關峽鄉,距縣城18公里,緊挨S221省道,整個寨子倚山而建,伴水而築。山是青龍山,古松挺拔,生生不息。水是玉帶水,波光瀲灧,亘古長流。

20年前,20歲的演員劉燁在大園拍攝了他電影的處女作《那山那人那狗》。儘管影片並沒有多餘的鏡頭渲染這個村莊厚重的年歲,但古舊的屋檐,昏黃的燈光以及充滿年代感的蚊帳,彷彿讓觀眾觸摸到了沉甸甸的歲月。影片末尾,劉燁行走在潮濕的青石板巷道中,頭也不回,留下身後眷念無數。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2015年,在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的第五站中,節目組把旅行的地點定在了大園。當劉燁按照節目組要求,攜帶兒子諾一尋覓這棟當年他拍戲的老房子時,竟不費周折就找到了。

一切還是曾經的模樣。還是那條石板路,那片青磚黛瓦的屋檐,那個四合院,那套蚊帳。節目中,劉燁在兒子外出覓食時,躺倒在了屋檐下,和酣睡的小狗保持著同樣的姿勢。房東老爺見了大驚:你怎麼躺地上了?劉燁雖口頭忽悠房主,說是和兒子諾一開玩笑,但竊以為,他肯定在心裡感慨,除了擁抱這片土地,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表達對此片的感動呢。

大園是湘西南苗族建築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保存著相當數量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古樸的石拱橋,滄桑的窨子屋,淳樸的鄉俗民風,是湘西南一個最具典型意義的神秘苗家窨子屋村落。窨子屋,大多為四合院,修有槽門,院內有天井,入院台階四角各有一個大石蟾蜍,每至雨季,屋內四周的雨水便通過石蟾蜍的嘴嘩啦啦流到天井裡,形成四水歸堂的格局。舉頭環望,雕刻有花鳥動物的門飾和窗花栩栩如生,令人嘆絕。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大園古苗寨中,現存比較完好的窨子屋正屋34座共335間,建築面積7萬餘平米;另有古舊木房正屋145座1446間,建築面積約10萬平米。據文物部門和專家考證,這些古窨子屋房齡最長的為851年,大多數房齡在300年以上。

古老的苗寨與青山秀水融為一體,令人賞心悅目。傍晚,晚霞斜映在村道之上,田裡一個個泛著金黃的玉米,隨風搖曳著,寨子里炊煙裊裊,爺孫一家走在歸鄉的路上……眼前的人物和景象,讓我在腦海中拼湊出了兒時雲淡風輕般的田園式生活!


綏寧美景三千處,最是雄姿定遠橋

從關峽至綏寧的路上有一座石橋——定遠橋,為清代的綏寧知縣范成龍倡導,建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古時是湘西南重要的驛站,今為湖南省保護文物。

曾在網上瀏覽過一些定遠橋的圖片,高高的石拱上聳立著一座風雨廊亭,給我的印象很深刻。當駕車經過省道S221隘口裡附近時,很遠就看到有一座橋樑橫卧湍急的溪流之上,我一眼就認出那是定遠橋。橋兩頭的山為關峽,橋下的水名蘭溪。我將車停靠在路邊,對定遠橋來了個零距離接觸。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定遠橋是一座建在石拱之上的侗鄉風雨廊橋。可嘆歲月無情,風雨似斧,民國之初,亭已傾圮。2001年綏寧縣政府依舊例進行了重建,並立碑石於橋旁,刻文以記之,重置匾額於其上,亦名定遠橋。

定遠橋比公路要高出四五米,上橋得爬24級台階。我們沿台階登上橋面,感覺這橋飛架溪澗,雄矗峽口,鎮守咽喉,氣概恢弘。也難怪,這裡作為上到滇黔,下達湖廣的蘭溪古渡驛道關峽,定遠橋又位於兩峰並立的山口,中夾一溪,煙雲遙接,在那個只有馬幫的年代是何等的壯觀與氣派!時光倒過去幾百年,我想當時興建這麼一座石拱風雨橋也實屬不易。只是到了上世紀60年代,洞綏公路通車,古驛道漸廢,定遠橋的交通樞紐功能才弱化,也才有如今遠定遠橋那種孤獨的感覺。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細細端詳這座廊亭,全由杉木架構,承襲了侗鄉風雨廊亭建築特點。32根巨木立柱以圓石為座,片板為欄,長條為凳,可供憩息,可避風雨。廊亭四面翹角,頂有兩層飛檐,由青瓦疊鋪,白灰抹邊,線條靈動,顯得尤為精巧。

返回時,從遠處望向定遠橋,只見一灣溪水,蜿蜒南走,清澈見底。初秋的微風吹拂,蘭溪中湧起粼粼波光,岸邊的野草在微微顫動。讓人不禁感嘆:「綏寧美景三千處,最是雄姿定遠橋。」


漫遊人少景美的冷門古鎮

從綏寧縣城駕車出發,經過20分鐘的行駛後,一座古鎮赫然聳現——寨市。記得曾經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一座孤城萬座山,孤城恰在萬山間。無邊樹色家家繞,不盡秋陰面面環。月竹橫窗千個綠,霜楓拂硯滿凹殷。何須更著登高屐,隱几時聞鳥語閑。」詩中寫的正是寨市,並且詩人用「繞」「環」「綠」「閑」這四個字將寨市苗族侗族鄉描寫得淋漓盡致。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據當地縣誌記載,在三國時期,蜀國就曾在此建城,那時叫石頭城,也稱諸葛城。所以按照這個算下來的話,寨市距今也有將近一千八百多年歷史了。由於寨市古鎮地處交通要塞,曾是湖南通往黔、滇、粵的要道樞紐。由於交通便利,所以,寨市也曾作為綏寧縣的縣治所在地。

抵達古鎮,首先看到的便是寨市的山,寨市四面環山,東邊是雲霧山,西邊是虎山,南邊是高功山,北邊是玉屏山。遠遠望去,寨市就像一朵藏於荷葉上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由於它的靜謐、古樸,使得它在中華大地眾多古鎮中獨樹一幟。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在來寨市之前,我之前也去過不少的古鎮,各有各的特色,也各有各的迷人之處,寨市當然也不例外。從古城牆開始,寨市似乎在向世人述說著一段久遠的歷史。古城牆雖然只有小小的一段,還不足百米,且深藏於民居和荒草之間,苔蘚密布,古意斑駁。

漫步寨市古鎮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四合小院,大致式樣相似,以青石鋪房基及台階,青磚砌牆,木架結構,青瓦蓋頂,飛檐翹角。窗戶多為雕花,圖案以草木花鳥和祥瑞動物為主,寓意也多為吉祥平安和福壽富貴。在這些小院里,住著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還保留著一些手藝,例如剪紙、繡花、雕花茶、木雕、石雕、鐵器銀器的製作。

走近綏寧,重溫《那人那山那狗》的取景地

走過彎彎的老街,穿過幽靜的長廊,那一排排被時光侵襲的木屋,留下了歷史的滄桑,終於又將踏上歸程,站在西河旁的青山之上,眺望遠處的寨市古鎮,濃濃秋意,潺潺流水,我彷彿經歷了一場時光的回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