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么?中國人能吃到紅薯,都要感謝這個閩商~
原標題:你知道么?中國人能吃到紅薯,都要感謝這個閩商~
滿江紅·紅苕 郭沫若
(又名:滿江紅·紀念紅苕傳入中國三百七十周年)
我愛紅苕,
小時候,
曾充糧食。
明代末,
來由呂宋,
傳入中國。
三七零年一轉瞬,
十多億石總產額。
一季收可抵半年糧,
超粟稷。
原產地,
南美北;
輸入者,
華僑力。
陳振龍本是福州原籍,
挾入藤籃試秘航,
歸來閩海勤耕植。
此功勛當得比神農,
人誰識?
郭沫若的這首詞是紀念甘薯傳入中國370周年,也是紀念一個閩商,這個閩商就是陳振龍。
甘薯原不產於我國,16世紀末由福建商人陳振龍從外國引進,故又稱番薯(在過去,海外之地稱為「番」),陳振龍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甘薯之父」。 山芋、紅苕、紅芋、番薯、紅署、白薯、白芋、地瓜等這些因地區不同而稱呼不同的名字,實際上指的是一種東西,它的學名叫甘薯。
陳振龍,今長樂市鶴上鎮青橋村人,生於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年),自幼飽讀經書,年紀不到二十就中的秀才,可是等到考舉人的時候卻屢考不中,因而厭倦科舉,決定棄儒從商,跟同鄉一起去呂宋島(今菲律賓)做生意,往來福州和呂宋兩地,曾經在呂宋長期定居。在隆慶五年(1571)的時候,西班牙人就以武力征服了呂宋,並以呂宋為基地,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所以當時呂宋華人特別多尤其是福建人,海貿十分發達。
陳振龍見當地到處種有朱薯,此物耐旱易活,可生吃也可熟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當地人稱作朱薯。聯想到家鄉「閩都隘山阨海,土瘠民貧,賜雨少愆,饑饉存至,偶遭歉歲,待食嗷嗷」。心想著如果能把它帶回福建,必能造福一方百姓。但事情往往不能如想像中那般順遂,當時統治呂宋島的西班牙殖民者嚴禁番薯出口,最是提防的就屬與呂宋商貿往來密切的中國商人。
陳振龍經商多年,個性穩重且思慮周全,明白急於求成只會一事無成,於是,在當地潛心學習朱薯種植之法,等待時機。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50歲的陳振龍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另有「編入藤籃」、「封裝於竹筒中」等說法),藏匿於船中,成功避過出境檢查,經過七天七夜航行,終於將薯種帶回故鄉福州。
回國後,陳振龍在自家周圍空地上試種番薯,大獲成功。當時正趕上福建大旱,五穀歉收,當地巡撫正為此事大傷腦筋。陳振龍就讓兒子陳經綸向巡撫呈報《獻薯藤種法稟帖》,彙報了他們帶回薯藤的經過,說明呂宋種植朱薯之利,建議試種朱薯以解糧荒。當地巡撫覺得可行,就命人尋找合適的地方試鍾,由振龍父子傳授種植之法。4個月後,啟土開掘,朱薯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可以充饑。當地巡撫聞之大喜,第二年便傳令鄉民種植朱薯,有效解決了閩都人缺糧的問題。
但其實,番薯進入中國的時間還是太晚了,它沒能在崇禎大災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在當時那個年代,關於番薯的烹食方法也有限,這種作物吃了之後確實耐餓,但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麵粉,如果不是迫於無奈很少有人吃,吃多了之後還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因此,百姓對這種高產作物種植積極性不高。而到崇禎年間,天災人禍不斷,才又開始推廣種植紅薯,但從時間上來說已經來不及了,況且災區農民起義不斷,明政府也已經不具備推廣種植的條件了。
顯然,番薯在明朝年間的種植推廣受挫,但陳振龍的後代子孫「克承世業」,一直致力於將番薯引種、推廣到全國各地。陳振龍的曾孫陳以柱在浙江省鄞縣試種番薯,把番薯從閩中推廣種植到長江流域。乾隆年間,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把番薯引種到山東,在北方各地推廣。他不僅贈送薯種和傳授技法,還四處自費張貼招貼,動員百姓種植番薯,並彙輯出版有我國第一部甘薯專著《金薯傳習錄》,該書保存了番薯從國外引種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的歷史資料,是寶貴的農業科學史文獻。
有人稱康乾盛世為「番薯盛世」,也是言之有據,清代是中國人口爆炸式增長的一個時期,乾隆年間更是突破3億大關,為了養活如此眾多的人口,使對土壤、肥料及雨水要求都不高的番薯,從南向北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成了中國境內更廣大地區下層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最終造就了最後一個康乾盛世,可以說,陳氏一族功不可沒。坐賈行商本為獲利,陳氏卻一心情系民生,花費了七代人的錢財和心血,引種、推廣種植番薯,終有所成,澤被蒼生。
番薯的極易種植和產量極高,改善了我國農作物的結構和食譜,成為我國舊時代度荒解飢的重要口糧。古籍記載,荒年時,「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陳振龍也被一致公認為上中國的「薯聖」、「甘薯之父」和「愛國僑賢」。
晚明史學家何喬遠曾作《金薯頌》稱讚陳振龍引種之功。道光年間,福州人何則賢又在烏石山清冷台建「先薯亭」,紀念陳振龍把番薯傳入中國的大愛行為。
1998 年 8月,長樂市委、市政府為紀念和弘揚陳振龍的愛國精神,在陳振龍故鄉青橋村建立了一座陳振龍紀念亭。2008年又建陳振龍紀念館,成為長樂市重要的人文景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閩商報青卿編輯整理
TAG:閩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