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關於雞蛋的故事說起……
傳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有人質疑他:「只要坐船出海,誰都能發現那塊陸地。」於是哥倫布拿出一個雞蛋,問有誰能把雞蛋豎立起來。眾人反覆嘗試都沒有成功。最後,哥倫布把雞蛋拿過來,將一頭在桌上一磕,然後把磕破的雞蛋穩穩地立在了桌上。他以此證明,自己發現新大陸絕非全憑運氣。
故事中的豎雞蛋方法
(圖片來自網路)
這個關於雞蛋的故事帶著一股濃濃的「雞湯」味道,它的初衷是告訴人們,不要默守陳規,要打破條條框框想問題。不過,故事的真實性非常可疑,哥倫布恐怕並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一塊新大陸,還以為自己到達的是東方的印度呢。也有人提出,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義大利建築師菲利普·布魯內萊斯基。
下面敲黑板,今天要說的重點,不是這個傳說故事的真實性,而是上文中提到的那個問題:「如何使一枚雞蛋立起來?」
故事中的方法是把雞蛋磕破,不過,這個做法讓很多人不服,因為,它把完整的雞蛋破壞了。那麼,不打破雞蛋,能不能讓雞蛋立起來呢?
1893年,在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展出了這樣一件展品,它有一個圓形的托盤,上面放著一枚金屬製成的「蛋」,令人驚奇的是,這枚蛋在托盤上以站立姿態高速地旋轉著。這件展品的名字就叫做「哥倫布之蛋」,而它的設計者,是在互聯網時代被很多人捧成神的尼古拉·特斯拉。
展品「哥倫布之蛋」
(圖片出自雜誌《Electrical Experimenter》1919年3月)
我們知道,特斯拉是研究交流電的,他的這件展品也跟交流電有關。金屬蛋之所以能在盤子中轉動不停,奧秘就在於托盤下面的金屬線圈。如果你走進中國科技館二層的「電磁之奧」展區,也會找到一件類似的展品,透過它的透明托盤,你會發現三組線圈(特斯拉的展品里是四組線圈,但原理基本一致),這三組線圈裡都通了交流電,交流電的大小和方向是周期變化的,但三組線圈中的交流電變化並不一致,而是此消彼長,此起彼伏,就像在接力。電流變化會產生磁場,所以磁場也是此消彼長,此起彼伏,整體效果就是在托盤底下形成了一個旋轉的磁場。
展品「旋轉的金蛋」
(圖片來源於中國數字科技館)
當這個旋轉的磁場穿過金屬蛋時,金屬蛋會感應出電流,這個電流也會形成磁場,這個磁場什麼樣先不解釋,總之,新產生的磁場「不願意」線圈的磁場相對於金屬蛋「瞎轉」,結果就是,讓金屬蛋追著線圈的旋轉磁場跑,所以金屬蛋快速旋轉起來。而只要旋轉得足夠快,這個金屬蛋就會站立起來。
如果把通電線圈換成旋轉的磁鐵,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攝自流動科技館展品)
特斯拉設計這件展品,目的是向世人展示他發明的交流電動機。交流電動機和這個展品的原理相似,都是通過交流電產生旋轉磁場,再形成感應電流和新的磁場,最終讓一個物體轉動起來。應該說,「轉起來」才是特斯拉的最主要目的,「立起來」只是一些錦上添花的效果。
其實,不止是金屬蛋,只要是蛋形狀的物體,在桌面上高速旋轉時就能立起來,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真雞蛋。那麼,為啥雞蛋形狀的物體高速旋轉就能立起來呢?
這個問題,曾經長期懸而未決。2002年,兩位學者莫法特和下村在權威學術刊物《自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對蛋形物體因旋轉而站立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當蛋高速旋轉時,它會和桌子產生摩擦,並在朝向重心的方向上形成一個水平摩擦力(見下圖),這個摩擦力使蛋最終站立起來。論文指出,如果桌子是絕對光滑的,蛋和桌子沒有摩擦力,那麼即使高速旋轉蛋也立不起來。
蛋形物體旋轉時,會有一個水平紅線方向的摩擦力,使自己立起來
(圖片出自《自然》官方網站)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做兩個實驗:一是到展廳里來,找一些硬幣、小鋼珠之類的金屬物體,代替金屬蛋放在展品托盤上,試試能不能轉起來;二是回家找個雞蛋,親自用手轉一轉,看看能不能讓它快到立起來。最後,還要提醒一句:雞蛋要用熟的,生雞蛋可轉不利索。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 李博供稿
※和著名宇宙學家一起,尋找來自宇宙深空的生命信號!
※10月1日-10月7日百門主題科學實踐課表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