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否添加氨甲環酸無明確說法,誰來管管牙膏這點事

能否添加氨甲環酸無明確說法,誰來管管牙膏這點事

雲南白藥牙膏中添加處方葯止血藥氨甲環酸的事,迄今為止沒有官方信息,到底是否可以添加?除了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10月24日發了一則《關於牙膏產品中添加氨甲環酸功效成分相關情況的說明》,就沒有了下文。

到底應該由誰來管牙膏這點事?牙膏雖小,可是13億多中國人每天兩次都會用到,關係到每個人的健康,實在不容小覷。

缺失的官方說法

牙膏中到底該不該用處方止血藥?到底如何使用?至今沒有官方說法出來。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10月24日發了一則《關於牙膏產品中添加氨甲環酸功效成分相關情況的說明》:國際都在用氨甲環酸;氨甲環酸不是國家標準《牙膏用原料規範》(GB22115)所列的牙膏原料禁限用物質;添加氨甲環酸的牙膏要通過安全評估方允許產品上市。

作為處方葯的氨甲環酸,到底是否應該添加到牙膏中?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科學支持,亦無明確的法律法規明示。多位資深口腔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對於牙膏中添加的功效成分,需要做風險測定和臨床試驗,測定對人體健康的風險。」「雲南白藥所宣稱的幾個功效均不在國家公布的功效之內,他們在打擦邊球。」 「對於牙膏該添加什麼,不該添加什麼,都需要進行研究和規範。目前缺少這樣的研究,在監管上也沒有去做。」

但如何測定,測定標準誰說了算?牙膏是葯還是普通日用品?誰來監管?這些問題暴露出牙膏領域的監管盲區。

公眾一直在等待有關部門給予一個科學的、值得信賴的說辭,至今沒有等到。行業協會的聲明,並不能代表政府監管部門的態度。

2013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明確口腔清潔護理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由國家質檢總局移交原國家食葯總局。牙膏的歸屬問題雖然已經明朗,但是在法律上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並沒有「牙膏為化妝品」的相關描述。國家應該對牙膏行業進行法律法規的約定,以便這個行業的監管有法可依。

而目前真正行使權利的是行業協會。在行業層面上,協會先後制定頒布了《牙膏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規範》、《牙膏用原料安全生產自律規範》和《牙膏產品廣告宣傳規範》;協助國家質檢總局制定實施了生產許可實施細則;頒布試行了《口腔清潔護理產品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El腔清潔護理產品安全性評價指南》。從上可以看出,牙膏行業諸多的管理文件都是協會在做,相關的政府監管部門在哪裡?

協會的定義是指由個人、單個組織為達到某種目標,通過簽署協議,自願組成的團體或組織。協會成員多為科學家、專家、企業等組織。日本經濟界人士認為,行業協會是「以增進共同利益為目的而組織起來的事業者的聯合體」。協會不能異化,充當政府的助手。

但是在牙膏這件事情上,協會的聲明基本已經成為了官方說辭。

牙膏的各種添加誰說了算

加藥牙膏經過幾年發展,顛峰狀態已經過去。它治標不治本的共性已為人們所認識,口腔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最終解決還得靠醫生。在採訪中,多位口腔專家直指藥物牙膏帶來的危害:不僅不治病,反而掩蓋了病程,耽誤了疾病的及時治療。

牙膏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清潔口腔,目前市場上宣傳有消炎、去火、 止血、美白等功效的牙膏,大多涉嫌虛假、誇大宣傳,對口腔疾病起不到治療作用,牙膏所用藥物必須避免對口腔正常組織的損害,但這種藥物實際上很難找到。如牙結石,只要用上酸性藥物就可溶解它,但是,卻又會損傷牙齒和牙齦組織,目前尚未找到僅對牙結石有破壞作用,而又不損傷口腔正常組織的藥物。

而且,牙膏很難確定藥物的有效濃度。濃度太高,有害口腔健康;濃度正常,當藥物進入口腔後,又會被唾液沖淡,達不到足夠的有效濃度。藥物的作用事實上常被口腔內的污物 (如牙結石)阻擋,或受牙齒形態特徵的限制,難以到達真正的易感病變區。

口腔領域專家、華西口腔醫學院教授胡德渝曾表示,「對於牙膏中添加的功效成分,需要做風險測定和臨床試驗,測定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很有必要全面系統地對功效型牙膏的相關問題進行回顧和評價,以使更多的口腔醫務人員正確了解功效型牙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評價,正確認識功效型牙膏。」

為了糾偏,2017年9月,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發布的《關於牙膏功效及功效型牙膏的專家共識》稱,少數企業不實和過度宣傳,隨意誇大產品功效,或將產品中添加成分的功效直接作為產品功效宣傳;功效的有效期得不到保障,如有調查發現含氟牙膏中僅77%的產品氟穩定性較好;個別產品中添加的功效成分缺乏安全性數據支持。

政府部門的確應該出來管管了,牙膏中到底該添加什麼,不該添加什麼。

(作者系第一財經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爾康製藥擬收購九勢製藥,原料葯撲爾敏行業一家獨大
金穩會第三次會議:做好當前金融工作,必須保持戰略定力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