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400年前的寶劍,幾乎沒鏽蝕,依然寒光逼人,現已是鎮館之寶

2400年前的寶劍,幾乎沒鏽蝕,依然寒光逼人,現已是鎮館之寶

說起古劍,可能很多人會聽說過國家一級文物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本來就是寶劍收藏家,根據《拾遺記》的記載,勾踐嗜劍如命,曾有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魄、卻邪、真剛等八把名劍。越王勾踐劍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出土於湖北江陵,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其實,在浙江博物館,也有一把名劍,與越王勾踐劍還有不小的淵源,而且它的經歷,卻更為傳奇。這把名劍叫做越王者旨於睗劍,它的主人就是勾踐的兒子王鼫與。

這把寶劍長約52.4厘米,劍體寬闊,中間劍脊突起明顯。劍首呈圓形,有兩道凸箍,纏緱精巧細緻,現在保存得都非常完整。在劍格的兩面,分別篆刻著雙鉤鳥蟲書銘文。其中正面是「戉(越)王戉(越)王」,背面則是「者旨於睗」。據專家考證,這裡的「者旨於睗」就是越王勾踐的兒子王鼫與。

在這些字的中間,本來都是由綠松石鑲嵌填充的。然而年歲太久,這些綠松石有的已經脫落,依稀還可以看到是由紅色的材料所粘合的。如果拿這把越王者旨於睗劍與越王勾踐劍比較,會發現兩者幾乎是同一風格,一脈相承的。不光如此,越王者旨於睗劍距今已經有2400年歷史了,卻保存完好,幾乎沒有鏽蝕的痕迹,依然寒光閃閃,風采依舊。據說曾經做過試驗,雖然不敢真的讓它去砍鐵石,但它真的做到了吹毛斷髮,鋒利無比。

它靜靜放在博物館之中,劍體非常光滑細緻,幾乎看不到什麼氣孔,體現了當年工匠高超的冶煉技巧。另外,它的顏色呈現黃白色,這是有講究的,白色的劍則特別堅硬,黃色的劍則韌性好,黃白色的劍在於兩者之間,是無上妙品,在《呂氏春秋·別類》中提及:

相劍者曰:「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韌也,黃白雜則堅而韌,良劍也。」

吳越地區曾經是戰國時期煉製寶劍的重要來源地,這與礦產分布以及鑄劍大師的雲集有密切關係,更是因為歷代吳王、越王酷愛寶劍。但是,現今發現大部分名劍都出土於湖北,其中就包括越王勾踐劍。這很可能與最後楚國滅掉了吳越,將寶劍當作戰利品帶回有關。

據說江蘇蘇州虎丘山有吳王闔閭的「劍冢」,裡面有大量的名劍。但是一來傳言是真是假實難證偽,二來總不可能為了名劍而強行破壞「劍冢」。因此,江浙無名劍成為了當地文博工作者的心病,直到這把越王者旨於睗劍的到來。

在1995年九月,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馬承源先生得到朋友的一個信息,說在香港古玩市場發現了一把青銅古劍,並拍照想讓他鑒別。一看照片,馬先生就發現這很可能是一柄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寶劍。他邀請浙江省博物館館長曹錦炎先生一同研究,並親往香港確認了這把寶劍。

只不過當時古玩老闆開價很高,而且一度有日本人要以150萬港幣買下這把寶劍。為了避免國寶的流失,馬承源先生呼籲浙江各界共同努力,最後是由杭州鋼鐵集團出資,將這把寶劍以120多萬港幣的價格贖回,並無償捐贈給了浙江博物館。

盛世收藏,國寶能夠回歸,不僅是文物專家個人的努力,也不光是各界有識之士的誠心,更重要的還是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也是中國富強和自信的標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現代女性都很少戴花,為什麼唐宋時期男子卻要戴花
她一直都不招人喜歡,卻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事,載入史冊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