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淡水大捷,馬江慘敗後對法軍的首次成功報復

淡水大捷,馬江慘敗後對法軍的首次成功報復

《點石齋畫報》登載的新聞畫:淡水大捷

1884年10 月5 日下午5 時,孤拔從基隆派出的各艦到達淡水。此時法國遠東艦隊副司令利士比手中所掌握的登陸兵力共包括「拉加利桑尼亞」「凱旋」的登陸隊共240 人,「巴雅」登陸隊100 人,「德斯丹」「雷諾堡」登陸隊共130 人,「杜居土路因」登陸隊130 人,總計600 人。而這基本就是孤拔在馬江時所掌握的那支登陸隊,當初面對船政岸上數千中國軍隊,孤拔以此600 人並不敢貿然登陸,然而利士比卻沒有孤拔那樣老成持重,他遠沒有想到此刻淡水岸上的中國守軍遠比馬江之戰時馬尾的守軍多得多。

法國軍艦連日來在淡水外海的舉動,其實完全收在守將孫開華的眼底。這位被法國士兵想像成法軍炮擊淡水時,「他卻在喝香檳、吃午飯」,態度異常從容鎮定的中國將軍,從1874 年日本侵台事件後,就被派赴台灣駐防,對當地地形、民風極為熟悉,對籌守防務也相對較為積極。基隆失守,劉銘傳逃回台北後,曾下令孫開華放棄淡水,率部護衛台北,但被這位性格剛烈的湖南籍將領一口回絕。「劉爵帥先令孫總鎮退回扈衛地方,孫不遵,回言『吾今誓死於吾汛地內矣』。」

當時孫開華屬下的軍隊,共由四個部分組成。首先是孫開華統率的3 營擢勝軍,其次還有1 營由張李成統率,就地招募台灣土著組成的當地人部隊。此外,清政府從駐防江蘇江陰的淮系江南銘軍中抽調4 營增援台灣。9 月21 日,由銘軍記名提督劉朝祜帶領的600 名先頭部隊化裝成老百姓,乘坐冒險幫助其運兵的英國商船「萬利」「威利」抵達淡水,旋因風浪太大,轉駁困難,僅有百餘人登岸。最後,基隆失守後,原駐防基隆的銘軍將領章高元沒有隨劉銘傳逃往台北,而是率所部數百人趕到淡水。上述淡水守軍共計有8 營番號,但人數只有3000 人左右。

剽悍的台灣土著,淡水之戰中台灣土著部隊讓法軍大吃苦頭

此時法國艦船數量增多,而且法軍流露出將在沙侖海灘登陸的跡象後,孫開華更進一步對所部做了配置。防守淡水的主力是孫開華的3 營擢勝軍,其中孫開華親自統率營官龔占鰲的右營,與營官李定明的中營以掎角之勢,埋伏在從沙侖海灘通向紅堡和白堡炮台的要路上,另以營官范惠意的左營作為預備隊,埋伏在後方接應。對於章高元、劉朝祜率領的人數不多的銘軍部隊,孫開華並未流露出對劉銘傳銘軍的仇視、排擠,而是將這2 部兵力較弱的部隊部署在紅堡炮台周邊,主要負責炮台防禦。張李成率領的1 營台灣土著部隊,則部署在接近白堡的位置上。

10月8日,海上的風浪才終於平歇,利士比於清晨6時下令於當天發起戰鬥行動。很快,又一則懊喪的消息傳到他耳中,原本圈選的登陸作戰指揮官馬丁居然風濕病發作,兩腳根本無法走路。利士比被迫臨陣換將,改派「雷諾堡」上的波林奴(Boulineau)中校作為指揮官,為彌補波林奴陸戰經驗的不足,「凱旋」號的杜華爾(Duval)上尉被委派為作戰參謀。

隨著時間流逝,法軍愈發緊張地注視著岸上,並準備登陸。此時包括「拉加利桑尼亞」在內的所有外海法國軍艦,都籠罩在一種莫名的不安中。

衝過了酷似敦刻爾克海灘的沙侖海灘後,法國登陸隊立刻進入了一個他們完全陌生的環境,在四周蔥蔥鬱郁的樹林里艱難地探索前進。10 時10 分, 當走在右翼的法軍1、2 連來到密林中的一塊開闊地時,「突然,砰、砰、砰!一排子彈迎著我們打過來,瞧,一個個中國人從四面八方跑了出來……」(《孤拔元帥的小水手》)孫開華統率的擢勝軍右營最先開始向法軍發起攻擊,甚至發起了不常見的肉搏戰。遭遇猝然槍擊,法軍損失慘重,包括2 名連長在內的多名士兵傷亡, 1 連連長方丹(Fontaine)腿部中彈倒地,2 連連長德歐特(Dehorter)胸部中彈摔倒。看到1、2連被突襲,法軍剩餘的3、4、5 連立刻向右翼靠攏,提供火力支援,意圖強行突破清軍防線,沖向白堡。很快擢勝軍的中、左2營也趕到,與孫開華部形成合力,淡水城旁的密林中,中法軍隊開始了拉鋸戰。

因為己方士兵出發時考慮到盡量輕裝上陣,每人只攜帶了100 余發子彈, 而對手一方的中國軍隊大都埋伏在密林中射擊,難以取准目標。波林奴擔心過於激烈、無章法的射擊會白白浪費本就不多的彈藥,甚至於陷入彈盡的不利局面,於是下令號手發射信號,降低射擊速度,但沒想到唯一的一名號手竟然被清軍槍彈擊中頭部受傷,遂被迫下達口傳命令,但是收效甚微。將近1 小時後,惡果開始顯現,部分法軍士兵的彈藥耗盡,開始向海灘方向逃跑。缺乏陸戰指揮經驗的波林奴根本無法彈壓住手下,只得重申了一遍向白堡方向發起衝鋒的號令,意圖做最後一搏,突破清軍防線,以改變在密林中對射的不利戰法,然而這道命令最終也無濟於事。

法國美術作品:《淡水肉搏戰》

從紅堡炮台衝下來,意圖截斷法軍中腰的章高元、劉朝祜部銘軍,以及從白堡炮台殺上來,意圖包抄法軍後路的張李成部台灣土著營,讓法軍倍感壓力,不到600 名法軍面對3000 多中國軍隊,完全喪失了戰鬥的勇氣。12 時左右,指揮官波林奴被迫下令全線撤退。「這是一場肉搏戰,清軍的衝殺之勢,前所未聞,他們包圍我們的士兵,並威脅我們士兵的退路,激戰越來越激烈。再說,彈藥也將告罄,取勝似乎不是很可能,我們必須放棄我們戰士的屍體,撤退上船。」

接下來的情景,對法國登陸隊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儘管清軍本著見好就收的態度,並沒有實施窮追猛打的策略,但奔向海灘的過程中,仍不斷有法國士兵亡命飛奔,而且試圖扔下傷員,令波林奴等軍官惱火不已。到了海灘時,由於潮水緣故,想要走上舢板,必須從一段深至脖頸的海中走過,又有一些法國士兵打起了扔下同伴的算盤。

另外的悲劇發生在撤逃隊伍的末尾,交戰初期就因腳部中彈無法行走的1 連連長方丹,撤逃時被3 名手下抬著,結果在密林中出現了幾把法國人從未見過的鉤鐮槍,除1 名士兵逃脫外,包括方丹在內的3 人全部被鉤鐮槍拖倒,當場丟了頭顱,方丹成為此戰法軍陣亡級別最高的軍官。因為看到方丹軍服衣袖上有標識軍官級銜的袖章,很快又有中國士兵衝上來將其手臂割走。與方丹幾乎同時中彈的第2 連連長德歐特儘管被水兵拚死救出,逃脫了斬首的厄運,但因胸部中彈的嚴重傷勢,回到艦上不久就死去。

10 月8 日中午12 時30 分,第一批滿載法軍登陸隊的小艇掙扎著離開了淡水海面,下午1 時19 分,第二批法軍登陸隊小艇也離去,淡水之戰宣告落幕。此戰,法軍共陣亡9 人,失蹤8 人,受傷48 人,遺失舢板2 艘、哈乞開司5 管機關炮1 門。清軍陣亡80 餘人,受傷200 餘人。

大戰過後不久,淡水城裡立刻喧鬧起來。比較有趣的是,因為法軍的海上封鎖,使得英國等外籍洋行的生意大受影響,對此次法國人的敗退,所有淡水的外國人也都顯得興高采烈。租界區的英國醫院裡敞開大門收納清軍傷兵,「他們由僚友用門板從一二英里外遠抬而來,醫院各病房很快就被填滿, 經醫療後,同袍在旁細心照料,顯露深厚的袍澤之情。」

到了傍晚,淡水街道上出現了一幕特殊的景象。得勝歸來的清軍舉行古老的獻俘儀式,十多個法國官兵的人頭被扎在竹竿上示眾。「我軍兵勇於獻俘後,各持所獲賞銀,欣欣相謂曰:『此法人首級也!相視而笑。』」在周圍百姓的齊聲叫好中,作戰中異常勇猛的張李成部台灣土著部隊開始肢解法軍屍體,「土勇於奏凱之後,將法人之屍或肢解之,或分之,或飲其血,或吮其腦,且有破法屍之腹,出肝腑以示人者」。淡水之戰,雖然清軍傷亡重於法軍,但成功擊敗法軍,且在劉銘傳等大員的報告中出現了擊斃法軍數百的報告,被稱為「淡水大捷」,是為馬江慘敗後對法軍的首次成功報復。

……斬首二十五級,內有兵酋二人,槍斃三百餘人,敵乃大潰。我軍直追至海岸,敵兵溺海者更七、八十人……

劉銘傳:《敵攻滬尾(淡水)血戰獲勝折》

本文摘《中法海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1942,太平洋戰爭慘烈又輝煌的一年
外戚干政的典型,閔妃與李氏朝鮮的末期政治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