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古時期的神秘人物,傳聞中黃帝的父親,各種史料記載卻全然不同

上古時期的神秘人物,傳聞中黃帝的父親,各種史料記載卻全然不同

一般,在我們查詢歷史的時候,大多數人會引用史記或者是歷朝史料來作為證據,這種材料被我們認為是可信的歷史,中國的歷史是從皇帝開始,而這也是史記中記載著的歷史。但是有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那就是焚書坑儒,在這次事件後,清朝以前的大部分歷史都被秦始皇留了備份帶進了墳墓,剩餘的都被他燒了,這之前的歷史其實後人並不知情,這就讓史記的內容使得後人並不是非常相信,直到西晉時期一個盜墓在從魏王墓中挖出了一堆竹簡,然後經過西晉文學家們不斷修復,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竹書紀年》、《易經》、《穆天子傳》以及《國語》等16本書籍。

其中《竹書紀年》的出現讓史記成為了可相信的歷史,當然,兩本書的記載還是有著一定的出入,而馬王堆曾經出土的書籍就和竹書紀年有著非常好的聯動效果。史記的編撰靠的是《春秋》、《尚書》,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春秋這本儒家典籍。而在戰國時期,人們的主觀意識比較旺盛,很多的史料和生活方式都有著典型的特徵,這就導致很多關於歷史的事情都被打上了那個時代的風格尤其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生活,在史料中人們更願意選擇竹書紀年,而不是史記。

而在史記中,上古時期有一個非常矛盾的人物,叫做少典,這是公孫軒轅的父親,也就是黃帝的父親,但是在歷史上,關於少典的記載卻又少之又少,孟子里有說:「神農,有媧氏之女安登,為少典妃。」國語里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可以說,少典這個人是一個有一定權利的人物,炎帝皇帝都想著要給他當兒子,但是卻每一本書都說的不一樣。

少典這個人的名字非常奇怪,他為什麼不直接叫典,或者是有熊典(黃帝也叫有熊氏),為什麼一定要有個少呢?夏朝還有太康、仲康、少康這樣的稱呼,無論怎麼看這個少典都出現的太過突兀,所以人們一直懷疑在他之上是不是還有什麼太典之類的人物。然而在史料中壓根就沒有這樣一號人的出現。要麼就是完全架空,其實現在看到的都是神話,要麼就是少典之前的所有歷史都被抹去。

所以就有了這樣的推論,少典可能就是代表著一個上古部落,是一種文化的標誌,而有熊氏傳承了這個標誌。有熊氏被其他部落佔領,首領被殺,剩下的族人歸順新的部落,但是取代原來有熊氏的是誰?並不知道,於是就有少典,部落首領太典被人取代,而取代的人就是少典,在他之後有熊氏誕下了皇帝,開始了正經的傳承。也有人說,少典是不是就是少昊,而他爹傳承來自於太昊伏羲,這也不失為一種推論。當然,這都只是一種猜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扇空城 的精彩文章:

孔子周遊列國十幾年,為何唯獨沒有去秦國?這說明了什麼?
新郎出上聯:兩小無猜,一枚古泉定姻緣,新娘對出下聯很感人

TAG:羽扇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