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首艘航母服役前 在甲板上的「艦載機模型」有什麼用處

我國首艘航母服役前 在甲板上的「艦載機模型」有什麼用處

原標題:我國首艘航母服役前 在甲板上的「艦載機模型」有什麼用處


據報道,首艘國產航母甲板上有三個調度模型,這三個模型就是「航載機模型」,那麼,它有什麼用處嗎?


作為共和國第一代航母人摸索機庫甲板調度、飛機艦基保障等工作方法的重要裝備,這三位「老熟人」曾在「遼寧」艦的服役歷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其中尺寸最大、調度工作最複雜的殲-15調度模型,更是勞苦功高。


2012年2月,當這個模型剛剛來到當時還被稱作「航母平台」的「遼寧」艦的時候,垂尾上還沒有軍徽,只有一個藍色LOGO和51807這個意義不明的數字。在之後航母平台的多次試航中,它和直-8、直-9兩款直升機的調度模型,共同開展了艦機適配性的初步試驗。


隨著試驗的逐步深入,還需要驗證當艦載機掛載武器時,其原有的調運路線是否依舊暢通無阻。於是兩個霹靂-8空空導彈的模型,就被掛在了早已準備好的一對位於摺疊翼段靠內位置的掛架上。


導彈模型不光是用來干這個。儘管此時距離殲-15上艦還早,但航母艦員中的軍械/彈藥分隊也不能閑著,用模擬彈練練加掛裝卸總是要的。所以一早就在翼下和進氣道下安裝導彈掛架的調度模型,還可以讓這些小夥子們提前操練起來。


軍械分隊都這麼熱火朝天了,其他分隊也不能閑著。所以為了在模型上保持對殲-15維護的「手感」,一些必要的口蓋和天線(如機頭下方傳統而顯眼的「三刀」式敵我識別天線)也出現在了這個調度模型上,和相對粗糙的機體放在一起,顯得有些滑稽。



「遼寧」艦服役之後,幾架殲-15原型機很快也開始了艦上起降測試。但由於此時它們並不在艦上長期駐訓,而且數量也不多,所以平時仍然需要把這個模型放在艦上,用於艦上各分隊進行艦載機系留牽引、提升降下、加掛裝卸等種種訓練科目,時間一長,也用出感情了。


隨著航母逐漸開始接待各路來賓,特別是外軍參觀團,它還能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轉眼間「遼寧」艦也進入了正常訓練值班狀態,機庫和甲板上的殲-15越來越多,官兵們的操作水平也達到了使用真機進行多架次調度的標準,要開始正經的遠洋訓練了。所以它也就跟著直升機模型們一起從甲板上被吊下來,放進倉庫里存著。


直到今年6月,機庫和飛行甲板都進行了一定優化設計的首艘國產航母完成首次試航之後,為了新一輪的艦機匹配測試,「三姐妹」時隔六年又出現在了大連造船廠裡頭,乍一看似乎也沒變樣。



然而仔細一看,殲-15調度模型明顯「逆生長」了,以前的一頭「灰發」變成了「黑髮」。按說殲-15系列飛機一直採用灰色雷達罩,這模型的頭錐突然改用黑色塗裝,很是給人一種「誰家殲-11B不好好學習,跑船上浪去了」的趕腳。


等到8月19日模型再次吊運上艦,這時候發現它的塗裝改動,還不止雷達罩這一點。在重新噴塗後的機身上,前機身軍徽的尺寸小了一號,垂尾上的藍色LOGO也小了一號;搞不懂的51807不見了,代之以一個和前機身上同款的軍徽。而且大約是因為上了年紀,垂尾有些頂不住了,其內側還拄上了「拐棍」。

8月26日,國產航母帶著「三姐妹」第二次出海試航,歸來後,在船廠繼續完成後續施工的她還等到了「遼寧」艦回廠保養。


這次重新登上國產航母甲板的殲-15調度模型,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將其和殲-15量產型一致,用於外掛霹靂-8的翼尖掛架,改為和殲-15電戰型外形一致的電子戰吊艙(模型)。


吊艙的增加意味著飛機摺疊時高度的增加,因此需要對模型進行相應改進,以驗證調度工作是否會因此產生變化


關於殲-15電戰型,隨著清晰圖片越來越多,該機又展現了兩個十分有趣的特徵:

首先是取消了翼下最外側掛點,這一點著實讓人有些意外。考慮到內側掛點需要掛載電子戰吊艙、自衛用導彈等因素,取消這個平時主要用來掛載格鬥導彈的掛點,加上移除航炮之後,殲-15電戰幾乎徹底放棄了格鬥空戰的指標,可見海軍對其的要求就是全力完成電子戰任務。


而作為最新款國產「側衛」,殲-15電戰卻仍然使用俄制AL-31F系列發動機,這主要是考慮到和現役殲-15機隊在航母上部署時的部件通用性。通過殲-20的試飛與列裝過程,目前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已經具備了對AL-31F系列發動機進行增推改進,以適應部隊要求的能力。推力的增加,提升的不僅是飛行性能,對於機載設備耗電量巨大的殲-15電戰來說,同樣解了燃眉之急。



調度模型上出現了殲-15電戰的特徵,顯然說明在首艘國產航母的艦載機菜單中,將有殲-15電戰的一席之地。這一方面能看出,海軍希望現有的兩條滑躍起飛航母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從長遠角度上說,這也是利用現有裝備,儘早摸索現代化、合成化艦載機部隊編成作戰模式,培養人才的一種體現。


「寧讓人才等裝備,不讓裝備等人才」,殲-15調度模型誕生至今,經歷的一次次聯調聯試,一次次加掛改裝,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中國航母工程在硬體上的進步,更是一代代共和國航母人克服種種困難條件,投身航母事業,力爭縮小與強敵差距的情懷。


希望等到它功成身退的那一天,航博里也能有它的一席之地,等待那些曾與它朝夕相處的人,講述他們的故事。


原創聲明:本文系橄欖情愫團隊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橄欖情愫 的精彩文章:

攻擊型核潛艇真的可以橫掃水面艦艇么
殲10噴口邊上有個很像大號毛毛蟲的東西,這是什麼

TAG:橄欖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