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守城不把攻城的梯子推倒?它的發明人讓你很難做到!
原標題:為何古代守城不把攻城的梯子推倒?它的發明人讓你很難做到!
在各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代攻城的激烈戰爭場面。一隊隊士兵架起一支支梯子,努力攀爬登上城樓,與敵人肉搏,最後佔領城池。有人看了會納悶,為何守城的士兵不直接把梯子推倒呢?他們為何會任由敵人衝上來呢?
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讀。因為許多影視劇中,並沒有真實的還原古代攻城用的雲梯。而這種戰爭工具,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據歷史記載,我國古代攻城用的梯子,真名叫做「雲梯」,而它的發明人,是春秋時期的工匠大師——魯班。魯班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能工巧匠。他發明了許多至今看來匪夷所思的東西,比如木鵲,據說魯班用木頭做成的這種鳥,可以在空中飛行三天而不落下來,這被魯班用來做戰場的偵查機使用。
當然,因為善於木匠,魯班還發明了曲尺、鋸子、墨斗等木工工具,而且,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有名的工匠,她發明了今天人們雨天出行必不可少的雨傘。
當然,這些發明中,還屬於「雲梯」最為當時的國君們所重視。這種攻城利器,就是當時出過的國君楚惠王讓魯班為自己打造的。據歷史記載,當時的雲梯,可不是一些影視劇中演得那樣,就是一支普普通通的竹梯子,類似於今天日常生活中這種,它的結構非常複雜,而且看到這種結構,你就知道它為何推不動了!
魯班當時設計的雲梯,有3個部分組成:車輪、梯身和梯頂組成。其中,車輪是雲梯的底座,一般以較大的木頭為底床,下面再配置6個輪子,方便梯子移動,同時還讓雲梯整體下盤很穩當。而梯身由主梯和一個可活動式的「上城梯」組成,增加了梯子的高度。而在梯頂,還裝有「鉤」、「栓」等,用於固定梯子,同時保護它免遭敵人破壞。
由此可見,這種雲梯絕非影視劇中所演的那樣簡單,它並非一個現代的竹梯,而是一件非常笨重的攻城利器,只是現在的影視劇考慮成本,不可能對這件武器做十分精確的還原,所以只能用竹梯簡單的給替代了。所以說,如此「重量級」的雲梯一旦搭在了城牆之上,配合「鉤」、「栓」等物的固定和保護,再站上一些士兵,城上的敵人是很難能夠用手來推倒雲梯的。
而在古代的真實戰爭中,雲梯還要搭配一些其他攻城武器來使用,比如「撞車」。雲梯負責將士兵們輸送到城頭上去,而底下則由「撞車」來配合攻城,它的攻擊目標是敵方的城門,如此兩相配合,讓敵軍首尾不能相顧。
那麼,既然雲梯設計的如此精妙,魯班用它到底攻下了多少座城池呢?答案是「0」。
魯班為何一無所獲呢,這還要從楚惠王說起。魯班發明了雲梯之後,楚惠王正要躍躍欲試,攻打宋國。結果,與魯班同時代的另一位科學家墨子找到了楚惠王。當時,愛好和平的墨子打算說服楚惠王,如果通過模擬戰爭,墨子能取勝,那麼楚惠王就要終止攻打宋國。
楚惠王欣然同意,於是二人就用模型進行了一場虛擬戰爭。楚惠王出動雲梯攻城,而墨子使出了比用手推更加有效的武器——「火」,他用帶火的弓箭燒了雲梯。楚惠王再出動撞車撞城門,墨子就用石頭來砸撞車。楚惠王又想出了挖地道進城的辦法,結果墨子說他可以用煙熏走敵人。楚惠王看墨子見招拆招,於是便取消了攻打宋國的打算。
由此可見,墨子曾運用「火」來克制雲梯,才是比用手推更加有效的辦法。而正因為木質的雲梯並非是無敵的存在,再加上它自身太過於笨重,所以在明朝以後的戰爭中,也漸漸的被廢棄了。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要佩服古人的智慧,以及墨子這種愛好和平的精神。
※康熙去世後,除了皇后跟他葬在一塊,為何還有48位嬪妃陪葬?
※「赤帝之子」酒後怒斬「白帝之子」,佔山為王,建立400年王朝!
TAG:真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