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偶然挖出一物,專家看後大呼幸運,圖案意義爭論至今無果
眾所周知,古蜀是一個極為神秘的王國,留存至今的遺迹目前只有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兩處,而在金沙遺址出土的眾多古蜀文物中,尤以金器為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太陽神鳥金飾和一條金冠帶。關於太陽神鳥金飾,已經有太多文章介紹講述,今天子淵就和大家聊聊這條僥倖出土的古蜀王權象徵——商周金冠帶。
金沙遺址祭祀區
這件罕見珍寶於2001年3月4日在金沙遺址古蜀祭祀區內出土,重現天日之時雖發生嚴重斷裂,但經文物專家耐心修復後,其精美外形再次展現在世人眼前——金冠帶為等寬圓圈形,寬度較窄,僅2.68厘米,厚度更是僅為0.02厘米,其全長61.54厘米,全重44克。對於它的出土,考古學家在激動的同時也十分慶幸,因為金帶出土的位置恰好位於遺迹雨水管道的回填土中,假如挖掘機挖掘回填土時將其破壞,那後果不堪設想,而且也很有可能將這件重要文物遺漏掉,因此金冠帶能夠如此完整地保存下來,可以是極其幸運的了。
商周金冠帶
研究發現,金冠帶的製作工藝與古蜀國出土的其他金器一樣,都是錘揲成形,但它與其他金器不同的是,其表面有著與眾不同的紋飾。金冠帶表面刻有四組相同圖案,每組圖案均由人頭、箭簇、飛鳥、游魚組成,線條流暢、生動清晰。整個圖案表現出一幅人用箭射魚,箭經鳥而深插於魚頭內的景象。
古蜀王國貴族青銅面具
由於金冠帶圍成金圈後,直徑僅有20厘米左右,所以擁有者不可能將其作為腰帶使用,只能作為戴在頭上的金冠使用,而金冠一般只能由部落首領或者國王佩戴,所以這件珍寶無疑象徵著古蜀國至高無上的王權與威儀。再加上金冠帶異常單薄,人們便推斷其很大可能性不是單獨使用,一定有什麼東西襯托。遺憾的是,專家尚未在金沙遺迹找到與之配套使用的器物。
從金冠帶所繪圖案上,專家發現金沙遺迹與三星堆遺址具有一定淵源——因為三星堆遺迹中曾出土一根長達1.42米的金杖,上面所繪紋飾與這件金冠帶的紋飾基本相同,都是以鳥、魚、箭等元素為主的圖案,二者僅僅是在排列組合及細節部分的刻划上存在差異。
三星堆金杖
對於這些圖案所代表的的具體象徵,很多學者都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些學者認為飛鳥和游魚象徵著古蜀王國的圖騰遺俗,從這裡他們推斷古蜀族群是崇拜飛鳥和游魚的氏族,而上古神話傳說所記載的魚鳧、杜宇、開明等古蜀君王也都是崇奉魚鳥的,關於他們身上的魚鳥傳說數不勝數。另一些專家則認為這些圖案與古蜀國傳說中的「魚鳧」有關,「魚鳧」是當時古蜀部族的圖騰;還有一些人則認為魚頭被箭插入,表明魚與鳥之間為敵對關係,這可能反映了古蜀兩個部落或者國家間的戰爭。
鴨頭法杖(頂部)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世紀的考古發現中,考古學家在陝西等地出土的西周墓葬中,也曾發現過崇鳥射魚的情況,其出土於西周貴族墓地——「伯墓」,在墓室中央,陳列著一根鴨頭形短杖,人們墓中出土的銅器銘文推斷這是墓主生前一件重要的法器。墓主名「伯」,「伯」在古語中從「弓」從「魚」,而鴨頭法杖又代指鳥崇拜,這就有了以弓射魚的寓意,從這來看,其所表涵義與三星堆金杖及金沙金冠帶上所繪圖案不謀而合,所以學術界主流認為這些圖案的真實意義或許是表示擁有者的族氏名號。然而具體真相究竟如何,或許還有待考古工作者的更深入發掘。
參考資料:
《金沙遺址考古資料集》
※上世紀發掘一座古墓,其中擺滿孩童玩具,墓主石棺至今不敢開啟
※三國時最善守城的將領,率百餘人抵禦魏軍數年,兒子力保劉禪不死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