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自己的承諾,不管世事變化的多麼迅速,改變的多與少,他們的信念從未改變,一句諾言的信守,一種精神的執著,800多年、14代人,宋克成一家堅守宋氏祖訓,為先輩守墓,一家人不為名利、不辭辛苦,不僅是重德守信精神的傳承人,也是華夏文明的守護者。(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這件古語守墓人的故事我們還得從墓主人虞允文說起,虞允文幼時聰明,七歲即能提筆作文。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先後出任彭州等地的地方官。世間允文允武,可比武侯者,非虞允文莫屬,毛主席說:「偉哉虞公,千古一人。」公元1161年,在採石(今屬安徽馬鞍山)發生了我國歷史上宋、金兩國長期對峙局面下一場大規模的水陸大戰。(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金國皇帝完顏亮經過長期謀劃,遣兵六十萬、兵分四路南下,欲圖一舉滅亡南宋。就在南宋社稷危在旦夕之際,南宋抗戰派官員虞允文挺身而出,指揮不到兩萬人的宋軍與金兵決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於採石江面大敗完顏亮,取得了輝煌勝利,在我國古代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虞允文死後第四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下詔,指派宋氏家族開始負責守墓。從那時起,宋家世世代代為虞允文守墓。(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其墓位於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明代、清代曾先後三次維修,現存墓碑為光緒十九年重立,高2.3米,寬1.8米。傳到宋克成是第13代守墓人,宋家守護這座大墓,已經八百多年了,800多年來,宋家人就一直沒有離開這座大墓,堅守著「宋氏不絕,守墓不止」的誓言。宋克成6歲時父親去世,從那時起母親就接替父親成了守墓人。(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宋克成和其他幾個兄弟姐妹全是母親一手拉扯長大。20歲時他娶了小自己6歲的李正南。兩個哥哥先後到外地闖世界,他本來也打算出去見識見識,但重病在身的母親把宋克成夫婦叫到床邊說,「宋家守了幾百年的丞相墳,以後全靠你們了,你們要把墳看好。」 就這樣,宋克成放棄了外出的想法,夫婦倆從母親手中接過了看守陵墓的擔子,這一守就是65年。(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連北京的外孫結婚,他也沒去成。宋克成唯一一次出遠門,是在2000年去河北看大女兒。在那裡的一個星期,宋克成天天都心神不定,不是對暫替他守墓的兒子不放心,而是因盜墓賊猖狂而擔心。上世紀80年代初,盜墓賊一直都比較猖狂。仁壽縣文物機構特地配備了一支火銃給宋克成,沒想到它還真起過大作用。(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原來,民間傳說虞丞相採石大捷後,因小人進讒言而被皇帝斬首。事後,皇帝發現錯了,心生愧疚,遂命人鑄造了一個金首,配合虞丞相身體下葬。金首的傳說讓一些盜墓賊打起了主意。1999年4月的一天夜裡,六個盜墓賊到虞允文的墓地盜墓。宋克成被狗叫聲驚醒,連忙起床喊醒兒子,拿上手電筒扛起火銃就朝墓地跑。跑到墓地旁時,宋克成大喝一聲,朝天放了一槍,嚇得盜墓賊落荒而逃,一名盜墓賊慌不擇路被宋克成的兒子逮了個正著。(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如今那桿火銃早已銹跡斑斑,不能用了,宋克成還是保存著,說看到它就想起了那個晚上,就想到自己的責任。而傳承至今的還有著第一代守墓人留下的長40多厘米的刀,雖已銹跡斑斑,但他仍當作珍寶。宋克成的日常工作就是清掃墓園衛生,清除雜草。每逢月初、月半、月末舉行祭祀儀式,每天早、晚對墓園各進行一次巡視。當地政府對文物保護非常重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宋克成就被文管所委託做看護。(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2011年,年過八旬的宋克成,患上了肺氣腫、氣管炎。他開始考慮讓自己唯一的兒子宋建彬回家,接自己的班,繼續守墓。那年,舉行過莊嚴的儀式後,時年42歲的宋建彬結束打工生活,成為宋氏一門第14代守墓人。宋建彬回家之前,輾轉多地打工,見慣了外面的世界。剛回家時,每天做的事就是到墓前掃地、除草,這種「老齡化生活」,他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圖片來自東方IC)

十四代人守護一座墳墓,長刀傳承了近800年,盜賊一來就開火銃

與危險相伴的,是守墓的清貧。比起打工,守墓的收入,要低一半多。「不過我也想得過,有些事情總需要犧牲。」宋建彬說,我不會讓父親失望,等我年紀大了,「也會把兒子叫回來,繼續守墓」。守候不算偉大,偉大的是800多年的守候,這份堅持我相信沒有幾個家族能做到,但宋氏家族卻做到了。而且還是用生命在做這份安貧樂道的工作,對於這份堅持和忠心我們不得不豎起欽佩的大拇指。你們覺得呢?(圖片來自東方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