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供養神佛千億,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

供養神佛千億,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想寶藏,關於信仰我們祖先認為這是為人的!所以佛教在中國化後,很快就有高僧希運說「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這裡的無心道人不是說要供養一個沒心臟的道士,是我們自己,是人的真知本性。

這個觀念在華夏傳統中可以追溯到西周,當時我們祖先就明白「民是神之主」,供養神靈,尊重神靈都是為了人,一切應該以人為本。

所以傳統文化中提倡大家禮拜神佛,不是說讓大家徹底跪下,而是要通過供養神佛,返照自身,供養我們內心深處的那個無心道人!在於我們通過祭祀感受自己,在上香的那一刻點燃心香,然後返照自身,探尋最真實的自己,如能便能明心見性。如果不能,則只有祈禱功德。

當然不信神佛的人也沒關係,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見這個無心道人,全真教修行有打塵勞,儒家有公門之中好修行,禪宗亦有一日不勞一日不食之說,這都可以幫我們明心見性。

以我道家為例,道家修行有元嬰之說,此說修行從古至今都有爭議,但嬰兒作為一種象徵本身卻是毫無爭議的!如同儒家孟子講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在儒家的是沒爭議一樣。

這個觀念可能讓不少讀者覺得不屑,畢竟小孩子有啥了不起的?懂得個屁啊!但這是我們理解無心道人到底是什麼的關鍵!

無心道人是真知本性,是我們人的本來面目。如同今日果農用模具包住果實,久而久之果實就長成了模具的形狀一樣,在成長中人會不斷給自己戴上各種面具,久而久之就成了面具的樣子,還認為這面具塑造出來的就是自己!

華夏先賢認為塑造出來的自己正是人有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活著不快樂的最大惡果!小孩子再怎麼天資聰明,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是一時的,上一秒可能哭的稀里嘩啦,下一秒又喜笑顏開。但有幾個成年人可以如此?多是一樂就停不下來,要翹著尾巴做人,一悲就萬事皆空,整日愁眉苦臉。

當然這不是說人類幼崽就不會做惡,但他們不會有意識的作惡!燒蟲子捉螞蟻時,孩子是無心的,他們不會覺得這些東西會疼,是無知之惡。而成年人做的惡多是有知之惡,從這個角度看,如果一個成年人有孩子那種內心那麼必定會少做很多惡事。

所以自古以來儒道兩家勸善,為人療治心病,想的都是讓人找回自己,供養這個無心道人!而不是說非要用道德批判來逼迫人改變,為道日損,是讓人摘下面具找回赤子之心,繼而自然行善。

當然題目說的是供養神佛,其實並不一定非要供養神佛,讀者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時觀照內心就能發現面具下的自己,久了心自然會年輕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孩子有看不見的朋友是不是撞鬼了?
學易之要理在前,預測占卜在後

TAG:全真道士梁興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