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的過度擔心,正在一步一步培養無能的孩子

你的過度擔心,正在一步一步培養無能的孩子

文/錢志亮

父母對孩子的焦慮和擔憂是與生俱來的,遇到一點小問題都會讓自己煩惱不已:

「今天在幼兒園吃得好嗎?哭了嗎?有同學欺負你么?」

「數學考試沒考好,你怎麼不著急!以後怎麼辦?」

「明天郊遊不要忘記帶水,冷了把衣服加上,不要忘了帶......」

幾乎每一個當媽的,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時刻。然而,父母的過度擔心,對孩子來說可能成為一種傷害。

01

過度擔心,本質是對孩子的不信

曾遇到一家長,因為女兒起床問題大傷腦筋,每天早上都要催促不下十遍,孩子才慢吞吞地爬起來。

我問她:「為什麼要叫?」

家長一臉無奈:「不叫怎麼行!早餐冷了沒法吃了!她要遲到了怎麼辦?挨批評了怎麼辦?」

一個媽媽,總是擔心孩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本質上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不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吃飯,自己添衣服,自己按時起床,於是一遍又一遍地嘮叨、催促。

實際上,我們都低估了孩子自身的潛力,不是他們不會做,而是父母根本不相信他們,也不願意給機會。

就像上面那個每天催孩子起床的母親,給孩子買個鬧鐘,也可以稍作提醒,根本不用每天歇斯底里的吼。

如果孩子起晚了,遲到、挨批、早餐沒得吃.....這是她該體驗到的後果。不然,她不會知道媽媽每天早上催她起床到底是為了什麼。

當你放下了焦慮和擔心,給孩子一點信任,很多事他都能自己完成。

02

過度擔心,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上有個墨菲定律: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簡單來說:怕什麼,來什麼,越有意無意地強調,你擔心的事情就越有可能發生。

比如孩子考試前,父母反反覆復強調:「一定不要看錯題!一定不能粗心!」本來抱著平常心考試的孩子,看到父母這麼擔心焦慮,也會跟著緊張起來,考試中不自覺地會錯填一些簡單的題目。

再比如孩子端著一杯水,走得好好的,媽媽看到忍不住大聲提醒:「當心,別灑了!」孩子瞬間變得畏手畏腳。

我曾聽過一個老師講過一個故事:幼兒園裡有個小姑娘特別挑食,園裡的午飯,沒幾個她樂意吃的。老師想哄孩子吃一點,小姑娘天真地說:「老師,我挑食!」

後來老師發現,孩子媽媽經常強調孩子挑食這個問題,每天接送的時候,都會一臉擔憂地說:「我家寶寶嘴可挑了,不吃胡蘿蔔,不吃洋蔥,蔬菜只吃葉子……哎呀,可把我急壞了。」

父母的過度擔心,似乎總在提醒即將發生的壞事,孩子也很容易被父母傳達的這種負面暗示影響。

03

過度擔心,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無能

很多時候,你的過度擔心,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無能。

拿喂飯這件事來說,當孩子第一次嘗試自己吃飯時,把自己弄成大花臉,桌子、地上全是孩子掉下來的飯菜。

媽媽看不下去了:「你看你怎麼吃的!」於是搶過勺子開始喂他吃。

這樣行為的潛台詞是:看他多麼弱小無能,沒有媽媽在,一件事都做不成。

同樣的事情,還有穿衣出行、作業功課,到後面就是就業婚姻,每一個環節父母都操碎了心,想方設法替孩子多做一點,孩子很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獨立性和責任感也越來越差。等到孩子大了,父母又會反過來指責孩子的「不爭氣」。

其實,每個孩子都在一件件小事中,不斷成長,當他成功地學會一件事情後,受到鼓勵會越來越多,這是自信和獨立的開始。

相反,如果父母因為擔心,阻止或者替孩子做很多事,很少鼓勵和肯定孩子,時間久了,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很「無能」。

04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放手和信任

越擔心,越焦慮,孩子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放手和信任。

放手,不是讓父母放鬆監管、袖手旁觀,而是讓孩子去做那些會做的、有能力做的事,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但是不能替孩子做。

而信任,也不是盲目信任孩子,而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礎上,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鼓勵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讓孩子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承擔後果。

真正愛孩子,絕不是因為過度擔心,而呵護得無微不至,更重要的是讓他在無數的經歷和挫折中成長,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愛。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新東方家庭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擊垮婚姻的不是吵架,而是缺乏這種能力
「我的伴侶是孩子,老公的伴侶是手機」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