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索靖《出師頌》臨習指導

索靖《出師頌》臨習指導

《七月帖》

索靖《出師頌》臨習指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七月帖》釋文:七月廿六日,具書。靖白。雖數相聞,不解勞倦。信至得書,悉知,棄雲宅及計來東。言展有期。索靖白。

章草《史孝山出師頌》

索靖《出師頌》臨習指導


索靖《出師頌》臨習指導


索靖《出師頌》臨習指導


索靖《出師頌》臨習指導


釋文: 茫茫上天 降祚為漢 作基開業 人神攸贊 五曜宵映 素靈夜嘆 皇運未授 萬寶增煥 曆紀十二 天命中易 西戎不順 東夷構逆 乃命上將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將 實天所啟 允文允武 明詩閱禮 憲章百揆 為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師尚父 素旄一麾 渾一區寓 蒼生更始 移風變楚 盪伐獫狁 至於太原 詩人歌之 猶嘆其艱 況我將軍 窮域極邊 鼓無停響 旗不踅褰 澤沾遐荒 功銘鼎宏 我出我師 於彼西疆 天子餞我 輅車乘黃 言念舊勞 恩深渭陽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勛 今我將軍 啟土上郡 傳子傳孫 顯顯令聞

《出師頌》為漢史孝山所撰的四言詩歌,正文48句,共192字。頌是一種文體,原是《詩經》的詩體之一。(風雅頌是也。)

史孝山的《出師頌》大致分兩層,1.至「西戎不順」,先述漢室歷史,派鄧騭出征;2.用姜太公呂尚在武王伐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詩經·小雅·六月》中「薄伐獫狁,至於太原」兩句比擬鄧騭擔當大任及征伐之艱,接著用「鼓無停響,旗不暫褰。澤沾遐荒,功銘鼎鉉」四句概括了戰爭狀況與鄧騭的戰功,最後是描寫皇帝對作為「伯舅」的鄧騭的恩賞,而以「今我將軍,啟土上郡。傳子傳孫,顯顯令聞」作結。

史孝山【出師頌】

范曄後漢書曰:鄧騭,字昭伯,女弟為和熹皇后。安帝立,騭為虎賁中郎將,封上蔡侯。涼部叛羌,搖蕩西州,詔騭將兵擊之,車駕幸平樂觀餞送。騭西屯漢陽,征西校尉任尚與羌戰,大敗之。遣中郎將迎拜騭為大將軍。既至,大會群臣,賜以束帛乘馬。

范曄後漢書曰:王莽末,沛國史岑,字孝山,以文章顯。文章志及集林、今書七志並同,皆載岑出師頌,而流別集及集林又載岑和熹鄧後頌並序。計莽之末,以訖和熹,百有餘年。又東觀漢記,東平王蒼上光武中興頌,明帝問校書郎此與誰等,對雲前世史岑之比。斯則莽末之史岑,明帝之時已雲前世,不得為和熹之頌明矣。然蓋有二史岑,字子孝者仕王莽之末,字孝山者當和熹之際,但書典散亡,未詳孝出爵里,諸家遂以孝山之文,載於子孝之集,非也。騭則鄧後之兄,元舅則騭也。

茫茫上天,降祚有漢。兆基開業,人神攸贊。五曜霄映,素靈夜嘆。皇運來授,萬寶增煥。漢書曰: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於東井,沛公至霸上。應劭曰:五星所在,其下以義取天下也。又曰:高祖夜經澤中,有大蛇當徑,拔劍斬蛇,蛇分為兩。後人至蛇所,有一嫗夜哭,人問嫗,嫗曰:吾子白帝子,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也。曆紀十二,天命中易。漢書曰:漢起元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也。西零不順,東夷遘逆。西零,即先零也。乃命上將,授以雄戟。子虛賦曰:建幹將之雄戟。桓桓上將,寔天所啟。桓桓,已見上文。左氏傳,晉侯賜畢萬魏,卜偃曰:以是始賞,天啟之矣。允文允武,明詩悅禮。毛詩曰:允文允武,昭格烈祖。左氏傳,趙衰曰:郄縠說禮、樂而敦詩、書。憲章百揆,為世作楷。禮記曰:仲尼憲章文、武。尚書曰:納於百揆。禮記曰: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昔在孟津,惟師尚父,尚書曰:武王伐殷,師渡孟津。毛詩曰:維師尚父,時惟鷹揚,諒彼武王。素旄一麾,渾一區宇。鬻子曰:武王伐紂,乃命太公把旄以麾之,紂軍反走。尚書曰:王右秉白旄以麾。蒼生更始,朔風變楚。蒼生,猶黔首也。尚書曰:至於海隅蒼生。朔,北方也。楚,南方也。史記,子貢問樂曰: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紂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國亡,何也?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舜樂好之,故天下治也。夫北者,敗也。鄙者,陋也。紂樂好之,故身死國亡。薄伐獫狁,至於太原。毛詩小雅文也。鄭玄曰:薄伐,言逐出之而已。詩人歌之,猶嘆其艱。況我將軍,窮城極邊。鼓無停響,旗不蹔褰。澤沾遐荒,功銘鼎鉉。禮記曰:夫鼎者有銘。銘者,論撰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動勞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周易曰:鼎,金鉉。我出我師,於彼西疆。毛詩曰:我出我車,於彼牧矣。天子餞我,路車乘黃。言念伯舅,恩深渭陽。毛詩序曰:渭陽,康公念母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又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車乘黃。介珪既削,列壤酬勛。毛詩曰:錫爾介珪,以作爾寶。今我將軍,啟土上郡。尚書曰:建邦啟土也。傳子傳孫,顯顯令問。毛詩曰: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又曰:令問令望。

索靖草書臨習指導之《出師頌》

《出師頌》為漢史孝山所撰的四言詩歌,正文48句,共192字,晉索靖書。

故宮博物院於2003年7月以2200萬元從嘉德公司予以收購,從而使《出師頌》在離開故宮散落民間80年後得以重返宮中。這件《出師頌》是目前存世極少的我國早期章草墨跡中的珍品之一。

《出師頌》字體為章草,字字獨立,橫向取勢,末筆仍具隸書的波磔,其字勢追求在運動中取得平衡。

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學習書法也繞不過這一關。臨摹是學習書法的基本手段。想學草書者從《出師頌》入手,定是一條捷徑。

怎樣臨習《出師頌》呢?我認為要在精讀原帖、分析點畫,研究結字、章法、用墨以及整體把握、分段臨習等方面狠下功夫。下面就這幾點談一些粗略的體會:

一、精讀原帖

章草作為草書的一種,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隸書的草化,不同於今草,因今草是今楷的草化。

臨帖時,首先要讀帖。讀帖有兩個方面:一是認字,了解章草的構字方法;二是識勢,看清楚點畫的形態和筆畫之間的承接關係。爭取把字形熟記在心。

二、分析點畫

點畫是漢字的構成要素,臨帖開始要從點畫入手。要細察緩臨,找出它的點畫特徵。

比如《出師頌》的捺畫脫胎於隸書,沒有隸書基礎者,在臨習前應補一補隸書的學習。索靖所處年代,楷書已經成熟,他的較多筆畫也受其影響,臨習者可參照鍾繇和二王的小楷,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究結字

《出師頌》的結字,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左松右緊。如:「出」、「頌」、「漢」、「曜」等字;二是上開下合。如:「降」、「漢」等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於造險以破結體的呆板,如「障」字左部以很重的豎畫向左邊傾斜,而右邊有較多的筆畫,則寫的較細,且向右傾斜,以求平衡;三是呼應求得平衡。如「山」字,左邊的豎較粗,右邊則用一很粗的撇呼應,「作」字左邊一較粗的豎鉤,右下則用一重鉤,「紀」字,左邊部分寫得很重,右邊的「己」部分則以一重鉤與之呼應。

《出師頌》雖然字字獨立,但大量的單字是連筆的,它不同於隸書字的筆斷意連。

四、研究章法

《出師頌》採用縱有行,橫無列的形式。書寫者通過筆畫的粗細、字形的大小,調整空間布白、每個字的中軸線的方向一直處在變化之中,從而改變了以往章草的書寫是將字一個個擺開,大小彷彿,字距均勻,行間清晰,布列齊整的單調布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正文第2行的「素靈」二字均向右傾,而「夜」字左邊一長挑便將前面造成的險勢挽救過來。索靖如此處理章法,已為今草、狂草的章法奠定了基礎。

五、研究用墨

從整副字看,索靖並非是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的。因此,我們臨習時也應該注意墨色的變化,以便能寫出墨色的節奏來。有時筆枯了還要往下寫,這需要較強的控筆能力。在充分利用提、按等用筆方法的前提下,有時還需要捻動筆管,這樣便使墨色不至於太單調。

六、 整體把握、分段臨寫

在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進一步地採用整體把握、分段臨寫的方法來臨習了。《出師頌》正文共48句,臨習時我採用每天集中臨寫2至4句,並且還將前面已經臨過的部分再臨一次,益於鞏固。大約用了一日的時間,我將《出師頌》就通篇臨寫了數遍。

索靖是懷著崇敬的心態來書寫《出師頌》的,所以用筆勁健、沉穩。因此,我們在臨習時要拒絕浮躁,如果能在臨習前聽一首古典樂曲,調整一下自己的心緒,如此精神放鬆,更有助於臨習。

《出師頌》為漢史孝山所撰的四言詩歌,正文48句,共192字,晉索靖書。

故宮博物院於2003年7月以2200萬元從嘉德公司予以收購,從而使《出師頌》在離開故宮散落民間80年後得以重返宮中。這件《出師頌》是目前存世極少的我國早期章草墨跡中的珍品之一。

《出師頌》字體為章草,字字獨立,橫向取勢,末筆仍具隸書的波磔,其字勢追求在運動中取得平衡。

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學習書法也繞不過這一關。臨摹是學習書法的基本手段。想學草書者從《出師頌》入手,定是一條捷徑。

怎樣臨習《出師頌》呢?我認為要在精讀原帖、分析點畫,研究結字、章法、用墨以及整體把握、分段臨習等方面狠下功夫。下面就這幾點談一些粗略的體會:

一、精讀原帖

章草作為草書的一種,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隸書的草化,不同於今草,因今草是今楷的草化。

臨帖時,首先要讀帖。讀帖有兩個方面:一是認字,了解章草的構字方法;二是識勢,看清楚點畫的形態和筆畫之間的承接關係。爭取把字形熟記在心。

二、分析點畫

點畫是漢字的構成要素,臨帖開始要從點畫入手。要細察緩臨,找出它的點畫特徵。

比如《出師頌》的捺畫脫胎於隸書,沒有隸書基礎者,在臨習前應補一補隸書的學習。索靖所處年代,楷書已經成熟,他的較多筆畫也受其影響,臨習者可參照鍾繇和二王的小楷,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究結字

《出師頌》的結字,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左松右緊。如:「出」、「頌」、「漢」、「曜」等字;二是上開下合。如:「降」、「漢」等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於造險以破結體的呆板,如「障」字左部以很重的豎畫向左邊傾斜,而右邊有較多的筆畫,則寫的較細,且向右傾斜,以求平衡;三是呼應求得平衡。如「山」字,左邊的豎較粗,右邊則用一很粗的撇呼應,「作」字左邊一較粗的豎鉤,右下則用一重鉤,「紀」字,左邊部分寫得很重,右邊的「己」部分則以一重鉤與之呼應。

《出師頌》雖然字字獨立,但大量的單字是連筆的,它不同於隸書字的筆斷意連。

四、研究章法

《出師頌》採用縱有行,橫無列的形式。書寫者通過筆畫的粗細、字形的大小,調整空間布白、每個字的中軸線的方向一直處在變化之中,從而改變了以往章草的書寫是將字一個個擺開,大小彷彿,字距均勻,行間清晰,布列齊整的單調布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正文第2行的「素靈」二字均向右傾,而「夜」字左邊一長挑便將前面造成的險勢挽救過來。索靖如此處理章法,已為今草、狂草的章法奠定了基礎。

五、研究用墨

從整副字看,索靖並非是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的。因此,我們臨習時也應該注意墨色的變化,以便能寫出墨色的節奏來。有時筆枯了還要往下寫,這需要較強的控筆能力。在充分利用提、按等用筆方法的前提下,有時還需要捻動筆管,這樣便使墨色不至於太單調。

六、 整體把握、分段臨寫

在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進一步地採用整體把握、分段臨寫的方法來臨習了。《出師頌》正文共48句,臨習時我採用每天集中臨寫2至4句,並且還將前面已經臨過的部分再臨一次,益於鞏固。大約用了一日的時間,我將《出師頌》就通篇臨寫了數遍。

索靖是懷著崇敬的心態來書寫《出師頌》的,所以用筆勁健、沉穩。因此,我們在臨習時要拒絕浮躁,如果能在臨習前聽一首古典樂曲,調整一下自己的心緒,如此精神放鬆,更有助於臨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法教程:顏真卿楷書習字帖
王羲之小楷《佛遺教經》無缺字放大本

TAG:書畫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