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陵讀書·南京掌故 11.28】南京城市發展變遷——從《南京歷代名號》談起

【金陵讀書·南京掌故 11.28】南京城市發展變遷——從《南京歷代名號》談起

原標題:【金陵讀書·南京掌故 11.28】南京城市發展變遷——從《南京歷代名號》談起



時間:11月28日 周三 18:30-21:00


地點:南京 白下區 悠仙美地(新世紀店)7號包間


類型: 講座-沙龍

主辦方: 金陵讀書


活動詳情


南京城市發展變遷——從《南京歷代名號》談起


自然界的地理環境直接影響了人類生存環境的選擇,在人類文明出現城市之後,它又對城市的形態、功能、布局、景觀產生重要且深刻的影響。不同歷史時期的自然地理格局對於當時南京的城市形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其優良的自然地理形勢,自然環境的變遷使得南京逐漸從默默無聞發展到一個曾經建立起多次都城的大城市。南京大概是世界上名稱變化最多的城市,擁有七十餘個名號。此次選取歷史學家盧海鳴教授的《南京歷代名號》作為一個切入點,通過南京城市名號的變化談談南京城市發展變遷。


主講人:王振東


金陵客 新浪微博:金陵客2010 http://weibo.com/jinlingke


金陵讀書 新浪微博:金陵讀書 http://weibo.com/jinlingdushu


金陵讀書 QQ群:109069186



明孝陵

沙龍活動 通常地點:


悠仙美地(新世紀店)7號包間,太平南路1號新世紀廣場B座6樓(近中山東路與太平南路交匯處);


電話:025-84651417 84651437


交通乘車:地鐵2號線 、3號線大行宮站,公交5路、25路、9路、55路等 大行宮站;


活動費用:AA制度


聯 系 人微信:13813076615;wangyin123411



於峰:70多個南京名號的袖裡乾坤


瞭望東方周刊 │ 2017-01-26


從公元前472年范蠡在南京長干里築造越城開始計算,南京的建城史已有2488年。

悠長的歷史,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諸多文物古迹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給南京留下了一大堆名號。


據最新出版的、南京地方歷史學者盧海鳴博士的《南京歷代名號》統計,從最早的冶城,到最晚的南京,南京歷代名號一共有70多個:金陵、秣陵、建業……一個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名字,講述著這個城市的厚重歷史和滄桑往事。


「金陵」實為「銅陵」?


「金陵」也許是南京所有名稱中最廣為人知,也是最優美的一個,《紅樓夢》里有金陵十二釵,南京有金陵大學、金陵石化、金陵中學,甚至有一部寫國民政府興亡的書《金陵春夢》,等等。


「金陵」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在古籍文獻中常能看到「金陵」,但其含義卻有多種,並不一定專指南京。「金陵」有可能是北魏皇帝葬地的代名詞,有可能是指金朝皇帝的陵墓,甚至可能是鎮江。唐朝詩人張祜寫過一首《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從詩意可知,文中金陵並非南京,而是位於瓜洲對面的鎮江長江邊的渡口。


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金陵就是南京。


一般認為,南京別稱「金陵」的出現,源於公元前333年,當時楚國大敗越國後,在南京設「金陵邑」(南京此前屬於越國統治區域)。考古證明,「金陵邑」的城池就在如今的清涼山。


「金陵邑」是南京稱作金陵的開端,楚威王為什麼賦予這座新城市以「金陵」的名字?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楚威王認定南京有「王氣」,會出天子,因此命人在南京埋下金子,壓制王氣。另外一個版本的傳說中,埋金子鎮王氣的是秦始皇。據傳,「埋金」地點可能在紫金山,也可能在幕府山西麓金陵崗。但所謂「埋金鎮王氣」的傳說是東晉以後才出現的,系民間傳言,不足憑信。


還有幾種說法。一種認為,紫金山戰國時叫金陵山,因此紫金山附近建造的城池就叫金陵邑;另一種說法認為,南京地接「華陽金壇之陵」,位於句容茅山山麓,出產金子,故叫金陵;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孫權在這裡開礦採金。

有專家指出,「金陵」的「金」,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金子,而是指銅;「陵」則是山陵、山崗的意思,非指陵墓。「金陵」形容南京產銅,且山勢起伏,山崗較多。如果這個觀點得到確認的話,「金陵」其實是「銅陵」。


也有學者認為,古代君王有祭祀山川的禮俗,每佔領一個地方,總會派人禱告山川,祈求神靈護佑,並「埋金」祭祀。君主所埋的「金」當然也不是金銀的金,而是青銅器,這已被考古發現所證明。


這個觀點,元代學者張鉉在其編纂的《至正金陵新志》中曾提出,認為「金陵」與「帝王以金璧之屬禮祀山川」有關。


金陵是南京的別稱,但作為正式名稱的時間並不長,唐代時設置過金陵縣;五代時,設置過金陵府。


秣陵是「貶稱」嗎


秣陵也是南京的「曾用名」。一般認為,這個名字是「貶稱」,是秦始皇為醜化南京而刻意取之。秣即「牲口的飼料」。秣陵,就是養牲口的地方,能高級到哪兒去呢?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0年東遊會稽(紹興)。來到南京時,他廢掉了楚國設立的金陵邑,設置秣陵縣。


秦始皇為何有如此舉措?這與前文所提到的傳說有關。他認為南京有王氣,會威脅其子孫的統治,於是命人開鑿方山,「以泄王氣」;同時,將金陵改為秣陵。


從秦朝開始,秣陵縣一直用到了六朝。秣陵縣這個名稱似乎一直讓南京人抬不起頭來,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秣陵」並非貶稱。


南京大學六朝史學者胡阿祥教授認為,在秦人看來,養馬喂馬並不是掉身價的事情。相反,早期的秦人由於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們的正式族稱。「秦」這個字就是養馬草谷的意思。如此看來,「秣陵」非但不是貶義,反而是秦始皇讚賞南京的山水形勝,賦予這座城市的一個美稱。

此揚州、彼揚州


「九州」是中國的別稱。傳說上古時期,中國分為九州。按照《禹貢》的提法,九州是指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九州中,至少前六個如今保留了地名,其中江蘇佔了兩個,分別是徐州和揚州。只不過,現在的徐州不是歷史上的徐州;現在的揚州,也不是歷史上的揚州。


從先秦到魏晉時期的揚州,是非常大的概念,涵蓋如今的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的江淮、江南地區。漢代正式設立揚州刺史部。


東晉以後,「揚州」的範圍有所縮小,主要是指以南京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地區。唐代杜佑的《通典》記載,古揚州地域內,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包括現在的南京,也包括現在的揚州。


東漢時,揚州的治所(地方政府駐地)在安徽和縣,後來又搬到了安徽壽縣、江蘇丹陽。三國時期,出現了兩個揚州。魏國的揚州,治所在壽縣;吳國的揚州政府所在地則定於南京,當時,這座城市還稱「建業」。


從東吳開始,到西晉、東晉,一直到後來的南朝,揚州的治所都在南京。揚州刺史也在南京辦公。這個職位非常重要,一般都由宗室貴族擔任。這個時間段里,揚州就是南京的名稱,而現在的揚州市,在那個時期被叫做廣陵、吳州。


隋朝建國後,將揚州(現在的南京)改為蔣州,將吳州改為揚州。唐朝武德九年,揚州大都督府、揚州刺史的治所搬到現在的揚州。從那時開始,南京和揚州這個名稱就再無瓜葛了。


前後算起來,揚州作為南京的名稱,竟然長達400多年。


搞清這個脈絡,一些古詩文中的「揚州」,就可以好好分析其具體地點。南朝文學家殷芸的《小說》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幾個人談論志向,有人說希望當揚州刺史,有人希望腰纏萬貫,最後一個人說,我希望「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佔盡了發財、陞官、成仙三大樂事,這裡提到的「揚州」就是指南京。同樣的,六朝樂府民歌里,頻頻出現的「揚州」,無一例外地都是指南京。

從建業到建鄴,為何多一個「耳朵」


「建業」是三國時期孫吳定都南京時所起的名字。公元211年,割據南方、坐擁江東半壁江山的孫權將政權中心搬到了當時還叫做秣陵的南京。孫權下旨將秣陵改為建業。建業,是「建功立業,建立帝王功業」的意思。


公元229年,孫權在湖北武昌稱帝,定國號為吳。但他還是喜歡南京,同年秋天,遷都建業。建業成為東吳首都,一直持續到公元280年東吳被西晉消滅。


西晉統一中國後,先把東吳的故都建業改為秣陵,後來又把南京分成好幾個縣,其中一個叫做「建鄴」。


建業和建鄴,發音一樣,只是後者多一個偏旁,成了「鄴」。


為什麼要加一個「耳朵」?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西晉皇族司馬氏從河北鄴城發跡,將「建業」改為「建鄴」,有西晉統治者不忘故都的意思;另一種說法是,古人給一個字加上一個右耳朵,有貶低之意,業變成了鄴,是貶低南京,其實是在諷刺東吳霸業落空,此地不配做都城。


建鄴之後是建康,又是一字之差。西晉滅亡,琅琊王司馬睿等人在南京建立了東晉,改建鄴為建康。因為西晉最後一個皇帝晉愍帝名叫司馬鄴。「建鄴」犯了司馬鄴的名諱,因此需要改名。當時,中原地區戰亂紛紛,南方則相對安寧,統治者改「建鄴」為「建康」,另一層意思是希望這個江南重要城市和平安康,


此後的宋、齊、梁、陳都以建康為都城。「建康」這個名字並沒有隨著南朝的滅亡而消失。南宋時期,南京叫「建康府」;元朝時,南京被稱為建康路,「路」並非道路,而是「府」的意思。


南京簡稱「寧」,源自「江寧」


提起江寧,如今大部分南京人的反應是江寧區,老一點的人會想到江寧縣。很多人會說,江寧是南京的一部分。而歷史上的一段時間裡,江寧就是南京。

「江寧」最早出現於西晉太康二年,當時,西晉政府將南京的一部分划出來,設江寧縣。根據南朝顧野王《輿地誌》的記載,「晉永嘉中,帝初通江南,以江外無事,寧靜於此,因置『江寧縣』。南門臨浦水。至今稱江寧。」也就是說,南京靠近長江和秦淮河,「江寧」是「江外無事、安寧」的意思。而南京簡稱「寧」,也是源自「江寧」。


但也有學者認為,「江寧」含有貶義,西晉統治者認為南京地處江南,是天高皇帝遠的蠻荒之地,他們不希望這裡再有與中原王朝對抗的政權,遂將設在南京地區的縣叫做「江寧」,這一方面流露出武力統一江南後勝利者的得意之情,另一方面也希望這片富有「王氣」之地歸於安寧。


「江寧」最初是以一個縣的面目出現的,隋唐時就有江寧縣,從五代開始,南京地區被劃分為江寧、上元兩個縣,這個格局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那時江寧縣所屬地方,包括很大一部分如今的南京市區。


清代的江寧縣衙位於如今長樂路牽牛巷附近。1934年,民國政府調整了江寧縣的轄區。


逐漸地,江寧縣所轄區域幾乎全是南京郊區,再後來,江寧縣又改為江寧區。


「江寧」曾經是整個南京的名字。五代時期,南唐將金陵府改為江寧府,定都於此。到了北宋時,南京被稱為江寧府。清代,南京也叫做江寧府,一直沿用到1912年1月民國成立。


換句話說,江寧府和江寧縣曾經並存,是上下級的關係,有「江寧府江寧縣」的現象,因此古籍文獻中的「江寧府」,指的並非是如今的江寧區,而是整個南京。


比如,「江寧織造博物館」里的「江寧織造」,是清代的官職名字,這裡的「江寧」是指整個南京。


甚至江蘇省的名稱也和江寧有關,清朝康熙年間才有江蘇省這個提法,「江」字指江寧府,也就是南京,「蘇」則指蘇州。


朱元璋定名「南京」

「南京」,這是南京歷史上70多個名字中最響亮、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從字面上看,「南京」的本意就是指「南方的都城」。


「南京」是一個描述性的地名。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有「南京」。比如遼、金等游牧民族政權,一般會設置五個首都,東南西北中,各有一個都城,其中就有「南京」。


唐朝有「南京」,是成都。如杜甫《梅雨》中「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所說的「南京」,就是成都。


宋代有「南京」,是河南商丘。《說岳全傳》里,康王趙構逃出金兵魔掌,在「南京」當皇帝。這裡提到的南京,是商丘。


遼國的「南京」,是幽州,即現在北京附近。遼寧的遼陽,也當過遼國的「南京」;金國的南京則是汴京,也就是如今的河南開封。


有學者考證,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十個「南京」,最晚出現的「南京」,即如今的江蘇省南京市。


南京從什麼時候開始叫做「南京」呢?早在六朝時期,就有人寫詩提到了南京,生活在建康的蕭梁文學家蕭子顯寫的《奉和昭明太子鐘山講解》,裡面有「嵩岳基舊宇,盤嶺跨南京」之句。唐高宗李治撰寫明徵君碑碑文,在南京棲霞寺立碑,碑文中有「凌江迥憩,遂屆南京」之句,再次提到「南京」。有人據此認為,這是南京市被稱為「南京」的開端。但據盧海鳴考證,這兩處文學語言中的「南京」,都不是現在的南京,而是鎮江。


「南京」名字的確認,是明朝的事情。元末農民戰爭中,朱元璋攻克集慶路(南京在元代的稱謂),改為應天府。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當皇帝的第一年,他打算遷都到汴梁(開封)去。他將汴梁命名為「北京」,將應天府命名為「南京」。這是南京市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南京」這個名號。


朱元璋當了幾年皇帝後,打消了遷都開封的念頭,遂把南京升為京師,「京師」是首都的意思。到了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當皇帝的時候,開始遷都,於永樂十九年遷到了北平府即北京。北京成為明帝國的首都,榮升為新的「京師」,原來的「京師」則恢復了「南京」之名。


在明朝,這座城市大部分時間都被稱為「南京」。但明朝的「南京」是一個更大的概念,明代的南京統轄應天、鳳陽、淮安、揚州、蘇州、松江、常州等14個府4個直隸州,一共有97個縣,範圍非常大,在國內的地位僅次於北京。

清朝時,南京改稱江寧府。但到了民國之後,又恢復了南京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到現在。



「法國梧桐」的由來


網友「法桐」的名字讓我想起南京種植的行道樹二球懸鈴木。南京許多馬路兩側,高大的懸鈴木經修剪造型後枝葉交錯,形成蔚為壯觀的綠色長廊,給到過南京的人抹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小時候居住的南京解放路4號大院里也有不少這種樹。百姓們都叫它「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其實它既不是梧桐,也不產自法國。那「法國梧桐」這個名字從何而來?


懸鈴木(Platanus)是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約7種植物的通稱。因外觀尤其是葉子像梧桐而被誤認作梧桐。懸鈴木分布於東南歐、印度和美洲,中國引入栽培的有3種,包括一球懸鈴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原產北美洲,俗稱「美國梧桐」或「美桐」)、二球懸鈴木(Platanus × acerifolia,俗稱「英國梧桐」或「英桐」)、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原產歐洲東南部、印度一帶,俗稱「法國梧桐」或「法桐」)三種。我國目前普遍種植的以雜種「英桐(即二球)」最多, 系17世紀用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在英國雜交成的二球懸鈴木,英國人把它叫「倫敦懸鈴木」(London Plane Tree)。後來法國人將二球懸鈴木帶到上海,作為行道樹種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上,上海人就把它們當成是法國梧桐。 雖然它即非法國原產亦非梧桐,但以訛傳訛,人云亦云,幾乎所有人都把它叫「法國梧桐」了。



二球懸鈴木


在植物學上懸鈴木屬於落葉大喬木,高可達35米。枝條開展,樹冠廣闊,呈長橢圓形。樹皮灰綠或灰白色,片狀脫落。柄下芽。單葉互生,葉大,掌狀5-9裂,幼時密生星狀柔毛,後脫落。花期4-5月,頭狀花序球形。球果下垂,通常2球一串。9-10月果熟,堅果基部有長毛。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枝條開展,樹冠廣闊;樹皮灰綠色,不規則片狀剝落,剝落後呈粉綠色,光滑。葉片三角狀,長9—15厘米,寬9—17厘米,3—5掌狀分裂,邊緣有不規則尖齒和波狀齒,基部截形或近心臟形,嫩時有星狀毛,後近於無毛。球形花序直徑2。5—3.5厘米,通常2個一串,狀加懸掛著的鈴;花長約4毫米;萼片4;花瓣4;雄花;雄花有4—8個雄蕊;雌花有6個分離心皮。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小時候在南京,會把懸鈴木的果拿來玩。一是把果上的毛掰下來吹,二是種子上有一層網狀物,孩子們都把它取下來說是小漁網。懸鈴木夏天樹下經常可以看見「弔死鬼」,昆蟲學上叫做「蓑蛾」或「袋蛾」,這種蟲子會利用小枝小葉吐絲編織成一個袋子保護自己,會吐絲從樹上垂吊下來。文革時期家裡養雞,我就抓它們回去後剪開蓑袋,把蟲體拿出來餵雞。



梧桐樹


而真正的梧桐(Firmiana


simple)是梧桐科梧桐屬的植物,英文名為Phoenix Tree、別名青桐、桐麻 ,也屬落葉大喬木,高達15米;樹榦挺直,樹皮綠色,平滑。原產中國,南北各省都有栽培,也為普通的行道樹及庭園綠化觀賞樹。


梧桐樹樹皮青綠色,平滑。葉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30厘米,裂片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無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脈7條,葉柄與葉片等長。圓錐花序頂生,長約20-50厘米,下部分枝長達12厘米,花淡黃綠色;萼5深裂幾至基部,萼片條形,向外捲曲,長7-9毫米,外面被淡黃色短柔毛,內面僅在基部被柔毛;花梗與花幾等長;雄花的雌雄蕊柄與萼等長,下半部較粗,無毛,花藥15個不規則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頂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小;雌花的子房圓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質,有柄,成熟前開裂成葉狀,長6-11厘米、寬1.5-2.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幾無毛,每蓇葖果有種子2-4個;種子圓球形,表面有縐紋,直徑約7毫米。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南京法國梧桐種植歷史


1872年,來自上海租界的法國傳教士,在石鼓路栽下了一批「二球懸鈴木」,也就是法國梧桐。那以前,南京城裡從未有過這種樹,最多最有名的是「清波蕩漾柳圍堤」「白門柳色煙凝碧」。而在之後的一個世紀里,外來的法國梧桐竟遍布民國乃至當代南京城,極盛時期曾達八萬多棵。


南京廣種法國梧桐,始於1920年代。1917年,孫中山發表《建國方略》,盛讚南京「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決心營造一個理想中的首都南京。孫中山的宏願,正是六朝古都20世紀民國范兒的歷史源頭。 爾後,1919年《南京新建設計劃》、1920年《南京北城區發展計劃》、1926年《南京市政計劃》、1928年《首都大計劃》陸續出爐,至1929年《首都計劃》定稿,「民國首都南京城」的宏願,終於變成了設計圖紙。


國都設計處處長林逸民在交出《首都計劃》時說:「全部設計皆為百年而設,非供一時之用,故於設計事項,不敢不格外慎重。」(《首都計劃》)設計者們的目標是「將首都一地不獨成為全國城市之模範,並足比倫歐美名城也。」(《首都計劃》)對於包括園林綠化、城市建築等多種元素在內的總體城市風格,設想「建築方面,不獨易臻新巧,且高下參差,至饒變化……主要機關建在中央,其他環列兩旁,有如翼輔拱辰之勢,若出自然,抑建築大道,互相貫連。察其地形,施工又便,加以鑿築湖池,擇地最易,園林點綴,隨在皆宜,於莊嚴璀璨之中,兼擅林泉風景之勝。」此設想在宏觀上採納歐美模式,微觀上則採用中國傳統形式,極富詩意,讓人聯想到漢唐氣象,天人合一的中華大美。 設計者們甚至給出了具體的園林綠化規模標準「大南京每一百三十七人,即占公園一英畝,此數實城市設計家所認為最適宜者也。」(《首都計劃》) 這標準,相當於公園和林蔭道佔全城面積40%,且平均每個南京市民可享有9平方米的林園綠地——超過了當時的倫敦、巴黎和柏林。為華盛頓的6倍之多。



南京的「法桐之父」——傅煥光


■ 翠綠的文脈


從南洋修得森林管理專業歸國、時年33歲的傅煥光,於1925年被委以主持南京園林項目的重任。當時,南京城裡一片荒蕪,行道樹和公園幾乎沒有,連千百年來一向蔥蘢的紫金山,也因之前太平天國的連年鏖戰而林木盡毀。


五年後,當1929年6月孫中山靈樞移放回中山陵舉行「奉安大典」之際,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園林之城」已初露端倪:從孫中山靈樞經過的碼頭-中山北路-中山東路-東郊,全長12公里長的中山大道兩側和街道綠島上,一萬多株為中山先生護靈的法國梧桐,6米一株、每排6株,整齊地延伸了十多里,直到紫金山頂中山陵。從中山門到陵園的大路兩側,則種了1034株法國梧桐。


它們系南京市政府從上海、杭州、蘇州以2兩白銀一棵的價格購得,幾十年過後,衝天20米高,從下關江邊直至中山陵,一路濃蔭遮蔽,成為南京城的絕佳景緻。


令許多人不解的是,中山陵的梧桐至今保持著樹榦統一向上生長,枝椏呈手掌形、然後自然開枝的形態。南京園林部門介紹說,這是獨特修剪手法造成的獨特姿態:在樹還未成年,就將它們的生長模式,拗成三枝。這樣,它一長到腰部,樹枝分杈就會呈三根向上、向斜伸展,成手掌形。


由於中山大道的特殊地位,這批法國梧桐也連同它所蔭蔽的道路在內,一起被賦予了民國時期南京城建史上的標杆意義。這條全長12公里、設計寬度40米的街道,比當時號稱「世界第一長街」的美國紐約第五大道還長2公里。其最初目的是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櫬南下奉安中山陵。


馬路建成後,很多政府機關就沿著路兩旁蓋房子。國民政府外交部、司法院與司法行政部、中央通訊社、財政部、勵志社等等依次排開。


從事南京地方史研究二十餘年的南京出版社編審盧海鳴說,不僅僅是當代南京城主要道路格局、迥異於六朝古都格局、一派嶄新氣象的城市基本格局,也由中山大道開啟了:中軸線南北走向的傳統格局改變了,那是基於以君臨天下的王朝政治中心作為城市中軸線設計原點的理念;南京城市倚重秦淮河而疏離長江的局面也改變了,城北、城中、城東都被中山路連接起來了,南京從此走出了封閉五百多年的城牆圈。


同時,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蘊也沒有被拋棄:「它將嶄新的山西路、鼓樓、新街口、大行宮等商業金融中心,與六朝皇城、南唐皇宮、明故宮和清朝行宮遺址舊跡等等都串在了一起,好比一根金線,上面鑲滿了熠熠生輝的明珠,它是南京的文脈。」盧海鳴說。而路旁一萬多棵法國梧桐,就是屬於南京文脈獨有的翠綠。


■ 最綠的南京


除了中山大道,傅煥光還規划了包括長江路、黃埔路、中央路在內的25條林陰大道。又經十多年的辛勤耕耘,荒山一片的紫金山在傅煥光手裡樹木覆蓋率超過70%,水木繁茂,被喻為「東方完美森林」。


但是,整個《首都計劃》並未完全實施,從1929年到1937年,8年間實施了30%-40%,後被日本入侵的炮火阻斷。可是後來歷屆政府的南京城市規劃,都沒有超出《首都計劃》的框架。劉正平說。而南京城裡法國梧桐的不斷增加,正是《首都計劃》在此後歷屆南京政府城建思路中延續的體現。蔣介石時代,南京主政者也偏愛法國梧桐。民國時期,每年植樹節,蔣介石與夫人也會在南京植梧桐樹以紀念孫中山。 解放軍攻下南京後,劉伯承出任南京市長,對高大挺拔、鬱鬱蔥蔥的法國梧桐情有獨鍾,因此特地派人從湖南運來2萬株杉樹和法桐。不到3年,這些樹苗就在南京紮下了根,然後在中山陵、雨花台、玄武湖、雞鳴寺、棲霞山等處拔地而起。據南京園林部門介紹,南京珠江路、建康路、中華路、北京東路、北京西路、御道街、進香河路等15條南京人最為熟悉的林陰大道上的法國梧桐,都是在1951年-1957年間栽種的。


劉伯承極看重南京的梧桐,他主政期間,南京有人因為砍樹而被判了12年徒刑。在各方面的「特殊」保護下,南京梧桐得以茁壯參天,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成了這座城市的標誌和榮耀——這些法國梧桐,樹齡甚至比他們的父輩還大。


「民國大樹、建國大樹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生長,很多長到了二十多米高。南京林業大學博導湯庚國回憶,由於歷屆南京政府不斷栽種梧桐,到1980年代,南京終於成了最綠的南京。


「南京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綠。初冬時分,不說滿城常青的雪松檜柏,就是枝杈舒展的梧桐,絕大部分寬大的葉子還在枝頭搖曳,把初冬的陽光劃分成光怪陸離的星星點點;枝繁葉茂的桂樹雖然花已落盡,葉子卻綠得發亮,厚如脂膏。」(張翕《中山大道今昔》)


數十年來,這些幾乎無處不在的翠綠,蔭蔽了幾代南京人。


夏天,南京最高氣溫平均值達37.3℃,然而「樹冠繁密,遮天蔽日,透露下來的縷縷陽光在地下晃動著,帶給人們滿目濃綠和清涼。那些三五成群,又或者是緊緊相依偎著,在樹陰下散步的人們,一邊說笑,一邊走過也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街道,卻一點也沒有因為盛夏與重複的街景而煩躁,相反,顯得格外愜意。」(姚瀾《梧桐,一個多世紀的南京情懷》)


■ 梧桐:遊離於生死間的南京氣質


1920年代的南京主政者選擇法國梧桐作為主要行道樹,是考慮到它有生長快、壽命長、耐修剪、樹大葉厚的特點,或許不曾想到,數十年後,這滿眼翠綠竟成了南京文化氣質的組成部分。


對此,東南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所長周琦闡述得很清楚:「南京城街道兩旁的梧桐樹,茂密的樹枝已經可以將整個街道遮蔽。透過遮天蔽日的樹木再看這些民國建築,更容易感到陰涼、沉鬱,這離陰柔的感覺也不遠了。」


「南京城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生與死之間遊離。」周琦說。在他眼裡,南京陰柔的感覺還源於南京的綠化效果。


民國建築亦如是,作為南京一個時代的城市記憶與繞不開的歷史,如今,它們都已臨近使用壽命之大限,在江南煙雨的浸潤中日漸飄搖。而這些民國建築遺風,在陰涼、沉鬱的梧桐遮蔽之下,也讓南京的城市形象定位,一直徘徊於「悲情」「落寞的貴族」等相似的語境間,其中尤以「陰柔」為重。


另一方面,南京籍著名作家葉兆言則認為,南京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上,民國以前是沒有梧桐樹,一旦引入一些好的元素以後,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我個人認為梧桐樹就是這樣一個元素。雖然是個外來物種,但是我覺得它在某種意義上更能代表民國的南京,因為這意味著南京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和接納」


「那些從歷史中延續下來的樹木,和記憶中的充滿溫馨的林陰大道,曾給古城南京帶來巨大的榮耀。人們一提起南京,首先想到這個第一流的綠化,而綠化的突出標誌,便是栽在中山大道兩側和街中綠島上的法國梧桐。這是國內任何城市都不曾有過的奢侈和豪華。」



轉載自簡書:


https://www.jianshu.com/p/30fb744e4a6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讀書 的精彩文章:

《鄉土中國》| 費孝通:無為政治
《鄉土中國》| 費孝通:長老統治

TAG:金陵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