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孔明:讀《策劃賈平凹》不能不說的話

孔明:讀《策劃賈平凹》不能不說的話

新民的書稿已經拜讀,未及掩卷,就覺得有話要說。我佩服新民。我進陝西的出版大院,晚他一年,不過眨了眨眼,已經十八年了。抬頭不見低頭見,又同做編輯,又有相同的愛好,他的做人,他的為人,我是了如指掌的。他的敬業,他的於「業」之上的勤懇,一直鞭策著我,使我對他不能不發自內心地尊敬;他的學問,他的於工作之外的成就,又使我不敢不刮目相看。

書稿,是新民的一個成就,也是新民心血的一個象徵,更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一個佐證。我還不認識賈平凹的時候,記得是在職工食堂的飯桌上,我問新民他最佩服陝西哪個作家,他說:「賈平凹!」那語氣,沒有絲毫猶豫。那時候的賈平凹還不像今天這樣被人像神一樣敬著。其後的歲月,印證了一個事實:他對賈平凹的佩服,是令人敬佩的。

首先呢,矢志不渝,這難能可貴。我有幸也算賈平凹的一個朋友吧,知道賈平凹的朋友滿天下,其中不乏利用者。利用,便不可能「矢志不渝」。新民是心裡敬著,筆也不閑著,平凹一旦有新作問世,他必然要先睹為快,然後就是一篇文章,日積月累,竟充實了半部《書友賈平凹》。有敬,就有心,於是就策劃、編輯了賈平凹許多的「第一部」。毛主席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新民對平凹,就是只做好事,不做壞事。要知道平凹盛名之下,物議不免。無論平凹處在人生的低谷還是高潮,新民都始終如一地維護他、尊敬他、愛戴他。沒有矢志不渝的敬,這一切是不可能的。

其次呢,用心良苦,不折不扣。1993年春天,賈平凹可以說是內外交困,新民夫婦便邀平凹到家做客,其殷勤周到,令作陪的諸友感動。時過境遷,平凹寫字,新民妻為其捧茗磨墨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新民不善言辭,卻善解人意,總是用自己的筆為平凹抱打不平。我後來親近新民,看重的便是他這一點。

當然還有其三其四,恕不一一列舉。佩服,做起與賈平凹有關的事,便樂此不疲。一件一件做開去,做到現在,便有了這部絕非心血來潮的著作問世。

說老實話,新民每有書出版,我的心裡總「酸溜溜」的。「酸」,不是嫉妒,而是遺憾,還有點慚愧或者不好意思在裡邊。大凡他策劃、編輯賈平凹的書,十之八九我都耳聞在先,可沒有一部經我之手問世。我的心裡是接受的,有的甚至欣賞,有的還拍過胸脯,到後來都事與願違。我不敢怨天尤人,只能怨自己人微言輕。所以,新民每贈我他新出的書,我都別有滋味在心頭。好在新民寬厚,不放在心上,所以至今我仍做著他的朋友。

擺在桌案上的這本書,記錄了新民策劃、編輯賈平凹作品的酸甜苦辣。其中有的我知道一些,有的我並不知道。知道的,當然我感到親切,也不由自主地感慨;不知道的,使我唏噓長嘆。我是羨慕他的,以為他告別了編輯崗位,仍能做著自己所敬愛的事業;戴上了官帽,寫作艱辛,出書當不至於艱辛吧?現在看來,我是錯了。他做著「官」,卻守著做人的本分和做文人的自尊,不「擅長」透支自己所擁有或者想擁有就能擁有的資源,「質本潔來還潔去」,出書便不那麼「隨心所欲」。其中一些細節,叫人心酸。這心酸他是深深藏在心裡的。所以,即使是在他心酸的日子裡,抬頭不見低頭見,我竟然絲毫沒有察覺。即使在他出那本「官司」的書所滋生的是是非非時期,我去上海看他,和他吃飯、訪友、謁魯迅先生墓,他也絕口未提。我理解他,他不肯把心酸分給朋友,只肯和朋友分享事業有成的快樂。

忽然就想起了清人顧炎武的詩:「天道有盈虛,智者乘時作。取果半青黃,不如待自落。」新民的這本書,便是「自落」的碩果。這怕是上天對新民執著於賈平凹的饋贈吧。

孔明

2017年3月27日晚


孔明:讀《策劃賈平凹》不能不說的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策劃賈平凹》是王新民研究賈平凹的諸多著作之一。本書用紀實的筆法,樸實的語言,真實的感情記錄了作者策劃、編輯、出版賈平凹諸多「第一部」的酸甜苦辣,見證了賈平凹創作生涯的起起伏伏,堪稱一部賈平凹「書史」。在這個過程中間接展現了作者與賈平凹三十多年的友誼,從側面透露出賈平凹除了作家之外不為外人知的一面。

作者簡介


王新民,祖籍江南,後遷渭北。先後就學於西北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相繼供職於編輯出版和發行版權管理部門。出版《行余集》《賈平凹打官司》《書友賈平凹》《渭河大水災》《〈秦腔〉大合唱》《一部奇書的命運》《尋訪高興》《遊走西安》《賈平凹紀事2000—2010年》《賈平凹紀事1990—1999年》《黃土高原上的銀鈴》等著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的精彩文章:

高建群:13年的光輝歲月,令這裡成為中國民主革命聖地
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主角》陳彥獲獎感言:感謝生活的恩賜

TAG: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