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解答:如果最鼎盛時的明朝與最鼎盛時的清朝打起來,誰會贏?

解答:如果最鼎盛時的明朝與最鼎盛時的清朝打起來,誰會贏?

這是一個挺招罵的問題,不過還是簡單答一答。

問題如下:

如果最鼎盛時的明朝與最鼎盛時的清朝打起來,誰會贏?

答案很簡單,肯定是清朝贏。

清朝的武力,面對已經掌握了世界霸權的西方列強時,確實是不行,哪怕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也已經是全方位落後,但是我們要注意這裡面的關鍵詞——「列強」。

大航海時代後的「西方強權」已經縱橫世界,敗在其文明成果之下的老大帝國不勝枚舉,無論是靠近西方的奧斯曼土耳其,還是波斯、還是印度的莫卧兒帝國,乃至於南亞次大陸北部的錫克王國,或是東歐、中亞草原上的一群蒙古、突厥後裔的汗國,在面對對方「分遣隊」級別的遠征軍時,已經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

這裡面表現好一些的, 也不過就是低頭學習西方軍事科學、戰術的那部分,比如土耳其和錫克、埃及,都曾經進行過相應的改革,但是對手一使勁兒,中世紀的社會結構、政治組織照樣扛不住。

而曾經「輕鬆」打敗西方殖民者的大明朝,所面對的真的只是「殖民者」,比如讓國姓爺鄭成功父子都只能用「船海」戰術、「人海」戰術對付的荷蘭人,其實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公司軍隊。

事實上,早在大明朝還沒有顯露出「頹勢」的時代,西班牙殖民者已經提出了「3萬人征服大明」的計劃:

1582年(大明萬曆十年)西班牙傳教士阿隆索·桑切斯到達澳門。他認為「勸化中國,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借重武力」,於是向西班牙國王建議,只需要派出「一萬或一萬二的西班牙、義大利或者別國的士兵」加上「五六千日本兵和數量相等的菲律賓兵」就能輕鬆地將明朝之納入版圖。

事實上,在當時的大明在軍事技術上,已經各方面都遠遠落後於西班牙,不但海上艦隊無法爭雄,在陸地上,也一樣差距不小。

對於很多明粉津津樂道的領先世界的明朝火器,西班牙人的評價是:

很差勁,短的很,火藥多而鐵少,依我看來隨便一塊corselete(西式甲胄的胸甲部分)就能擋住,況且他們的槍法不精確。

至於騎兵,安達盧西亞馬體高155厘米,而明軍普遍使用的戰馬(蒙古馬)的平均高度甚至不如宋軍的河曲馬(140厘米),只有120-130厘米左右。

而明軍普遍裝備的鎖子甲、札甲、布面甲、棉甲,比起西班牙騎士的板甲孰優孰劣,不用多說了吧?現實是,明末戰爭中,明軍對八旗兵只是精心製作、保養甲片的鱗甲、札甲都辦法不多,何況堅固程度遠超後者的西方成熟板甲。

在步兵上,西班牙大方陣橫行歐洲多年,無論單兵裝備還是兵種組合,戰鬥力都遠遠勝過大明。

唯一能夠阻止西班牙人進行這樣一場遠征的理由,可能就是16世紀悲劇的海運損失和後勤困難,1/3的長途海難比例以及十不存一的壞血病、傳染病死亡率,讓這樣一場跨大洲遠征淪為了空想。

現實是,明朝和清朝一樣,早已經落後於當時世界軍事科技的最高水平。

所謂強盛時期的明朝,無非就是明太祖、明成祖橫掃漠北的時代,但是,如果從軍事科學和軍事組織來總結:

明初的衛所兵,實質上就是一群民兵水平的兵員;大部分使用長矛,小部分使用火門槍和弓箭的步兵;與一批使用蒙古游牧騎兵戰法的漢人軍事貴族或本身就是蒙古降人組成的騎兵;以及氣密性極差的大號火門火銃(算不上炮,而是霰彈槍「噴子」)混編組成的戰役單元。

這個水準,甚至不如明朝萬曆年間「戚家軍」重組北邊防禦時整頓的南軍。

事實上,在明成祖靖難之役中,一直作為戰役尖刀的決定性力量是朵顏三衛和他自己部下的騎兵,8000-10000人左右,這些人大部分乾脆就是蒙古人。面對這個規模的使用蒙古戰法的騎兵突擊,朱元璋身後留下的幾十萬內地衛所兵都淪為了「弱雞」。

恰恰是類似的對手,和明朝的「九邊精銳」糾纏了一百多年的蒙古諸部,可以作為對比的標杆。

因為真正讓後金由一個明朝內部叛亂的地方小政權變成可以和明朝對峙的大政權的標誌性事件,正是後金對東、西蒙古的征服。

曾經強橫一時,嘉靖年間打到北京城下的土默特蒙古,直接被躲避後金大軍的「林丹汗」鳩佔鵲巢,而「林丹汗」統轄的察哈爾部,又被後金軍隊(此時還有1/3的旗丁無馬)一路追打,惶惶如喪家之犬。

要知道,只是在1619年,林丹汗派遣使臣到努爾哈赤住地時,還自稱「四十萬蒙古之主」,藐視地稱努爾哈赤為「水濱三萬人之王」(《皇清開國方略》卷7)。

而這位「四十萬蒙古之主」的察哈爾部落,曾經讓明末邊軍焦頭爛額(不包括上述戚繼光,當然,他和另一位名將李成梁的主要對手也是察哈爾部),往往只能等他們破口搶掠夠了,遠遠跟在後面「送客」。

當後金1626年(被羞辱7年後)開始對這位「四十萬蒙古之主」開刀時,林丹汗也好,蒙古各部也好,快速地土崩瓦解,又過了10年,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49個大小領主齊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汗,並奉上「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也就是說,皇太極這個建州女真人,成了蒙古共主大汗。

這一系列的征伐和拉攏,都是在與大明朝遼西軍團、東江軍團、朝鮮等多方力量對峙,甚至保持軍事優勢的前提下進行的……直白地說,皇太極綁著一條胳膊、兩條腿,就把「四十萬蒙古」打服了。

有人或許會說,這時候蒙古各部處於分裂狀態,所以給了後金可乘之機,那麼,明成祖時代多次北征,蒙古各部就是處於統一狀態嗎?

真正的現實是,用明朝邊軍的傳統步、騎兵戰法武裝起來的後金,由於經濟形態的簡單,反而具有遠遠超過明代前期邊軍的適應能力,在戰鬥力上,此時的後金應該遠遠優於幾百年前明成祖麾下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數量更是他們的幾倍之多。

就步兵而言,八旗能夠打敗基本職業化的「浙兵」和「白桿兵」,打敗明朝初年的「民兵」問題並不大,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人數和傷亡的因素罷了。

然而,清朝的鼎盛可不是在開國之初的太祖、太宗時期,而是在康乾時代,這個時候,人數就完全不是問題了,當然,八旗兵的戰鬥力也大幅下降了。

但是,乾隆朝對準格爾汗國的萬里遠征勝利證明,面對一個幅員超過500萬平方公里,且能夠自鑄火炮,擁有大量火槍,並有瑞典教官,俄羅斯支持的草原帝國,清朝仍能戰而勝之。

對了,再補充一條最近讀書看到的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早在清朝順治年間,北方各地的督撫就在嗷嗷叫著寫摺子訴苦,比如山東、河南、山西的綠營兵欠餉,甚至有欠半年、一年的,那話說的可憐啊,好像朝廷不發軍餉,明天綠營兵就要兵變宰了他們似的。

而這些綠營兵的訓練科目,乾脆就是照搬的前明,傳承達400多年。

即根據敵情、地形進行陣法轉換,名號也是五花八門:

一字長蛇陣、一品榮封陣、三台陣、八面迎敵陣、梅花陣、徹馬方城陣、雙龍陣、兩翼迎敵陣、雁門排列陣、追敵衝鋒陣、三層奏凱陣、一字得勝陣等等。

其內容就是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批評明軍的說法:

看武藝,但要周旋左右,滿片花草;看營陣,但要周旋華彩,視為戲局套路。

對於這幾百年的優良傳統,清朝大將福康安在乾隆五十一年也曾痛罵:

向來綠營陣勢,止系兩儀、四象、方圓各式,此皆傳自前朝,相沿舊樣,平時校閱,雖屬可觀,臨敵打仗,竟無實用。在各營演試之時,明知所習非所用,不免視同具文,飾觀塞責。

到了晚清左宗棠的時代,照樣看到的還是一樣的東西:

其練之也,演陣圖,習架式,所教皆是花法,如演戲作劇,何裨實用。

綜合到一起意味著什麼呢?

清朝綠營來源本為明朝降兵,這些人在清朝稀里嘩啦欠餉吃不上飯的情況下也沒怎麼造反,還用著前明的操法訓練著,其中的一部分「精銳」還參與了清朝歷代的東征西討,還戰功卓著……

也就是說,綠營在日後「外戰」中的垃圾(比如鴉片戰爭中英軍炮彈落下就全軍潰散),其實是一種同等條件,平行線式的垃圾,大清朝有的毛病,大明朝的邊兵都有,而且,由於明朝的財政更差、供給更差,其表現只會比清朝更爛……

至於說兩朝「鼎盛時期」碰撞的可能性,直白地解釋下,明朝初年、中期面對的蒙古各部實力,也就是皇太極面對的蒙古各部的水平,不高不低,也沒打出亡國滅族的戰績,而實力遠遠超過上述蒙古各部的准格爾汗國,卻被乾隆在一萬里外屠殺得近乎滅族,所謂鼎盛時期誰更強大,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兒嗎?

更不用說,軍事技術上至少有200年的武器代差,一支使用火門槍、輕型小火炮的14世紀水平的軍隊,要想將槍、炮分離,使用成熟火繩槍、18磅攻城重炮的18世紀前期水平的軍隊打敗,需要上帝加持的恐怕不只是「逆天的勇氣」,還要有火星撞地球般的運氣吧。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歷史不允許假設,因為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三解 的精彩文章:

解答:衛青迎娶「寡婦」平陽公主背後的玄機
解答:匈奴西遷滅亡古羅馬帝國,靠譜嗎?

TAG:劉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