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手機死亡,只是因為董事長在賭桌上輸掉幾十億嗎?
我們時常能聽到賭徒在賭桌上輸掉萬貫家財,但把一個知名手機品牌都輸掉,則聞所未聞。
文 /華商韜略 趙建勛
可這樣的事似乎真就發生了。
日前,近20家金立(Gionee)手機供應商向深圳中院提交了對金立破產重組的申請。
從去年年底開始,金立被曝拖欠多家供應商幾百萬元、上千萬元不等的貨款;今年年初董事長劉立榮所持金立通訊全部41.1%股權被法院凍結;4月官方宣布金立園裁員50%;6月印度媒體曝出金立拋出金立印度公司74%的股份;10月被傳背負上百億債務。
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金立總資產201.2億元,總負債281.7億元,凈負債超過80億元。
金立成立於2002年,曾一度佔據國內手機市場約5%的份額,也曾是印度手機市場份額最大的中國品牌。
2016年,金立的出貨量達4000萬部,居國產手機第三,可到了2017年就下降到1494萬部,今年上半年更是只有377萬台,市場份額不足1%。
出貨量斷崖式下跌,一種說法是資金鏈斷裂影響了生產。那麼,錢去哪裡了?
《界面》援引一位接近金立股東的人士稱,劉立榮賭博輸掉100億元人民幣是金立死亡的罪魁禍首。劉立榮去過兩次塞班島。第一次就輸了20個億。第二次,與劉立榮私交甚好的幾位朋友,親自飛到了塞班想勸他回頭,沒想到看到的是卻是賭桌上堆積如山的籌碼。
「最後一把牌,就一把牌,一次性輸了7億美金。」
針對界面的報道,金立發文稱文章捏造相關事實,影響金立重組進程。
儘管劉立榮賭博的說法不一,但他本人確實是個愛冒險的人。
他愛下圍棋,天生喜歡博弈。2005年,當時金立剛做出些名堂,便重金請來了劉德華作為形象大使,這則廣告一下子把金立的知名度帶到了新高度。
對於公司巨大的財務缺口,2018年1月劉立榮接受採訪時稱,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加上近三年對外投資的30多億元,近100億元的投入對金立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
但大股東們不接受這套說辭,認為營銷費根本不是壓垮金立的根本原因。金立前副總裁俞雷也稱,說什麼營銷拖垮了金立是沒有的事,滿打滿算也就10個億。
有分析還認為,金立困局並不僅僅因為劉立榮的豪賭。
金立是一種高度垂直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包攬從設計到製造再到渠道的所有環節。而且金立在一個地區只發展一個代理商,而且這個代理商只能銷售金立一家的手機,以此將渠道商與金立捆綁在了一起。
但隨著手機行業紅利周期結束,沒有強悍的品牌基礎,即便是手上拿著一副好牌,也打不出來。
從2013年「去金立化」到「小清新」,再到2015年從「小清新」重回「商務」,金立急於證明自己的同時也讓產品定位發生搖擺。
表面看,金立缺乏像OPPO和vivo那樣的「爆品」,但實際上政策的不穩定意味著內部根本無法提供爆款的土壤。沒有銷量做支撐,跟風式的廣告投放加速了金立的危機爆發。
最新消息稱,金立方面已經提出了初步針對供應商的債權償還方案,將向供應商提供11月23日與銀行債權人的溝通情況,以及金立提出的重組計劃建議。
11月23日,金立再次召開銀行債權人會議,商討到底是對公司進行破產重整還是破產清算,在這個會議上,幾乎所有銀行都同意破產重組。這意味著有投資方和原股東都會參與進來,會有一定的緩衝空間。
自去年12月底開始,金立至少經歷兩輪戰略投資談判,不僅包括TCL這樣的硬體廠商,也有佳兆業、寶能一類的地產商。這些談判要麼卡在公司的控制權上,要麼價錢沒有談攏。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