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原來睡子午覺有這樣好的效果!

原來睡子午覺有這樣好的效果!

「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可見,睡眠為第一大補。俗話說「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徹夜難睡,渾身疲憊。」因此,睡覺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有很大的關係。

老子講「一陰一陽謂之道」。通俗來講,睡覺是人修養生息、養精蓄銳的過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過程;白天工作、學習則是釋放能量的過程。陰陽各半,缺一不可。

人是自然的產物,就該和自然一樣,養生要順四時,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看重「三寒兩倒七分飽」的生活理念,而所謂「兩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覺」,子時指晚11 點至凌晨1點,午時指中午11點至下午1點,睡子午覺的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與「合陽」的時候,睡好子午覺,有利於人體養陰、養陽。

《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白天午時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稱為「合陽」,而此時正是陰氣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靜,30分鐘即可,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

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此時陰氣最重,而陽氣初生,此時經脈運行到肝膽,子時養肝效果最好,事半功倍,所以應該熟睡,否則,可表現為皮膚粗糙、黑斑、面色發黃等;中醫認為人一定不能長期熬夜,在晚上10點做睡前準備,11點就要進入熟睡。

子時和午時,一個是陽氣初生的時候,一個是陰氣初生的時候,不論陰氣和陽氣,在初生的時候都很弱小,需要很好地保護;如果在生的時候就消耗了,那麼它們的長、化、收、藏就談不上了。

道醫「子午流注」理論則認為,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規律性很強,現在的人們往往該睡覺的時候不睡,卻在不該睡覺(子午覺之外)的時間「補充睡眠」——這其實是「非時亂睡」,都是對健康造成傷害的重要原因。

另外,道醫理論還認為:「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取決於膽。」膽又為少陽,「少陽不升,天下不明」。如果晚上不能及時睡覺,或睡覺質量不好,第二天少陽之氣沒有升起,人就易睏乏,沒有精神。

子時不睡,除造成膽汁新陳代謝不利外,還可造成貧血、供血不足。膽虛上不明目,血虛下不養筋,形成目倦神疲、腰膝酸軟之症。肝膽在五形中為青色,子時不睡面色易返青、丑時未睡面色則易鐵青。肺在五形中為白色,寅時末睡面色就易青灰。

當今,工作時長的拉大、生活節奏的加快,常常使人力不從心、疲憊不堪。晚睡早起,成為了人們的生活寫照,因此,午睡便成了很多人一天工作的重要保證。中醫認為,午睡不但可以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同時還具有增強機體防護功能的作用。

睡午覺雖然是有益於健康的,但是這個中間還是很有門道的。也只有掌握了要領,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若不得要領,則有可能適得其反。

1首先,午睡前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吃得太油膩,尤其是不要剛吃完午飯就午睡

剛吃完午飯,胃剛好被食物充滿,此時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壓會下降,大腦供氧及營養會下降,這也是午餐後人們容易犯困的原因,若剛吃完午飯就睡覺,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不僅起不到午休的作用,反而還容易誘發疾病;若午餐吃得過飽,會加重胃的消化負擔,此時午睡不利於胃的消化;若午餐吃得太過油膩,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此時午睡可能會加重冠狀動脈病變。

2其次,午睡的時間不要太長,如果午睡時間過長,醒來後會不舒服

一般來說,午睡是小憩,小憩的時間一般是片刻,也就是15-30分鐘,如果午睡時間超過30分鐘,或者更長,一兩次還不打緊,若時間長了,就會擾亂生物鐘,影響晚上睡覺的規律了。

3再次,午睡的姿勢也很重要

別小看午睡時間短,感覺就是打個盹兒,但也不能太隨意,尤其記得在中學時,趴在桌上午睡,還用手當枕頭,這樣是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一般來說,趴在桌上睡會減少頭部供血,讓人在醒後容易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大腦缺血缺氧的癥狀;用手當枕頭會使眼球受壓,還會使雙臂、雙手發麻、刺痛。那麼,午睡的姿勢應該如何?一般來說,建議午睡採用平卧或側卧,頭高腳低、向右側卧為最佳。

4最後需要強調一下,午睡時不要受涼

冬季午睡時應蓋上薄毯子,以免寒氣侵襲,即便是在夏季,午睡時也要在腹部蓋上一條毛巾,以免涼氣乘虛而入。另外,午睡時,不要在有穿堂風或風口處午睡,以免受涼。

總之,午睡雖然小憩一會兒,對人體的健康卻是大有裨益。可見,「睡好子午覺,勝過吃補藥」的說法不虛。

道文化愛好者免費交流群,每日分享乾貨,拼團、活動

趕快掃碼進入

尋道,問道,得道。一路上有阿光老師陪你,懂你!

尋道路上有尋道,尋道陪你去尋道!關注尋道,早日成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實用咒語大全!
內丹修鍊三原則:逆修、感應、虛實!

TAG:尋道 |